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8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328篇
测绘学   617篇
大气科学   418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235篇
海洋学   50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41.
基于随机集合的非传统型有效波极值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offshore structures necessitates the consideration of wave loads. Realistic modeling of wave load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nsure reliable performance of these structures. Among the available methods for the modeling of the extrem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on a statistical basis, the peak over threshold method has attracted most attention. This method employs Poisson process to character- ize time-varying properties in the parameters of an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 In this paper, the peak over threshold method is reviewed and extended to account for subjectivity in the modeling. The freedom in selecting the threshold and the time span to separate extremes from the original time series data is incorpo- rated as imprecision in the model. This leads to an extension from random variables to random sets in the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the extrem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The extended model is also applied to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sampled data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on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42.
徐祥德  王寅钧  赵天良  姚文清 《气象》2014,40(10):1165-1173
基于云南省大理2008年3、5、7月GPS加密探空试验时段(14和02时)资料,结合边界层铁塔综合观测资料,采用温度梯度法、逆温强度法和涡动相关法分别计算高原东南缘对流边界层(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CBL)及稳定边界层(stable boundary layer,SBL)顶高度,通过计算获取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湍流动能、切变项以及浮力项与大气动力、热力过程垂直相关特征综合分析,可发现湍能方程中浮力项、感热、潜热通量与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获取的大气视热源相关特征显著,这某种程度反映了高原东南缘近地层大气湍流动量、热量输送对低层大气视热源Q_1的重要贡献。低层视热源Q_1亦表现出与湍能方程分量类似的日变化周期,此特征反映了高原东南缘大气热源变化与下垫面水热过程及其湍流输送日变化密切相关;浮力项与湍能等项对大气低层热源与涡动特征、热力混合结构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低层大气视热源、水汽汇均与边界层高度有显著相关,综合分析结果某种程度描述了青藏高原东南缘近地层湍流动量、热量输送状况与低层大气热源,热力混合边界层结构的综合相关物理图像,初步探索了高原东南缘对流活跃区大气湍流运动与大气动力、热力过程相互作用特征。研究表明近地层湍流通量变化某种程度可反映未来局地大气视热源垂直结构变化的"强信号"特征。本文上述研究结论也可启发我们进一步关注近地层湍流通量异常变化特征及其对局地降水过程大气热源结构演变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43.
针对数控火焰切割机自动调高系统的特点和要求,采用遗传算法对其位置调节器PID参数进行全局优化辨识,有效地解决了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和快速性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参数辨识法相比,遗传算法参数寻优使自动调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大幅提高,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4.
童矿  宋洋  孔祥芬 《测绘通报》2022,(3):127-131
目前,在建筑物识别与监测方面,基于单幅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阴影测高法和基于多视角影像的立体像对法将建筑物轮廓或名称识别与高度监测相独立,因此导致其自动化水平较低、数据冗余度与成本较高。基于数字表面模型(DSM)和兴趣点(POI)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机场净空区建筑物识别与监测集成的方法,并以某国际机场为试验区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①该方法在建筑物识别与监测方面的准确率只取决于DSM的精度,而对DSM的数据来源没有限制;②以潜在危险建筑物高程变化速率为依据进行不定期的动态监测,在确保监测间隔期间机场净空区安全的同时可以降低数据成本和重复识别与监测所有建筑物造成的数据冗余度。  相似文献   
145.
本文针对影响多项式高程转换精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拟合模型选择和拟合点选取),在分析不同阶次多项式表达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一次多项式拟合残差信息,提出了综合不同多项式曲面模型的GNSS高程转换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一次多项式拟合残差空间分布信息反映的测区高程异常变化特征,作为二次多项式分区拟合区域划分或三次多项式拟合点选取的依据,进行高程拟合,可以将高程拟合精度从厘米级提高至毫米级。  相似文献   
146.
郑磊 《北京测绘》2014,(6):77-79
利用C#语言编制了BP神经网络反演预测程序,基于具有代表性地区的高程异常数据,对BP神经网络在高程异常反演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程序交互界面良好,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同时,在高程异常反演预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说明神经网络在差异较大的数据反演预测方面仍具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7.
针对GPS高程拟合过程中GPS基线观测量和水准高程观测量含有误差且残差中误差不相同的情况,在整体最小二乘(TLS)基础上引入比例因子λ来确定残差中误差的大小,即比例整体最小二乘(STLS)。实例计算表明,STLS比TLS和LS能够得到更好的估计参数,高程异常值拟合精度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48.
李运健 《北京测绘》2014,(3):113-116,140
利用广西2013年测量的部分二等水准测量成果,对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1′×1′的模型进行检核,得到其在广西境内的高程异常差值为36.8cm。并选取了广西两个较有代表性区域的数据,使用多种G P S高程多项式拟合的方法以及基于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移去-恢复法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最优拟合模型精度可达到5cm以内,对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在广西的实际应用得到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9.
高度测量可以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数字化直接测量等多种测量方法,当前由于结构复杂的建构筑物日益增多,对于这类建构筑物的高度测量中,不一定都能顺利施测,常用的测量方法显示出其局限性。本文以对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碑高测量为例,介绍了一种新的高度测量方法——两站测角高度测量法。  相似文献   
150.
The wind system over the seas southeast of Asia (SSE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climate variation. In this paper, ERS scatterometer winds 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00 and the area of 2-41 °N, 105- 130°E were analyzed with a distance-weighting interpolation method and the monthly mean distribution of the sea surface wind speed were given. The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ds in the SSEA were analyzed. Based on WAVEWATCH Ⅲ model, distribution of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was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