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58篇
  免费   3692篇
  国内免费   3632篇
测绘学   8595篇
大气科学   1586篇
地球物理   4293篇
地质学   10974篇
海洋学   1966篇
天文学   584篇
综合类   2054篇
自然地理   1130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606篇
  2022年   713篇
  2021年   786篇
  2020年   589篇
  2019年   932篇
  2018年   723篇
  2017年   774篇
  2016年   755篇
  2015年   924篇
  2014年   1380篇
  2013年   1257篇
  2012年   1439篇
  2011年   1354篇
  2010年   1227篇
  2009年   1247篇
  2008年   1294篇
  2007年   1194篇
  2006年   1196篇
  2005年   969篇
  2004年   1047篇
  2003年   1143篇
  2002年   1071篇
  2001年   987篇
  2000年   746篇
  1999年   678篇
  1998年   764篇
  1997年   739篇
  1996年   714篇
  1995年   617篇
  1994年   554篇
  1993年   508篇
  1992年   427篇
  1991年   434篇
  1990年   477篇
  1989年   435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GPS观测的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级地震地壳变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昆仑山口西青海和新疆交界处发生了MS8.1级强烈地震。震后利用 GPS开展了相对密集的地壳形变观测。计算获得的同震位移表明,地震地壳形变影响范围大致为88°~97°E, 32°~38°N,断层运动具有明显的左旋兼挤压的特点。在昆仑山口附近GPS观测获得的地表破裂两侧的相对左旋 位移量约为2.6m,与地表野外调查获得的该处的地震破裂位移值符合的很好。断裂南侧垂直断裂走向同震位移 量逐渐衰减,位移方向相对稳定。而断裂北侧,同震位移主要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南缘,位移方向变化较大,盆 地内部位移量迅速衰减,表明东昆仑断裂北侧柴达木盆地地壳介质性质与其南侧高原腹地有明显不同。GPS观测 得到的震后断层蠕动结果表明,最初两周内断层蠕动位移量就占了观测期(近1年时间)总位移量的47%还要多, 其后半年多的时间内断层蠕动位移量不到观测期总位移量的40%,而余下的近5个月时间断层蠕动位移量只占观 测期总位移量的13%。断层蠕动速率在最初两周内超过130cm/a,到2002年3月11日迅速下降到26cm/a,其后 则逐渐呈线性衰减。区域GPS观测的初步结果同时表明,尽管地震破裂附近断层两侧有较大的相对位移,但东部 甘青川一带相关断层上相对运动不明显,可能说明这一区域仍处在  相似文献   
972.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卞莉  曹萍 《吉林地质》2005,24(2):115-117
采用磷酸氢二铵作基体改进剂塞曼扣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镉,方法检出限DL=0.012μg/g,精密度RSD在3.55%~7.33%,满足了土壤样品中镉测定的镉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73.
介绍了MAXI-PROBE磁偶源频率测深法的技术特点和工作原理,结合肥城煤田边界勘探的实例,将MAXI-PROBE磁偶源频率测深成果和矿井采探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74.
挤扩支盘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双曲线方法对110根挤扩支盘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并与直杆桩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支盘桩受力性状复杂,加载前期和中期预测精度较高,后期较低,误差超过15%;支盘桩的沉降曲线出现台阶时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大;支盘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精度与工程地质条件和桩本身的参数密切相关,桩身参数和地质条件相同条件下各桩预测精度比较接近。总体上直杆桩的预测结果优于支盘桩。  相似文献   
975.
为探明宁东煤田枣泉矿井首采区煤层自然范围及充水性,根据采区内地球物理物征,采用高精度磁法,直流电测深法和激发极化法进行综合勘探。在磁法勘探中结合测区曲线特征,建立数据体模型,正演计算烧变岩边界;电法勘探利用烧变岩含水后电阻率降低的特征确定其含水范围及富水性。  相似文献   
976.
黄土塬区地形地貌复杂,地震勘探测量施工困难:一是GPS参考站如何布设;二是在大落差等特殊地形区域的GPS测量作业如何实施;三是在GPS作业盲区测量作业如何实现.针对以上难点,提出了三种测量施工方法:一是分阶段,逐步加密控制点进行工区内GPS参考站的布设;二是通过增加参考站电台天线的高度、发展多个参考站或使用中继站来解决GPS参考站主站信息覆盖不到区域的实测问题;三是通过全站仪、测绳等常规测量方法来实现GPS作业盲区物理点的逐点实测.应用以上测量方法,可有效解决地震勘探测量在黄土塬区遇到的问题,实现黄土塬区物理点的逐点实测.  相似文献   
977.
衣华鹏  张鹏宴 《福建地理》2005,20(3):23-27,32
庙岛群岛旅游资源丰富。本文运用特尔斐法(Delphi)及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庙岛群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估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10个条件适宜的岛屿进行评估。进而提出优化庙岛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78.
复杂条件下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深圳市某大道顶管施工地下管线的探测成果为例,研究了在复杂场地条件下,探测地下管线的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着重研究了电磁感应探测法.认为在复杂条件下,对钢质煤气管,应采用电磁感应探测法;对钢质或铁质给水管,应采用直接法;对电力管和电信管,应尽量采用夹钳法;对排水(管)渠等非金属材质管线,应采用地质雷达探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9.
关于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地质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回顾了岩石圈均衡理论的发展及岩石圈区域均衡和挠曲理论在岩石圈动力学研究中起的作用,阐述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的概念和特征。强调Te的研究是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紧密结合,即通过岩石圈挠曲理论和区域均衡原理,对地形和重力资料进行谱分析计算,来获取岩石圈的物理性质信息。计算的Te(和相应的挠曲刚度)是岩石圈等效的强度,与爆破地震、地震层析成像和大地电磁测深等方法观测到的岩石圈和地壳厚度不同,它们之间只有通过岩石圈的屈服刚度包络面(YSE)才能比较。大洋和大陆岩石圈YSE的理论计算,表明Te值显著小于地震学的地壳和岩石圈厚度。尤其对于大陆岩石圈,地壳厚度、热年龄和应变率均可显著影响岩石圈的强度。本文还以滇西为实例介绍了对相干值曲线计算的新认识和当前岩石圈Te研究的最新趋势。  相似文献   
980.
随着GPS观测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GPS定位技术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越来广泛,本文介绍国内外利用GPS定位技术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GPS精密定位技术在福建地壳形变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取得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