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249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21.
分析了2014~2018年北方5个典型中小盆地城市(兰州、银川、临汾、太原、南阳)PM10与PM2.5的浓度变化特征和大致来源类型。除2018年银川PM2.5浓度外,各市PM10和PM2.5年均浓度均超标;兰州、银川和南阳PM10与PM2.5呈逐年下降趋势,南阳下降最明显;临汾PM10与PM2.5呈逐年上升趋势;太原PM10与PM2.5稳定维持在一个高浓度状态。5个城市颗粒物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一致:冬春高、夏秋低。对PM2.5/PM10值而言,冬季和夏季该比值较高,分别受取暖和降水的影响;春季和秋季该比值较低,分别受沙尘和秸秆焚烧及高强度建筑施工的影响。5市PM2.5和PM10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细颗粒占比大小顺序为临汾>南阳>太原>银川>兰州。  相似文献   
822.
利用乌拉特中旗国家基准气象站安装的PM10质量浓度监测仪和能见度观测仪获得的资料,对2008年1—12月器测能见度的变化以及与PM10质量浓度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23.
地表风蚀导致的粉尘释放涉及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自然条件下对粉尘释放的观测可以为风洞试验结果提供验证并为开发预测模型提供数据支撑与关键参数。本研究在河北坝上风蚀区,通过观测风蚀事件中农田近地表PM10浓度、垂直通量与流失通量,以及风速和风沙流强度的变化,探讨农田风蚀过程中的粉尘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地表风蚀释尘对近地表粉尘浓度的影响随高度增大而逐渐减弱,各高度的粉尘浓度变化趋势与摩阻风速、输沙率变化趋势相同;粉尘垂直通量和流失通量与摩阻风速呈幂函数关系,与输沙率呈线性关系;农田土壤跃移颗粒的轰击效率α数量级为10-7m-1。  相似文献   
824.
青藏高原东缘水系的演化历史长期存在着重大争议,鉴于任一水系的形成演化都是通过主要河谷的发育及其不断延展与整合完成的,因此确定河谷发育的起始时代是研究水系演化的关键。本文针对渭河上游三阳川盆地最高级阶地形成时代的研究,发现李家小湾河流阶地砾石层的ESR年代为1.26±0.15 Ma和1.32±0.19 Ma,26Al/10Be埋藏年代为1.45±0.70 Ma和1.04±0.43 Ma,说明该段河谷形成于早更新世晚期。综合青藏高原东缘夷平面、剥蚀面与河流阶地的研究成果,推断该区现代河谷系列主要形成于1.2 Ma以后,河流平均下切速率较高,为0.1~0.32 m/ka,指示了中更新世以来该区快速的地表抬升与河谷发育过程;而其前少数地段的先成河谷下切速率介于0.04~0.29 m/ka之间,说明区域地势总体低平,地表过程以剥蚀夷平为主,即高原东缘的现今水系格局主要是第四纪期间构造和气候共同作用下河流侵蚀的产物。  相似文献   
825.
Trimble SX10影像扫描仪在隧道内单站有效扫描距离为200 m,具有单人可操作、自定义不规则区域扫描、内业数据免拼接、隧道竣工报告全自动生成等特性。因其简单的作业模式、高效的扫描速率、便捷的内业处理,深受广大施工单位的认可。  相似文献   
826.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立面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立面图是立面照明设计的基础数据,直接影响着设计精度和效果。本文针对传统立面测量效率低、还原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建筑立面测量方案;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导线式三维激光扫描和点云图形绘制。应用案例表明,三维扫描技术更便捷、高效地为立面照明设计提供了精确详细的建筑立面图。  相似文献   
827.
黑龙江省玉米干旱与低温冷害复合逆境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1—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中水分亏缺指数(KCWDI)、≥10℃积温距平(H)指标,分别对玉米出苗—乳熟期干旱、低温冷害进行判识,规定同一站、同一年内干旱、冷害均有发生为两种灾害复合发生,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数理统计方法构建KCWDI和H与玉米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8.
Global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 is marked by a highly fragmented system of distinct cluster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long with states and other actors. Enhancing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s thus often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reform challenge in global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 The 17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agre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in 2015, thus explicitly aim at advancing policy coherence and institutional integration among the myria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Yet, have these goals been effective in this regard? We assess here the impac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on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276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period 2012–2019, that is, four years before and four years after the launch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he network structure was approximated by analyzing data from the websites of these 276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at were joined by more than 1.5 million hyperlinks, which we collected using a custom-made web crawler. Our findings are contrary to what is widely expected fro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we find that fragmentation has in fact increased aft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came into effect. In addition, silos are increasing around the 17 SDGs as well as around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829.
为了重建EPR 9°~10°N L喷口的形成环境,采用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方法,对黑烟囱体的矿物组成、矿物结构、元素剖面分布以及黑烟囱体内外层铅-210测年进行了研究。矿物学观察表明,该喷口烟囱体内壁主要由方黄铜矿组成,而外壁则主要由硬石膏组成。铅-210测年结果表明,烟囱体形成于EPR 9°~10°N区域内1991年的火山喷发事件之后,并有较低的生长速率,约为0.3cm/a。结合该喷口及其附近A喷口已发表资料认为,该烟囱体开始生长是由于蒸气相流体引起的,其后期受到卤水相流体的影响,而且流体温度应不小于3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