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0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火山隐伏机构的研究对火山演化、火山地热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伊通盆地内的横头山火山开展研究,采用航磁、大地电磁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火山隐伏机构,揭示了横头山火山的形成时间和深部动力学过程,以及隐伏岩体的空间形态和构造环境,确立了一套针对隐伏火山机构的地球物理探测体系。研究表明:横头山火山形成于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在压扭应力作用下,玄武岩岩浆由深部沿马鞍山断裂挤出地表,现阶段岩浆通道已经闭合,一部分岩浆停留在通道中;横头山火山隐伏部分与围岩存在较大磁性差异,地表磁异常面积为2.6 km2,沿马鞍山断裂北东向不均匀分布,埋藏深度小于1 000 m。  相似文献   
8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的主缝合带之一,其研究对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演化和造山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对该缝合带西段昂龙岗日地区沙木罗组火山岩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探讨火山岩的成因、构造环境及地球动力学背景。沙木罗组火山岩从底部至顶部共划分出3个火山喷发亚旋回,岩性为安山岩和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3个亚旋回的火山岩均为钙碱性系列,LREE和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而相对亏损HREE和Nb、P、Ti等高场强元素,具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第一喷发亚旋回火山岩具典型的高镁安山岩特征,暗示是大洋板块俯冲作用的产物,从第一喷发亚旋回至第三喷发亚旋回构造环境由大洋岛弧过渡为大陆边缘弧,火山岩形成于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俯冲的背景,且洋壳初始俯冲的时间不晚于晚侏罗世末。岩浆起源于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弱富集地幔,来自俯冲板片的流体上升,引起上覆地幔楔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幔源岩浆,在密度差的作用下幔源岩浆向上运移,底侵下地壳,引发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并与之发生混合作用,形成了研究区火山岩的母岩浆,在岩浆源区或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了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且岩浆演化以部分熔融作用为主,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沙木罗组火山岩的形成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盆向北向羌塘地块之下俯冲关系密切,沙木罗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在木嘎岗日岩群之上不能作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盘闭合的证据。  相似文献   
83.
五大连池第四纪火山群的喷发类型和喷发型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衍强 《黑龙江地质》1997,8(4):3-11,28
长期以来,人们均认为五连池第四纪火山群只有14座火山,属于中心式喷发型式和斯特龙博利喷发类型。新近又发现11座鲜为人知的盾火山,对总数25座火山重新研究后,作者提出火 山类型以斯特龙博利型为主夏威夷型次这;喷发型式以裂隙-中心式为主,裂隙式次之。  相似文献   
84.
85.
吉林龙岗第四纪火山活动分期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在约1700km^2的龙岗火山区内分布100多个玄武质岩浆爆破成因的火山渣锥和射气岩浆成因的低平火山口-龙湾,最新喷发距今约1500-1600年。本文在火山地质研究基础上,测定了龙岗第四纪火山活动形成的熔岩台地、火山渣锥、低平火山口、火山碎屑席等不同火山地质体的31个火山岩K-Ar年龄和2个岩化木与与泥炭层的^14C年龄,厘定了龙岗第四纪3期火山活动的时间:小椅山期(早更新世:2.15-0.75Ma)、龙岗期(中-晚更新世:0.68-0.05Ma)和金龙顶子期(全新世:1600-1500a.BP)。  相似文献   
86.
龙岗火山群四海玄武质火山渣层为金龙顶子火山爆发形成,而非多个火山共同喷发的结果。火灾山渣组成金龙顶子火山渣锥及以东相伴随的火山碎屑席,反映火山爆发时强劲单向西风的吹指。火山碎屑席中火山渣层厚度,火山渣粒度参数远离火山渣锥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87.
五大连池火山地区某些惰性气体同位素比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令昌  赵谊 《地震地质》1993,15(1):88-89
五大连池火山群位于黑龙江省德都县西北部,是我国最年轻的火山群之一。前人对该区的地质、地貌、岩石及其年代学方面进行过大量的研究。笔者通过现场取样与室内测试,进一步研究了惰性气体同位素比值的特征,并依此对该区气体的来源、构造与岩浆活动等进行了探讨。1 地质构造与采样点  相似文献   
88.
吉林省伊通地区白土山组地层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新民 《吉林地质》1990,9(1):69-73
伊通火山群周围分布的砂砾石层定为第四系早更新世白土山组,通过对大孤山、西尖山采用K—Ar稀释法测定,分别为8.70Ma、20.80Ma;该地层孢粉组合以栎、榆、桦属花粉占优势,松柏类花粉含量较高,为阔叶混交林带植被环境。故应将该套地层重新厘定为上第三系中新统水曲柳组。  相似文献   
89.
本文讨论了青海省唐古拉山地区风火山群的孢粉组合及时代,简述了地层层序及岩性特征。文中通过实际资料的对比,说明了风火山群孢粉组合的特点,同时指出风火山群既不属于晚白垩世也不是第三纪,而应归于早白垩世,置于早白垩世欧特里夫—巴列姆期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90.
吉林省龙岗火山群的地质构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