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01.
滇池盆地东缘白邑-横冲断裂南段的浅层地震勘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对可能穿越昆明新城区东部第四系覆盖区的白邑-横冲断裂南段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探测隐伏断层是有效的,在滇池盆地东缘,白邑-横冲断裂南段东支在隐伏区存在,断面接近直立,视倾角约80°,具有高倾角张性正断性质,基岩垂直错距为10—13m,断裂规模由北向南减小;同时,没有发现西支次级断层存在迹象。据土层测龄结果,东支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02.
球面波PP反射系数的频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平面波反射系数相比,球面波反射系数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实际地震波的反射特征.近些年关于球面波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球面波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很少对球面波反射系数随频率的变化(频变)做详细研究.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球面波的反射机制,本文研究了两层弹性介质中球面波PP反射系数(幅值和相位)的频变规律.文中基于经典的Sommerfeld积分构造球面波PP反射系数,通过自适应的Gauss-Kronrod求积算法对其进行稳定的数值计算.数值试验发现,对于不同的介质参数,球面波反射系数表现出了复杂的频变规律.尤其是当平面波反射系数为零时,对应的球面波反射系数是非零的,且球面波反射系数的相位随频率增加在高频趋近于90°或-90°,即此时球面反射波相对于入射波会有90°的相位旋转.对四类AVO模型的测试表明,球面波反射系数与平面波反射系数在临界角附近和低频时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03.
CHEN  Zhen-lin XU  Qiang    HU Xiao 《山地科学学报》2013,10(6):996-1007
Currently, scan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dynamic response mechanism of the "Dualistic" structure roek slope. The analysis presented here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Dualistie" structure rock slope. By investigating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distribu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effect of a join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A dynamic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model (RTM) for the "Dualistic" structure rock slope and explicit dynamic equations are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slop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lastic mechanics and the principle of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The theoretical simulation solutions show tha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Dualistic" structure rock slope (soft-hard) model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Dualistic" strueture rock slope (hard-soft) model, especially in the slope crest. The magnifying effect of rigid foundation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soft foundation. With the amplitude increasing, the cracks could be found in the right slope (soft-hard) crest. The crest failure is firstly observed in the right slope (soft-hard)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The reliability of theoretical model is also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derived in this paper could also be used in future evaluations of Multi-layer rock slopes.  相似文献   
104.
利用井中偶极声源远场辐射特性的远探测测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远探测声波测井技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利用偶极声波探测仪器来发射和接收地层深部的反射信号.本文论述了这种偶极声波远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灵敏度.具体来说,井中偶极声源向地层深部辐射出纵波、SH和SV型横波,其中SH型横波具有很宽的辐射覆盖及较高的反射灵敏度,是偶极横波远探测...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建立了热弹性流体介质中的波方程,指出了该介质中可能传播的两类波,并建立了热弹性P波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此外,本文还研究了热弹性波在液体—固体界面上的反射问题,给出了反射系数、透射系数的表达式以及反射热弹性P波、透射热弹性P波和透射SV型S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2004年影响桂林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分析,得到了一些强降水及强对流天气反射率因子特征,与径向速度、回波顶高等产品结合使用,归纳出一些短时及临近预报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107.
海上溢油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判断溢油种类,为溢油事故处置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利用BRDF多角度测量装置和可见光偏振相机对不同油种和清洁海水进行观测,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筛选出最佳观测Stokes参量和对应观测几何,构建了清洁海水和不同油种数据集,并建立了基于BRDF偏振特征的DBN溢油油种识别模型。研究发现,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相对方位角–60°、0°、–30°组合时油种识别效果较好,光源天顶角和相机观测角二者在接近±50°时识别效果较好;多次重复实验显示,海水、原油、重油、汽油、柴油、棕榈油的最优识别率分别为90%、86.27%、84%、80.44%、82.08%和82%;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所建立的油种识别模型,对于海面溢油种类区分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回线源瞬变电磁成像的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一步提高瞬变电磁法对地探测的解释精度,提出了回线源瞬变电磁成像原理及数值计算方法. 讨论了频率域中水平层状介质中瞬变电磁响应,得到一个以波阻抗为积分核的双重积分式;然后对水平层介质下电磁场的解进行上、下行波分离,得到含有以反射系数序列为未知的线性方程组,并给出了求取波阻抗和反射系数的数值解法:对实测磁场值进行域的变换,以均匀半空间下的等效波阻抗代替积分核函数,经过线性数字滤波后,在频率域求出等效波阻抗;把频率域中的波阻抗转换到时间域,以此为参数,构建方程组,在时间域用线性规划法求出反射系数序列. 最终以反射系数为参数进行成像. 对理论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用本文提出的成像方法可以增强瞬变电磁法识别地下电性分界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9.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是目前认为最好的生成零炮检距剖面的方式. 共反射面元 意指地下某一反射点邻近的一个反射弧段,该弧段在时空域内的走时响应称为CRS叠加面,该 叠加面可视为反射弧段上各共反射点(CRP)的时空域内走时响应的组合. 在一般的共反射 点走时关系基础上,引入两种特征波——Normal波和Normal Incidence Point波,就可以在 傍轴近似假设下,将CRP走时关系推广到反射点邻近的各反射点,将这些反射点的CRP走时关系 加以组合就得到了关于该反射点的共反射面元的走时关系. 考察从共反射点(CRP)到共反 射面元(CRS)的过渡,这一过程提供了CRS叠加的应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0.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流程及应用   总被引:37,自引:9,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复杂介质的成像问题,提出了一套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流程,主要包括三部分:(1)地震资料精细预处理;(2)速度-深度模型建立;(3)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以Kirchhoff偏移理论为基础,强调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综合以及地震处理与解释的一体化.在ZX地区成功地实现了二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所获得的NE206叠前深度偏移剖面揭示了复杂的ZX古潜山及其内部构造,并清楚地展示了逆掩断层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