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今夏,长江继1954年后再次发生全流域特大洪灾。根据对长江中下游的水土流失、江湖淤积、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所作的分析,日益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是洪灾加剧的重要原因,并对防洪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4.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也曾给两岸人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据统计,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决口1500余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自1855年黄河从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人海至1938年的83年中,山东河段有57年发生过决溢灾害。因此,  相似文献   
55.
《浙江地质》2009,(10):F0003-F0003
东苕溪安溪段退堤工程是东苕溪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自1998年起先后对上游多处河道进行了拓宽。东苕溪安溪段河道与上下游相比,过流断面严重不足,阻水明显。  相似文献   
56.
57.
58.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为背景,系统研究了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有关水文、水力学、工程、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的整体思想,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模型。研究中还开发了用于分析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12万km2范围决堤洪水成灾状况的二维非恒定流模型。结合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具体情况,提出了财产状况、洪灾损失率、地形地物数据等减灾效益计算的重要参数。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合理,对解决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计算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59.
城市江堤外移工程对防洪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浙江省温州市瓯江江堤外移工程为例,应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研究了堤线外移的不同工程方案对城市防洪的影响。该模型能够模拟瓯江与楠溪江交汇引起的复杂水流运动,以及多岛屿对水流流场的影响。验证计算表明,计算的潮位及18条垂线流速及断面流量过程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误差均小于10%。因堤线外移的部分大多位于河道岸线的凹囊,适当外移可使河道岸线更趋平顺。100年一遇洪水时,瓯江大桥至鱼旗山堤线外移曲线方案1与直线方案2分别使屿头山-梅岙河段最高潮位壅高0.03~0.04m及0.04~0.08m。多年平均流量450m3/s时,方案2使塔山至鱼旗山断面垂线平均流速增加6%~22%,工程段以外河段流速变化较小;方案1缩窄的河宽和拦截过水面积明显小于方案2,相应引起流速变化也较小。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