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月球与行星     
月球行星出设图图中显示每日日落到次日日出之间,月球和五颗行星出没状态及观测条件,包括晨昏蒙影时刻,水星与金星的出没时刻,火星、木星与土星的出没及中天时刻,以及月球出没状态。横坐标为地方平时,纵坐标为日期。图中外侧的两条蓝色纵向条带表示天文晨昏蒙影。  相似文献   
62.
赤峰--辽蒙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性及平均波速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赤峰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地球动力学环境、历史中强地震活动,表明该区域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条件;2008年以来的地震活动表明,辽蒙交界地区存在发生5级以上中强震的危险性,该地区的波速比震前异常能够为该地区的地震中期预测提供一定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中俄蒙跨边界次区域矿产资源合作开发机制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区域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东北经济区现实发展条件,通过分析中俄蒙三国毗邻地区矿产资源合作的区位条件、贸易条件、资源互补条件及开发现状,探讨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的制约机制与优化机制,并结合实证研究总结出政府主导型、大型国有企业合作型和民营企业境外拓展型三种中俄蒙跨边界矿产资源合作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64.
65.
陕甘宁盆地中部马五段上部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陕甘宁盆地具有较有利的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条件。根据多种资料,将盆地中部马五段上部划分出八个准层序。准层序内部的酸不溶物含量、自然伽玛、曲线、稳定碳同位素值及残余含盐量等参数呈现规律性变化,这为相似类型的地层的准层序划分提供了新的方法。在不同的成岩作用中,准层序上站的溶解作用/去膏化作用明显强于准层序下部;准层序上部多为准同生白云岩化形成的泥-粉晶白云岩,下部则多为再次云化形成的细粉晶-粗粉白云岩,  相似文献   
66.
为整体地分析中蒙干旱半干旱区(中蒙干旱区)夏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中蒙干旱区内分布相对均匀的104个站点(包括5个“人造站”)1961—1997年7月的平均地面气温资料等,首先分析了该区夏季的平均气温场、气温年较差及日较差等背景;然后,对标准化的7月平均气温距平资料分别作了EOF和REOF分析。结果表明:(1)中蒙干旱区夏季的热量资源充足。夏季气温场分布的区域性特色更明显。(2)受纬度、地形高度及远离海洋等的影响,中蒙干旱区地面气温的年较差大,日较差也大,呈典型大陆性气候(大陆度高)的特色,但是区内的夏季气温年际变化小。(3)根据气温的EOF分析,中蒙干旱区夏季气温异常可粗分为全区一致型、准东西差异型、准南北差异型及准东北—西南差异型等4种常见分布模态;再根据REOF分析,可将该区夏季气温异常进一步细分为青海高原、高原东北侧、南疆、北疆、陕西甘南区、蒙古国西北部及东南部等7个分区。(4)近37年来,中蒙干旱区夏季气温增暖主要出现在高原东北侧和南疆区,强度比冬春季弱;在青海高原及蒙古国东南部气温还在变凉,区内各分区夏季气温变化也约有3~4年的周期。  相似文献   
67.
郑家-王庄地区沙一段粘土矿物特征及对储层敏感性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营凹陷郑家—王庄地区沙一段砂岩储集层中蕴藏大量稠油油藏,但开发过程中粘土矿物的敏感性严重制约了该油类藏的有效开发。定向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沙一段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组成类型为伊/蒙无序间层矿物(S/I)、高岭石、伊利石和绿泥石,其中以伊/蒙无序间层矿物的相对含量居多。这就决定了研究区储层敏感性以水敏性为主,其余敏感性无或较弱。据定向X射线衍射谱图上S/I主峰d值大小,进一步识别出钙型S/I、钠型S/I及钙钠过渡型S/I。扫描电镜观察表明,S/I具有丝状、网状和蜂窝状三种形态,且大都包裹在岩石骨架颗粒的表面作为孔隙衬里而存在。阳离子交换容量和膨胀率研究结果显示,二者与样品中S/I含量和层间阳离子类型相关。膨胀率和阳离子交换量与S/I含量都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在S/I中蒙皂石层含量相当的情况下,钠型S/I的膨胀率和阳离子交换量值偏大,钙型偏小,钙钠过渡型居中。此外,粘土总量以及S/I产状对储层损害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马猛 《地下水》2022,(3):259-260+289
以阜新县为例,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中,坝地截流和拦沙能力最强,能达到水土保持措施效率的85%~95%。而且通过对不同污染物的总体截留水平和不同措施下大坝截留率的变化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发现对于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在内的三种具体污染物,坝地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中的拦截比例依然是最高,均高于80%。综合考虑水土保持和生态功能,提出水土保持应以坝地为主,并辅以其他生态林,以更好地达到发挥区域生态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