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52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对"绿洲"概念及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绿洲的概念及分类这一问题上众多学者存在着分歧。本文提出了绿洲的概念、定义和分类意见。认为人类为某种目的在干旱、半干旱和旱寒气候区特有值被带中通过人为供水所建立的人工生物群落的地理综合景观区称为绿洲(Bostan、Oasis)。绿洲分布区应划定在干燥度(Ke=0.16∑t/r)大于1.5的地区(Ke=1.5~3.99为半干旱区;Ke≥4.00为干旱区,≥10℃的积温200~1600℃之间为旱寒区)  相似文献   
112.
额济纳绿洲河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叶水势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P4露点水势仪对额济纳绿洲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叶水势进行测定,研究了胡杨叶水势的日和月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胡杨叶水势日进程呈"V"形,最小值大都出现在13:00,日均值为-2.53±0.30MPa;月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月均值为-2.43±0.30MPa。(2)树龄越小对应的叶水势越高;叶片着生部位越高,对应的水势越低;卵圆形叶水势整体稍高于披针形叶水势。(3)叶水势与气温、饱和水汽压差和蒸腾速率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87、-0.69和-0.88;与相对湿度和光合速率呈极显著二次多项式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92。胡杨叶水势各方面的综合研究对于明晰胡杨的水分亏缺和抗旱机理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3.
金海燕  翦知湣  谢昕  田军 《第四纪研究》2011,31(2):207-215,封2
选取大洋钻探ODP 184航次在南海北部钻取的1144站(20°3.18'N,117°25.14'E;水深2037m)上部岩芯为研究材料.通过X荧光光谱(XRF)岩芯扫描仪获取晚第四纪100ka以来时间分辨率高达10年的元素记录,并与德国"太阳号"95航次在同一站位获得的17940-2柱状样(20°07.0'N,117...  相似文献   
114.
华北石炭纪岩溶型铝土矿的主要物质来源为下伏的晚寒武世—中奥陶世碳酸盐岩。在长期的风化过程中,碳酸盐岩中活泼元素被带走,而残余的Al、Ti、Fe等惰性元素得到富集,其依据为下伏基岩具有与铝土矿相近的Al/Ti值;两者的痕量元素分布和富集系数基本一致;重砂矿物的种类、标型特征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现代碳酸盐岩岩溶洼地上正在形成的铝土矿矿床可提供例证。华北铝土矿的成矿模式可概括为:在早古生代碳酸盐岩风化壳的物质基础上,由于中石炭世湿热气候对粘土物质的铝土化作用,生成三水型铝土矿,并在附近的泻湖和海湾环境中沉积,经多次再沉积和成岩、后生阶段形成现代的铝土矿矿床。  相似文献   
115.
克里雅绿洲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时空分异及耦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干旱区绿洲平原地带,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时空分异明显,且二者存在高度的交互耦合关系。为实现分时段、分区域对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及对土壤盐渍化进行有效治理,以克里雅绿洲为研究区,根据20个地下水样点及8个土壤样点的监测数据,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地统计分析法及GIS技术对研究区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的时空分异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耦合系数模型计算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度。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夏秋季较深,冬春季较浅且研究区西北浅,东南深,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土壤盐分含量夏秋季快速下降,冬春季迅速上升且研究区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呈条带状递减分布;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盐分含量之间存在交互耦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6.
以于田绿洲为例,以Landsat TM/ETM+图像为主要的数据源,提取了于田绿洲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利用单窗算法反演了地表温度,综合分析了2001-2011年间于田绿洲±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同时利用像元分解模型得出绿洲植被覆被度,并分析了其与地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1-2011年的10 a期间,于田绿洲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以人类为主导因素的,同时以自然利用类型向人工利用类型的转化最为显著.耕地、水体等以人类为主导因素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加了809.65 km2,盐渍地等以自然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减少了758.76 km2,人为影响是于田绿洲较主要的驱动因素.于田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改变了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区域,地表温度有升有降,但总体上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与土地覆被类型的空间变化格局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地表温度的变化与植被覆被度的变化有关,证明了植被在改变下垫面热量分布的格局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7.
