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48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中国东部旱涝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利用中国东部25个站524年(1470~1993年)的旱涝级别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旱涝的空间分布,比较了EOF方法和REOF方法的不同点,研究指出可用6个中心地区的旱涝情况来补充原来划分的6种旱涝型,使得旱涝中心更明确,旱涝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突出体现了REOF在旱涝型研究中的优点。最后给出了近五百年中国东部的主要旱涝中心及特征。  相似文献   
12.
华北夏季旱涝的前期环流异常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前期春季大气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SSTA)分布特征,探讨SSTA与异常环流的关系,并用OSU-AGCM进行黑潮地区热源异常强迫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当春季北极低涡明显减弱,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纬向环流加强,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偏西,且存在负PNA型异常环流时,华北地区夏季多雨涝;反之则少雨干旱.此时,西北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SST分别存在较大的正、负异常,它们与春季环流异常密切相关,黑潮区SSTA对北半球副热带及其以北的大气环流产生显著影响,正的SSTA是造成华北夏涝年的前期春季异常环流形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日地水文学与灾害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涌泉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420-428
研究地球水文变化的日地物理成因和规律的日地水文学(Solar-TerrestrialHydrology),用于水、旱灾害预测多次获得证实.本文从日地水文物理基础、长江淮河22年周期性大洪水、黄河大洪水和太阳活动关系、太阳活动双重衰减期北方大旱、17世纪日地水文异常变化、太阳活动对暴雨洪水中短期影响、台湾海峡两侧大暴雨洪水落区转移、全球最大洪水日地水文研究以及学科发展和应用前景九个方面,对中国近70多年来的主要成果加以回顾和总结.基础科学、高科技和应用紧密结合,促成对国民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新学科,是当代科学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这里又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4.
利用鹤壁市淇县1971~2000年降水、底墒、蒸发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对春旱进行实时业务监测的动态模型;根据干旱指数大小确定春旱等级,并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实干旱指数在分析干旱动态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2年秋季山东省干旱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对2002年山东省秋季干旱进行监测和服务,其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热惯量法。为了提高土壤水分模式的计算精度,将全省分为4个区域,对利用卫星资料反演的地表温度日较差进行植被指数等环境因素订正。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农田受旱面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林家尧  王文  蔡晓军 《气象科学》2016,36(6):810-818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基于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C)对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季和2013年夏季干旱过程的低频振荡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春季干旱过程的主要低频IC周期为30~60 d,西太平洋500 hPa正异常低频高度场系统的西移、南支锋区上游500 hPa正异常低频高度场系统的东移和北扩、西北地区东部低层低频反气旋的向南移动可能是低频IC传播变化特征的重要原因。2013年夏季干旱过程的主要低频IC周期也为30~60 d,西亚和西北太平洋500 hPa正异常低频高度场向我国南方地区移动、孟加拉湾和西北太平洋的低层低频反气旋向西和向北移动与低频IC传播变化特征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17.
姜颖  陆尔 《气象科学》2016,36(3):382-388
对1991年5-7月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的环流异常进行分析,比较造成此次洪涝的水汽输送和冷空气活动重要性。结果表明:(1)东亚大槽维持在中国东北上空发展明显,同时鄂霍次克海上空没有建立强大阻高,这种形势有利于冷空气持续向南侵袭,盛行经向环流。此外,低纬度地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位置于常年同期相比,明显偏西、偏强,有利于暖湿气流沿副热带高压北上到达江淮流域,与北方冷空气辐合形成强降水。(2)通过定义IT和Iq分别表征温度与水汽对降水的贡献,发现此次江淮流域地区强降水是由对流层低层水汽异常增多和气温异常偏低共同造成的,作用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8.
At present, flash drought occurs globally and regionally and causes a lot of socio-economic loss in a very short time. Therefore, flash drought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hottest issues in drought research. However, flash drought monitoring, predi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have encountered a lot of challenges due to its multiple driven factors and complex spatio-temporal process. Aiming at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agricultural land in China, and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ree kinds of flash droughts (i.e., precipitation-deficit, high-temperature, and composite flash droughts) from 1983 to 2015. We studied the occurrences, dur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trend of all three kinds of flash drought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occurrences of flash drought agricultural land in China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mong which high-temperature flash drought increased dramatically; duration of flash droughts had different trends, but the variations were relatively smooth; Northeast China was identified as a vulnerable area of flash drought, indicating more flash drought events and longer duration; flash droughts in China were found to concentrate in spring (high-temperature drought) and summer seasons (precipitation-deficit drought). This study is helpful for building new flash drought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it is also valuable for flash drought preparedness on regional scale.  相似文献   
19.
基于辽宁省1114个国家级和区域级地面台站1961年以来的逐日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利用距离平方反比法差值生成了1717个乡镇的气象资料序列,采用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统计分析了辽宁省2017年4—8月精细化到乡镇的气象干旱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辽宁省春夏季异常高温,同时降水异常偏少,致使气象干旱不断发展;干旱在4月5日前从中部和北部开始,4月末扩展到西部,5—6月再向东南发展,波及88%的乡镇,7月以来气象干旱程度开始减轻;气象干旱持续时间长的乡镇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北部,最长持续时间153d;受气温偏高和降水过程的影响,中度以上气象干旱面积呈阶段性变化,且极端干旱的发展伴随高温时段。由于气象干旱不同于农业干旱,在开展为农服务时要因地制宜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linkage between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extremes and cloud covers over Central India is explored during summer monsoon period using Satellite data (1998–2015). This is a first attempt to relate the changes in cloud cover to the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extremes. Non-rainy cirrus clouds are excluded from this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heavy rainfall (≥ 60 mm/day) is associated with cold cloud tops (Tb≤220 K) while moderate rainfall (<60 mm/day and ≥20 mm) occurs mostly with middle clouds (Tb>220 K and ≤245 K). Low level clouds (Tb> 245 K) are responsible for light rainfall (<20 mm/day). Increases in top 20%, 10%, 5% and 1% heavy precipitation relate well with the increases in very deep convective, deep convective and convective cloud cover. Among these relations, increase in top 5% heavy precipitation relates best with increase in very deep convective cloud cover. Decrease in bottom 30% low precipitation relates with decrease in low level cloud cover. The results reported in this study fit into the framework of how weather extremes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