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218篇
大气科学   167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269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43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内蒙古耕地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简单回顾了内蒙古垦荒历史,并用内蒙古自治区近50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1949年~1996年不同年份的全区耕地重心及人口重心,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内蒙古耕地重心及人口重心均向东北方向移动的结论,分析了耕地重心移动的驱动因子,提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2.
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阐述了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把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为重力驱动型、压实驱动型、滞流型和封存型四种类型。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实例,分析了不同类型流体动力系统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强调在不同类型的流体动力系统中,油气藏形成的机理不同,在成藏动力学研究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加强重力驱动型和封存型流体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对我国南方海相盆地和其它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深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画LC电路相轨线的方法,运用该方法画了几个LC电路的相轨线,从而表明该方法对LC电路的分析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75.
DMP-60系列图仪随机携带有几个驱动软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这里介绍几个常用驱动软件的使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6.
郑州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对郑州市1976-2004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对郑州28 a来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建成区从1976-2004年面积增加了5.81倍,平均每年扩展10.75 km^2。其扩展占用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其次为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还有一些林地、水库和沼泽地。社会经济因素是建成区扩展的内在推动力,经济发展、政策和规划等是建成区扩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郑州建成区遥感监测,了解城市空间扩展规律,对正确处理城市扩展与占用土地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食物生产是影响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重要方面,由于食物类型不同其碳排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当前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快速演替必然会对生态碳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论文利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研究1997—2016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如下:① 在数量上,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整体都呈现逐渐的增长刚性,但仍属于低碳消费模式;② 在结构上,各类型食物碳排放演变呈现显著的分异态势,整体上动物性食物碳排放增长速度快于植物性食物碳排放减少速度;③ 在城乡差异上,城镇和乡村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在数量、结构和趋势上表现出显著的城乡二元属性,但近年城乡差异表现出减缓趋势;④ 在空间上,各地食物消费碳排放呈现较显著的民族性、地域性、集聚性和中心“塌陷”的特征,碳排放密度高值主要分布在直辖市和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⑤ 在驱动力上,结构演替是全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整体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人口数量是各地地域空间差异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78.
中国城市信息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流能够客观反映城市社会经济联系,对城市网络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于2011、2014和2017年中国城市间信息关注度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中心度、城市联系等方面分析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城市信息网络结构明显拓展但网络总体联系强度仍较低;省域内部信息联系强度高于跨区域联系,信息联系仍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较大。2)网络节点中心度显著提高,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中西部部分区域核心城市如重庆、成都、郑州等成长为全国性核心城市,但中西部地区城市信息发展仍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3)信息联系层级分布特征明显,并呈现局部区域联系紧密、区域一体化特征;核心网络由以北京、上海为核心的“轴-辐”结构演变为以“北京-上海-广深-成渝”为核心的“菱形”结构。4)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基础、城市职能等互补性因素,网络营销、大事件效应等介入性因素及信息技术变革、城市群建设等高效性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信息网络结构优化重组。  相似文献   
79.
中国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作物物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常气温升高会导致作物生长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从而造成作物产量下降,不利于农业发展。同时,作物物候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气候变化情况,对于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作物物候的研究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进步以及农业产量提高都极为关键。随着全球地表气温的持续升高,作物物候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引起科学家的关注。论文结合作物物候的主要研究方法,综述了中国近几十年来小麦、玉米、水稻以及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变化特征以及主要的驱动因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在研究方法上,统计分析方法应用最为普遍,其他几种方法都需要与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使用。另外,作物机理模型模拟方法易于操作、可行性强,在物候研究中应用也比较多。遥感反演方法对作物生育期的特征规律要求较高,一般主要关注作物返青期。②整体上,小麦全生育期主要呈缩短趋势,而玉米和水稻全生育期以延长趋势为主。③作物物候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气候变化和农业管理措施改变,其中,气候变化是主导驱动因子,对作物物候变化起决定作用,而调整农业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气候变化对作物生育期的不利影响。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研究可以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0.
Web服务驱动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Web服务具有松散耦合、高度集成、基于标准规范等优点。将Web服务的这些特性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提出了Web服务驱动的地理信息系统架构。该架构对现有的Web服务技术进行了改进,引入了服务语义化描述、动态服务组合以及主动服务等概念。最后,对Web服务驱动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测试(以服务发现为例),验证了系统架构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