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刘玉龙  陆大道 《地理科学》1996,16(4):305-311
着重讨论一种基于灰色GM(1,1)模型及国民收入决定函数模型而建立的新组合模型。该模型建模方法简单,组合性强,并且在各模型的拟合精度提高。该模型汲取了灰色GM(1,1)模型模拟国民收入变化趋势的优点和国民收入决定函数模型模拟国民收入波动的优点,使组合模型不但在趋势上符合国民收入的发展,而且也给出了在波动方面的比较一致的模拟。  相似文献   
22.
本文视地震系统为模糊灰色系统,由此建立关于发震时间的模糊灰色预测模型,该模型认为已知地震样本集及待预测集的震级分布属模糊正态分布,应用模糊聚类思路于样本集元素的选取,引入最佳震级从属函数μ~*的选择过程。针对可能产生的趋势性偏差,根据实际资料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并以华北平原地震带、燕山渤海地震带及山西地震带为例,对模糊灰色GM(1,1)预测模型的实际应用及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3.
灰色系统理论在海堤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臧德彦 《测绘工程》1999,8(2):50-54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秦山核电站一期海堤沉降进行了预测,以较少的观测样本建立了新陈代谢数列,经后验差检验,观测精度达到一级。由此证明,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建模方便,预测精度高,在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对平稳的数据和非平稳数据两种数据序列建立的GM(1,1)模型,分别用加速遗传算法(AGA)和最小二乘法(LSM)对模型参数求解。结果表明:对平稳变化数据序列,两种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精度无显著差异;对变化幅度较大的非平稳数据序列,基于AGA的GM(1,1)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精度高于基于LSM的GM(1,1)模型的拟合优度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5.
灰色理论应用于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承重墩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理论方法,讨论了灰色模型法预测沉降的过程,分析了武汉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承重墩沉降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其基础是基本稳定的。  相似文献   
26.
针对目前文献中提出的各种抗差有偏估计没有对设计空间的粗差进行控制的问题,将岭估计与GM估计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抗差有偏估计———岭型GM估计,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均表明岭型GM估计不仅能消除法矩阵病态性的不良影响,而且能同时具有观测空间和设计空间的抗差性,是一种性能良好的估计。  相似文献   
27.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城市生活用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地下水》2010,32(2):104-106
介绍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和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并以上海市为实例建立灰色GM(1,1)预测模型,运用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以及关联度检验3种方法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其模型拟合精度达97.25%。用所建立的模型对上海市2003~2007年城市生活用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灰色模型用于城市生活用水量预测,符合其灰色特性,通用性好,并且所需数据少,计算量适中,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季节性冻土区铁路路基冻胀量与地层温度的监测,可以了解监测段的冻胀变化过程,但无法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有效预测。本文采用GM(1,1)模型对监测段落路基的冻胀变形及冻结深度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此预测方法可以在现有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有效预测短期内路基冻胀的发展趋势。根据模型预测结果,可以提前采取有效整治措施,便于决策者对轨道检验周期、维修周期、限速周期等作出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29.
通过分析传统GM(1,1)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混合整体最小二乘法(混合LS-TLS)的GM(1,1)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宁夏某深基坑水平位移的监测中。同时,将此模型与最小二乘法(LS)的GM(1,1)模型及整体最小二乘法(TLS)的GM(1,1)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3种模型所求水平位移的预测值。结果表明,混合LS-TLS的GM(1,1)模型更符合工程实际,预测精度更高,在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0.
使用非等间距GM(1,1)模型、基于线性内插和基于神经网络的GM(1,1)模型对某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将建模过程在Matlab中用程序语言进行描述。依据预测结果对3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说明,对于实际工程的数据处理方法选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