土壤水分是气候、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变量,微波遥感是获取区域地表土壤水分的重要手段,而L波段更是微波土壤水分反演的最优波段。依托HiWATER黑河中游绿洲试验区的地面观测及机载PLMR微波辐射计亮温数据,利用微波辐射传输模型L-MEB,并将MODIS地表温度产品(MOD11A1)和叶面积指数产品(MYD15A2)作为模型及反演中的先验辅助信息,借助LM优化算法,通过PLMR双极化多角度的亮温观测,针对土壤水分、植被含水量(VWC)和地表粗糙度这3个主要参数,分别进行土壤水分单参数反演、土壤水分与VWC或粗糙度的双参数反演以及这3个参数的同时反演。通过对不同反演方法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多源辅助数据及PLMR双极化、多角度信息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反演的不确定性,提高土壤水分反演精度。证明在合理的模型参数和反演策略下,SMOS的L-MEB模型和产品算法可以达到0.04 cm3/cm3的反演精度,另外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在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8.
代兰海  薛东前 《干旱区地理》2022,45(4):1302-1312
旅游地感知是旅游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游客空间感知与地方想象研究对推动边疆生态旅游地品牌化建设,促进边疆“去边缘化”和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额济纳绿洲为例,综合集成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与社会访谈法,探讨了边疆生态旅游地游客空间感知意象特征与地方想象建构过程。结果表明:(1) 绿洲景观生态与自然风貌是生态旅游地空间感知中最主要的部分,其中,胡杨林在游客空间感知意象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胡杨符号成为游客审美和消费偏好。(2) K-核分析发现,胡杨要素贯穿所有凝聚子群层次变化过程,胡杨景观及其延伸的社会文化意义是游客重点关注的内容。随着K-核级数增加,游客由着重关注绿洲胡杨森林景观向绿洲森林、地貌、水体等综合自然景观过渡,绿洲人文景观除黑城遗址和策克口岸外,其他较少受到游客青睐。(3) 基于边疆独特的景观符号、典型的地域符号和层累的文化符号,借助真实空间的具身体验和想象空间的文化建构,游客对额济纳绿洲展开丰富的生命想象、边塞想象与秘境想象,塑造出绿洲鲜明的地方意象。  相似文献   
119.
 被长期质疑的绿洲-荒漠过渡带在不断观测和丰富积累的基础上让我们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以策勒绿洲为例对其进行剖析,作为绿洲-荒漠过渡带的一种典型类型,绿洲-沙漠过渡带可以界定为自绿洲边缘(人工防护体系或天然稀疏灌木林边界)到植被盖度为20%~25%的固定-半固定沙地为外缘边界(绿洲与流动沙漠之间)的荒漠地带。过渡带的内缘边界为绿洲外缘的人工防护体系,包括防风阻沙林带或天然稀疏灌木林。过渡带形成是因为从绿洲到外部荒漠存在水热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导致植被、土壤、地貌等综合景观展现出过渡特征,其组成与结构模式为:由绿洲向沙漠方向,稀疏灌木林(或边缘防护林体系)地-缓起伏灌草沉沙地-起伏灌丛沙堆和高起伏灌丛沙堆地。过渡带是乡土动植物重要的保留与保护地,是绿洲与沙漠间能流物流输送交换的缓冲带、绿洲的天然生态屏障,对地貌、土壤以及植被具有保护功能,且具有重要的固碳作用。  相似文献   
120.
The Moshirabad pluton is located southwest of the Sanandaj–Sirjan Metamorphic Belt, Qorveh, western Iran. The pluton is composed of diorite, monzodiorite, quartz diorite, quartz monzodiorite, tonalite, granodiorite, granite, aplite, and pegmatite. In this study 31 samples from various rocks were chosen for whole‐rock analyses and 15 samples from different lithologies were chosen for mineral chemical studies. The compositions of mineral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nature of magma and estimate th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Moshirabad pluton was emplaced. Feldspar compositions are near the binary systems in which plagioclase compositions range from An5 to An53 and alkali‐feldspar compositions range from Or91 to Or97. Mafic minerals in the plutonic rocks are biotite and hornblende.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biotites and whole‐rock chemistry, the Moshirabad pluton formed from a calc‐alkaline magma. Amphiboles are calcic amphiboles (magnesio‐hornblende or edenite). Temperatures of crystallization, calculated with the hornblende–plagioclase thermometer, range 550–750°C. These temperatures indicate that plutonic rocks have undergone some retrogressive changes in their mineral compositions. Aluminum‐in‐hornblende geobarometry indicates that the Moshirabad pluton was emplaced at pressures of 2.3–6.0 kbar, equal to depths of 7–20 km, but with consideration of regional geology, lower pressures than the above pressure range are more probable. Alteration of amphiboles can be the reason for some overestimation of pres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