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202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296篇
地质学   303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7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所讨论的电磁场频率介于传统的低频电磁法和雷达频率之间。在这个频率范围内,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都是不可忽略的。采用高密度采样算法计算水平层状磁偶线圈模型的电磁响应,通过对归一化的电磁响应在不同地电情况的模拟,比较分析了高频电磁场响应特征以及位移电流对高频电磁响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末次盛冰期百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南京石笋记录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年层计数和TIMSU系测年结果,建立了南京汤山葫芦洞YT石笋年际精度时间标尺(18000~14000aB.P.)。除石笋顶部5mm层段外,高分辨率的δ18O、灰度和年层厚度3种指标在百年尺度上具有相当一致的对应关系,表明这3种指标对气候因素变化响应比较敏感。综合石笋δ18O和本区古植被资料,估计末次盛冰期和波令暖期年均温分别达7℃和15℃。石笋揭示的末次盛冰期气候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阶段:1)18150~16900aB.P.,年均温和洞穴湿度逐步下降;2)16900~16100aB.P.,年均温和洞穴湿度相对稳定,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暖峰和两个冷谷;3)16100~15600aB.P.,年均温快速下降,按氧同位素平衡方程计算,其冷谷可能接近于0℃,但洞穴湿度比前期下降幅度并不大;4)15600~14750aB.P.,年均温和洞穴湿度比较稳定。这种气候演化的阶段性和突变性与北大西洋地区气候记录可以对比,反映极地与东亚季风气候受共同的驱动机制支配。从石笋4种指标(δ18O、δ13C、灰度和年层厚度)的功率谱图中识别出不同尺度的太阳活动周期成分,其中80aGleissberg周期特别显著,表明末次盛冰期边界条件下太阳活动仍是短尺度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大部分测线与勘探线重合,地震测线上布没有钻井,而测井数据以及由测井数据直接求得的地层反射系数序列的频率和分辩率要高于震道数据;所以在过井地震剖面上,测井数据可以作为高频信息的来源,但测井数据只是一孔之见,对应到地震剖面上,测井信息只能将井旁道替代为高分辩率的地震道。本文基于信号重构理论,提出了利用测井数据重构高分辩率地震信号并外推支其他地震道上,使整个地震剖面均获得高频信息成为高分辨率剖面。在煤田地震勘探中,运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涛谈地图色彩(五)--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涛 《地图》2003,(6):28-29
从事地图色彩设计的人常有两种困惑:一种是感到色彩词汇的匮乏,面对电脑里的千万种色彩,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另一种是习惯用色,即指在不同的图面里总是出现与某种色相近似的颜色,自己虽能意识到,但又难以摆脱这种固定的用色模式。面对这两种困惑,可进行以下实际训练:第一步练习是采集,即从自然色彩开始,大自然蕴藏着丰富的色彩,植物、动物、山石、树木、风景、花卉、昆虫等的形与色千变万化,可视为天然的色彩宝库,给人以美的享受,启迪着色彩设计者的灵感。经常收集、观察、分析各种自然色彩的构成特点,并从丰富的色彩中提炼出几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色彩,绘制成色标,就能不断地丰富和积累色彩词汇。第二  相似文献   
15.
ZWICK-100高频试验机在岩石力学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岩石强度理论及振动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岩石在静动态荷载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 验分析,通过实验初步掌握了Zwick--100HFP5100高频振动实验机在岩土工程某些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洪滨  林龙福 《大气科学》2003,27(5):894-900
为了能在静止气象卫星上实现微波被动遥感探测大气温度廓线,并保持一定的地面空间分辨率(如视场小于60 km),就需要使用高频微波及大天线.欧洲和美国下一代静止气象卫星上都已考虑采用118.75 GHz附近通道.为了充分了解118.75 GHz附近通道遥感反演温度廓线的能力,为仪器研制及今后资料的解释反演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作者开展了采用118.75 GHz附近六个通道遥感反演大气温度廓线的数值模拟研究.统计反演的数值试验表明,118.75 GHz附近六通道对温度垂直分布有一定的遥感反演能力;温度反演较好的层次对应于权重函数峰值所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地震勘探中的炸药震源药量理论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炸药由于具有良好的脉冲特性及高能量的特点而作为地震勘探中的主要震源,就炸药本身来说,在地震勘探中药量、井深等参数的选取对激发能量和激发频率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本文运用炸药爆炸理论,从炸药作功角度来加以论述,并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得出选取一个最佳的药量和井深激发,既能提高炸药作功能力,又能增强激发能量,从而激发强能量的高频震源子波,达到指导野外地震采集和节约经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晓勇 《江西地质》1997,11(2):20-24
本文通过对广丰县周家坞中奥陶统露头剖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的研究,识别出了三个不同性质的Ⅱ型层序界面和二个三级层序,确认这三个层序界面为符合实际又易于野外识别的自然界面,并对SQ2中反映最大海泛期的高分辨异旋回驱动机制事件,提出可能受米兰柯维奇频率的春分点和秋分点间约2万年间隔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水位时间序列中的混沌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G -P算法以及Wolf提出的从单变量中提取Lyapunov指数的方法 ,分别计算了太原盆地 4组地下水水位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结果揭示在自然状态下 ,太原盆地某些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水位变化存在明显的混沌特征。这不仅为以后建立水位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且也为运用分形理论研究地质参数的时空变异性以及含水层结构的自相似性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地图技术美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现代地图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时代地图制图技术美的含义和地图技术美的表现形式。并在技术美创新理念指导下,对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来改进地图符号设计,提高地图表现力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技术尝试.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