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GIS的雪灾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巴彦淖尔地区冬春季节降水少、年变率大的气候特点和易形成雪灾的量级指标进行雪灾风险区划。选取1971—2010年11月到次年3月,日降雪量大于等于3mm,并出现积雪和结冰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降雪量大于等于3mm的降雪日数和积雪深度大于等于5cm的积雪日数年代际变化,结合民政部门历史灾情记载、实地调查、农牧业现状以及各种基础资料数据与GIS技术,从致灾因子、脆弱性评估分析方面,在NOAA卫星遥感雪覆盖监测图像上,利用加权综合与层次分析法,构建雪灾判别模型,得出巴彦淖尔地区雪灾风险区划:雪灾最严重的地区为五原县大部、乌前旗南部和东北部部分区域、乌中旗东南和西南两区域、乌后旗的海力素附近大片区域。  相似文献   
82.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low temperature, rainfall, snowfall, frost have never occurred over the past 50 years in the southern China, and weather in this area is very complex, so the monitoring equipments are few. Optical and thermal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is influenced much by clouds, so the passive microwave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arth Observing System (AMSR-E) data are the best choice to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disaster. In order to improve estimation accuracy, the dynamic learn- ing neural network was used to retrieve snow depth. The difference of brightness temperatures of TB18.7v and TB36.sv, TBI8.7H and TB36.sH, TB23,sv and TB89v, TBz3.8H and TB89H are made as four main input nodes and the snow depth is the only one output node of neural network. The mean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retrieval errors are about 4.8 cm and 6.7 cm relative to the test data of ground measurements. The applic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neural network can be utilized to monitor the change of snow intensity distribution through passive microwave data in the complex weather of the sou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83.
2012年锡林郭勒盟冬季雪情及灾害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2年初冬,锡林郭勒盟连降暴雪,冬季总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具有降雪早、雪量大、积雪深和范围广的雪情特点,对草原畜牧业构成严重威胁。与历史上几次严重白灾年相比,雪情危害程度更为严重,但造成的灾害损失较小,其原因是雪灾预报预警准确,发布及时;党政领导重视,防灾措施得力;应急响应迅速,信息宣传到位;设施牧业改善,抗灾能力提高;夏季雨水充沛,牧草储备充足。  相似文献   
84.
新疆暖区暴雪天气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暖区暴雪多发于新疆北部的塔城和阿勒泰地区。本文从大尺度环流特点、各种尺度影响系统之间的配置、水汽源地、输送路径等几个方面重点回顾了近30 a来新疆暖区暴雪的主要研究成果,得到了新疆暖区暴雪的天气概念模型、预报思路及预报指标,为预报员更全面的认识暖区暴雪提供了参考。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如目前新疆暖区暴雪大多集中在天气学分析方面,对其形成的物理机制研究较少),以便进一步深入开展新疆暖区暴雪的研究,提高对此类天气的认识。  相似文献   
85.
摘要:本文选取累积降雪量、最大日降雪量、连续降雪日数、积雪深度、日最低气温、日最大风速和日最小相对湿度7个气象因子构成城市雪灾气象指数。通过对城市雪灾气象指数的范围划分,得到从低到高的5级城市雪灾气象等级,并给出等级描述及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86.
使用加密降雪资料分析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的关系是降雪预报及相关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参数,加密降雪资料的出现为分析这种关系提供了新的支持。利用2009—2011年冬季加密降雪资料并采用线性拟合方法,分析得出我国冬季积雪深度变化值和相应降雪量的比值大体为0.75 cm·mm-1,该比值随气温上升呈明显减小趋势,且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但未体现出显著的时间变化特征。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的关系仍需深入分析,并需要更高质量降雪资料的支持,以便能应用到实际业务和科研工作中。  相似文献   
87.
The energetics of the third stage of a snowstorm over China was analyzed using ECWMF data.The analysis of the energy budget for the Middle East trough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trough that developed toward China on 25-28 January 2008 showed the advection of the geopotential by the ageostrophic wind to be both a crucial source and the primary sink of the eddy kinetic energy cen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troughs.The magnitudes of the energy conversion terms,interaction kinetic energy conversion and baroclinic conversion,were too small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ergy centers and the jet streaks.The energy centers gained energy at their entrance regions via the convergence of the ageostrophic geopotential fluxes,and then lost energy at their exit regions by the same fluxes.At the entrance regions,the fluxes converged,increasing the geopotential gradient,which generated a stronger geostrophic wind and higher kinetic energy,resulting in an ascending motion in this area.When the troughs moved to China,the ascending motion caused by the convergence of the fluxes at entrance region intensified the snowstorms over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88.
2008年1月中旬~3月中旬,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发生特大雪灾冻害,尽管此次灾害是在全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背景下发生的,但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局地性特征突出。为今后更好地做好雪灾冻害预测预报及防御工作,作者对此次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成因及防灾减灾效果进行了认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雪灾冻害的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危害和损失之重均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少有;2007年8月~2008年5月的拉尼娜事件造成的大气环流异常、地面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南支槽异常活跃是石渠发生特大雪灾冻害的重要原因,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是雪灾冻害的又一个客观因素;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气象服务和相关部门同步开展的防灾救灾工作对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9.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与平流层极涡异常的等熵位涡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1月中国南方遭遇罕见的大范围冰冻雨雪灾害, 本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等熵位涡分析方法, 分析了这次冰雪灾害期间平流层极涡的变化及其对对流层的影响。结果表明: 平流层极涡在2007年12月已经开始增强, 到1月中旬亚洲北部极地平流层极涡变得异常强大。高位涡冷空气向南扩展时, 沿着倾斜的等熵面运动, 从极地平流层上层一直延伸到中低纬度对流层。低层高位涡冷空气主体比较靠北, 华北一带为低位涡区; 南方为高位涡区, 呈东北—西南向伸展, 引导北方高位涡主体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在此汇合, 引起大范围降温和降雪。  相似文献   
90.
利用NCEP-DOE再分析数据分析了2008年1月26~28日中国南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扰动能量的生成以及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在急流中平均动能(Km)先转换成相互作用动能(Ki)然后再转化成扰动动能(Ke)。相互作用动能流是顺急流方向的。位势高度平流和有效位能与扰动动能的转化生成的扰动动能比平均动能转化的要小一个量级。中国中南部扰动有效位能(Ae)的产生主要由平均有效位能(Am)间接提供,其中相互作用有效位能(Ai)流起到了关键作用。生成的扰动有效位能在26日12:00(协调世界时)主要来源于两个地区:一个位于青藏高原,另一个位于中国东北部。随着两个主要源地的向东移动,转化也向东移动。相互作用有效位能流的方向同时存在逆急流方向和顺急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