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00篇
  免费   4453篇
  国内免费   6262篇
测绘学   4016篇
大气科学   3886篇
地球物理   7809篇
地质学   13463篇
海洋学   3241篇
天文学   1105篇
综合类   2468篇
自然地理   4227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824篇
  2021年   1050篇
  2020年   1216篇
  2019年   1524篇
  2018年   1063篇
  2017年   1386篇
  2016年   1387篇
  2015年   1461篇
  2014年   1833篇
  2013年   2134篇
  2012年   1849篇
  2011年   2004篇
  2010年   1542篇
  2009年   2037篇
  2008年   1985篇
  2007年   2060篇
  2006年   1991篇
  2005年   1573篇
  2004年   1514篇
  2003年   1299篇
  2002年   1016篇
  2001年   874篇
  2000年   806篇
  1999年   756篇
  1998年   730篇
  1997年   659篇
  1996年   560篇
  1995年   473篇
  1994年   413篇
  1993年   388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25篇
  1973年   17篇
  197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OSIRIS (OH-Suppressing Infra-Red Integral-field Spectrograph) is a new facility instrument for the Keck Observatory. After seeing first light in February 2005, OSIRIS is currently undergoing commissioning. OSIRIS provides the capability of performing three-dimensional spectroscopy in the near-infrared z, J, H, and K bands at the resolution limit of the Keck II telescope,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daptive optics and a laser guide star. The science case for OSIRIS is summarized, and the instrument and associated data reduction software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22.
23.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24.
Wavelet Analysis of Space Solar Telescope Imag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cientific satellite SST (Space Solar Telescope)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project strongly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very day, SST acquires 50 GB of data (after processing) but only 10GB can be transmitted to the ground because of limited time of satellite passage and limited channel volume. Therefore, the data must be compressed before transmission. Wavelets analysis is a new technique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10 years, with great potential of application. We start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tial principles of wavelet analysis, and then describe the main idea of embedded zerotree wavelet coding, used for compressing the SST ima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coding is adequate for the job.  相似文献   
25.
26.
本文运用带通滤波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81年7月由西南低涡等天气系统引起的大暴雨过程作了地面气象要素场的中尺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带通滤波后的场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其中一些物理量场的适当配置与6小时后的暴雨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了此带通滤波方法在实际业务预报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地震前后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的量化指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表达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过程的量化指标——区域应变率、应变集中度。在此基础上,对南北地震带各水准监测区近30年的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实际计算.并结合具体震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震前后形变场的动态演化过程和地壳运动状态,对地震的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8.
本文在已有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近代数值逼近理论,给出了从时空域角度描述地壳垂直运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函数解析形式。最后给出了一个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29.
讨论了应用曲面拟合技术和利用离散的重力观测点的重力变化对特定研究区的重力场变化进行数值模拟以获取该区重力变化空间梯度场图像的具体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获得了2004年3月福建安溪3.6级地震前的重力变化空间梯度场图像,发现空间梯度场图像能清晰地反映出地震前重力场群体性变化的差异性;利用此方法对2005年6月~2006年3月间台湾海峡西岸重力场变化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其空间梯度场图像。  相似文献   
30.
长诏断裂带垂直运动与地震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分析了长诏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结果表明:长诏断裂带总体活动性质基本相同.分时段活动性质有所不同。断层各段多数以压性逆断为主,不同于历史地质考察结果。此外,长诏断裂带各断裂都具有分段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