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4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STER卫星数据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种新型遥感数据源。本文以阜康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对ASTER卫星数据进行了影像镶嵌图研制。研究表明ASTER卫星镶嵌数据体现了诸多优势。同时,本文阐述了在影像镶嵌处理中发现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2.
卢晓平  马进全 《东北测绘》2012,(2):135-137,144
介绍了利用ERDAS的几何纠正功能对调绘片进行纠正的原理和方法,说明其纠正结果与DLG数据套合良好,可直接作为底图进行数据编辑。  相似文献   
33.
主要介绍了ERDAS IMAGINE——这个遥感软件在地表覆盖/土地利用数据生产中的应用及几何纠正、监督分类等方面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4.
党美丽  杨维超  刘伟 《安徽地质》2011,21(3):207-210,218
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及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自2007年7月启动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利用3S等先进技术,制作全国范围内不同尺度正射影像图。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经验,介绍SPOT5卫星影像的正射纠正、融合、镶嵌等方法,提出如何提高土地调查底图精度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5.
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学申 《四川测绘》2009,32(4):152-154
利用ERDAS和ArcGIS等软件处理遥感影像的方法和手段,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用地逐渐减少、建设用地逐渐增加,对于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LPS模块是ERDAS公司与Leica公司在原有的IMAGINE OrthoBase基础上进行改进后的产品。LPS将正射的过程进行了流水线式的梳理。本文以航空遥感所获得的数字图像为例,介绍了应用LPS模块进行数字图像正射校正处理的操作流程,并指出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对航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7.
邹学忠  王继 《现代测绘》2007,30(5):30-31
本文介绍了ERDAS IMAGINE软件中的OrthoBASE模块在航空像片正射纠正中应用,使用这种方法效率比常规单片纠正的方法提高一倍左右,并可以节省大量的外业控制点,自动化程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8.
基于ERDAS 8.7 LPS模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PS模块是ERDAS公司与Leica公司在原有的IMAGINE OrthoBase基础上进行改进后的产品。LPS将正射的过程进行了流水线式的梳理。本文以航空遥感所获得的数字图像为例,介绍了应用LPS模块进行数字图像正射校正处理的操作流程,并指出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对航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9.
基于ArcGIS与ERDAS IMAGINE的三维地形可视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例,利用1∶20000地形图在ArcGIS中建立高精度DEM,采用陆地卫星ETM 影像制作的正射影像作为三维表面的纹理信息,结合ERDASIMAGINE良好的三维显示功能,在自定义的投影坐标系统下,通过DEM和遥感正射影像的叠加,实现了三维地形可视化。  相似文献   
40.
刘苏庆  陈建平  李诗 《江苏地质》2019,43(3):499-505
传统的城市温度监测方法周期长、效率低,而利用热红外遥感影像进行城区温度监测的方法具有准确、简便、实用等优点。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应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对北京城区(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崇文区、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7个区域)2000—2014年夏季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进行分析及温度反演,结果显示,高温区分布有一定的规律,降雨情况、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以及城区规划都是北京城区温度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减缓北京的热岛效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