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Wang  G 刘允良 《世界地质》1993,12(3):92-100
频带比率是预处理卫星图像的一种有用方法,特别是对于地形影响非常重要的地区。频带比率方法首先是估计和消除光径辐射率。本文论述了一种估计光径辐射率最小方差比(MRV)的一种新方法。利用MRV技术时,基本优点是在频带比率区有最小的方差。因此,从所给出的最均匀的比率图像角度考虑,所推导出的估算是最理想的。进一步MRV方法的假设比协方差矩阵法所做假设更一般化。而且计算时间与协方差法或回归法一样,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一个大图像的某些小部分,以提供对光径辐射率空间变化的估计。本文还讨论了MRV法的误差分析。其设计满足计算机模拟。已证实光径辐射率估值的误差为正值,它受地形、噪声强度、不同波长频带地面内在辐射率比值等影响。在地形影响很强、噪声强度低、内在辐射率之比(较短波长频带与较长波长频带之比)小时,偏差相当小。  相似文献   
82.
83.
20世纪暴雨和洪水极值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世纪100年(特别是后50年)2万多个雨量站和175个大中河流水文站的实测和调查雨量和流量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外流区)暴雨和洪水极值的年代际变化,其中包括长期站暴雨的年代均值变化、20世纪50年点雨量极值的前后期平均值对比、最大点雨量发生年代分布和特大洪峰流量的年代分布。分别就5种历时、不同地区的暴雨洪水极值随年代的变化作了分析,揭示了变化的事实,计算了多项年代比率,探讨了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4.
利用内蒙古119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及常规的日降水量资料对2012—2015年内蒙古出现的短时强降水及大雨以上天气情况从时空分布、出现概率、降水比率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统计。分析了内蒙古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特别是得出了内蒙古短时强降水发生时段,以及短时强降水在整个大到暴雨过程中所占比例等方面的特点,为预报员认识内蒙古短时强降水活动情况提供有利的参考。分析得出:短时强降水在时间、空间以及降水量级上的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发生在6—8月,7月最多;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午后到傍晚时段,集中在15—17时,尤其17时最多;短时强降水多出现在日降水在6h之内(含6h),占短时强降水发生总数的57%;短时强降水的降水比率相当高,有84%的短时强降水过程中短时强降水雨量占当日降水总量的50%以上,39%的占当日降水总量的80%以上;短时强降水受地形增幅影响极大,内蒙古东部偏东的大兴安岭东侧和西中部阴山山脉南侧均为短时强降水多发区。  相似文献   
85.
黏土涂抹充填方法评价断层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智  何生  李奇艳  王芙蓉 《世界地质》2005,24(3):259-264
断层封闭性的评价是研究控制油气运聚的断裂输导体系的核心问题.黏土涂抹充填评价方法是评价断层封闭性的方法之一.断层封闭与否的机理是断裂带及断层两盘存在排驱压力差,黏土涂抹充填方法将断裂带中的泥质百分含量与排驱压力差的相关关系很好地反映出来.列举影响断层封闭性的诸多要素,探讨因黏土涂抹充填封闭断层的机理,进而总结了国内外用黏土涂抹充填方法研究断层封闭性的进展,重点讨论了断层泥比率法(SGR)及与其相关的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6.
2018年9月伽师地区发生震群事件,连续发生18次M3.0地震,最大震级M 5.5,获取大量强震动记录,初步分析此次震群强震动记录特征、记录峰值比、场地地震反应,结果发现:加速度记录峰值在震中距30 km范围内衰减较快,震中距30—100 km范围内衰减平缓;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峰值水平向与垂直向比值为1—3,均值约1.5;场地共振频率为0.48—1.56 Hz,平均放大倍数为8.4—9.5。  相似文献   
87.
涡旋是海洋流场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其涡核中心速度在大小和方向与周围具有明显的差异,使其在形态上接近椭圆环或圆环。结合涡核中心点所属临界点类型,通过确定海洋流场中涡旋近似的多边形与等周长圆的紧凑比率,便可识别涡旋。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紧凑比率思想提取涡旋的新方法。综上,该方法可以识别不同尺度下的涡旋并能够准确确定涡核及其周围区域的瞬时运动状态。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覆盖面大,受数据精度影响较小且可以识别更多的海洋涡旋,为涡旋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8.
围海造地综合损益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会计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运用比率分析法构建了围海造地综合损益评价体系框架,并探讨了总量指标、比率评价指标和相关评价标准,为今后围海造地综合损益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产城融合发展是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其国际经验与启示研究仍是该领域的薄弱点之一。本文以东京为例,从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宏观视角,区域昼夜人口比率变化的中观视角,以及重要节点的产业、住房与交通一体化开发的微观视角,进行产城融合发展的多维度动态解析。结果表明:(1)东京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度,1995年之前以中度协调为主,1995年之后降至基本协调,过快的“去工业化”和经济服务化是其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原因;(2)东京都昼夜人口比率变化与其经济发展的兴衰息息相关。1995年之前东京昼夜人口比率稳步上升,1995年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而且,东京都区部、市部、郡部、岛部的地区差异明显;(3)围绕重要节点进行高强度混合开发,是东京高效城镇化发展的活力之源。这既有助于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又确保了城市中心区的活力和竞争力。注重推进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用地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互动优化,积极倡导“居住在市中心,到郊区去上班”的生活方式,打造集约型城市开发模式,是东京产城融合发展带给我们的主要启示。  相似文献   
90.
粤东北嵩溪银锑矿有机质特征及成矿元素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粤东北嵩溪银锑矿区的有机质特征有有机碳与成矿元素银、锑关系的研究,从有机地球化学角度对有机碳与成矿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以及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做了初步的探讨。有机显微组分中的大量落质体及藻碎屑体指明了成矿早期的海相环境,在对矿区内黑色页岩系中的有机碳、硫、银、锑含量对比分析之后发现,有机碳与其三者存在着良好的正线性相关关系,有机质在银锑矿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工作的结果初步表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