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21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51.
种类不同,吃的也不同海洋中,生活着大量的大型海洋动物。与陆地不同,大型海洋动物的食谱基本都是以肉为主。这自然有它的道理:在冰冷的海水中,越是大型的海洋动物,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大。没有高能量食物的支持,这些动物只能因为能量耗尽而  相似文献   
252.
在英国,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随处可见的鸽子在地上悠闲地散步,可爱机灵的小松鼠在身边蹦来跳去索取食物,不再狡猾躲闪的狐狸旁若无人地在街上溜达觅食。公园草地上细嚼慢咽的老牛让我们模糊了城市与农村的界线,在身旁嬉闹飞翔的寒鸦和喜鹊让我们拉近了与天空的距离,和游船一同游弋的野鸭和天  相似文献   
253.
饭吃人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强的,也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弱的,兔子还能登瞎老鹰的眼睛。植物没腿没手没牙没爪,可它也会反击——只要你做得过了头。饭是人吃的,可如果不依规矩,饭也会吃人的。这不是危言耸听,铁案如山。吃的少是人吃饭,吃得多是饭吃人。饭吃得够人体消耗了,而且在消化机器的负荷之内,就正好,有益,是人吃饭;如果吃多了,超出消化机器的负荷,就不舒服,时间一久,消化机器就会  相似文献   
254.
255.
海洋浮游细菌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海洋浮游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对其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深入研究而得到了充分肯定。以浮游细菌为核心的微食物环研究的开展,也显示出微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主食物链的重要补充,特别是在贫营养的大洋生态系统中。在不同水 层和特殊环境中对海洋浮游细菌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研究潜力巨大。就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和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56.
198 7年 1 1月 - 1 989年 3月我们连续跨年度在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 -浅海区域系统地进行了生态学考察 ,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生物组成及其生态分布的研究中 ,我们分别选择了长城湾、马尔什基地、生物湾、阿德雷岛、半三角及无名岛进行定期观察、取样 ,它们分别代表了岩石、石砾、泥沙滩、暴浪及隐蔽性内湾等各类生态类型。数量分法的引进是生态学研究中的一大进步 ,使之成为一门精密学科。本文在数量方法的使用中 ,引入了生物量、频度与覆盖度等手段 ,丰富了数量方法的内容。菲尔德斯半岛就象整个南极区域一样 ,其食物网是较为简单的。以黑背海鸥为代表的海鸟和南极鳕 ,南极银鱼等占据了营养级的顶层 ,肉食性的螺类和草食性的帽贝位于中间层次 ,大型底栖与微观浮游藻类构成营养级底层。菲尔德斯半岛习见的微生物种类有黄杆菌、纤维粘细菌、莫拉氏菌等 ,它们是腐食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生物的季节变化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其一是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其二是生物分布空间的变化 ;其三是严酷的冬季几乎所有的潮间带生物种类几近绝迹。由于生物季节的短暂与分布空间的狭小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岩相底质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以及软相底质中的表附与底内生物等不同生态类型 ,  相似文献   
257.
根据2001年3月至2002年1月在黄海中部海域进行的4个季节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检验等方法,对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的食物组成和摄食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30余种,甲壳类(磷虾类和虾类)和鱼类是其主要的饵料类群,二者在食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97.45%。优势饵料种类有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脊腹褐虾(Crangon affirnis)、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和赤鼻棱缇(Thryssa kammalensis)。小黄鱼的摄食强度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春季和冬季较低。食物组成也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夏季主要以虾类为食,其它季节则主要以磷虾类为食。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黄鱼春、夏季的食物组成与秋、冬季相比,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发现,黄海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缇鱼(Engraulis japonicus)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258.
259.
2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