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自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建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预测性植被制图(PVM)是自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建模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已为国外的许多生态学家、地理学家在开展全球变化的影响研究中所采用。本文在简述了PVM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其方法进行了归纳,并探讨了PVM对气候-植被响应模型研究的作用。在文中作者特别强调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建模中的重要性,并对GIS支持下的构模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2.
The positional accuracy of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is limited due to several error sources. The major error is ionosphere. By augmenting the GPS, the Category I (CAT I) Precision Approach (PA) requirements can be achieved. The Spac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SBAS) in India is known as GPS Aided Geo Augmented Navigation (GAGAN). One of the prominent errors in GAGAN that limits the positional accuracy is instrumental biases. Calibration of these bias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achieving the CAT I PA landings. In this paper, a new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instrumental biases by modelling the TEC using 4th order polynomial. The algorithm uses values corresponding to a single station for one month period and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the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stimation precision of the satellite-plus-receiver instrumental bias is of the order of ±0.17 nsec. The observed mean bias error is of the order −3.638 nsec and −4.71 nsec for satellite 1 and 31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results are consistent over the period.  相似文献   
3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全面阐述了地质灾害的概念 ,地质灾害勘查的目的任务、特点、勘探方法和理论分析要点 ,地质灾害监测的内容与作用 ,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论体系与工程技术类型 ,最后讨论了减轻地质灾害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34.
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城市地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以 GIS为支撑工具 ,对城市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初步划分及城市建设用地与地质环境的协调性评价模型作了分析 ,并选取典型实例进行剖析 ,结果表明 GIS是城市地质环境研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5.
地球空间元数据的使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地球空间数据获取手段的拓宽使其数据量激增。从空间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取目标数据,必须依赖于元数据。  相似文献   
36.
本文主要论述了地震发震构造环境和地震信息分析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尤其是地震活动信息的分析.  相似文献   
37.
气象因素影响下中国手足口病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国感染者的数量仍然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对公共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也对疾病防控提出严峻的挑战.为探讨气象因素(气温、降水)对我国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发病的时空影响特征及规律,本文以我国手足口病疫情平发年2017年为例,利用分地区、分月份疫情数据,...  相似文献   
38.
水利水资源要素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如何管理和运用好历史积累下来的相关信息资料是关系到未来水利规划建设是否科学与高效的基础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基于地理空间技术的水利要素数据库建设与维护的方法,试图解决基础水利资料的统一性,历史信息的连续性,减少水利勘测和设计的重复性工作,科学地为水利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9.
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发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重点概述了地理信息系统 30多年来的应用和发展 ,简要地介绍了 GIS软件技术的进步和世纪之交深化地球信息机理、自组织、自相关理论和时空专题高维数据模型以及以 GIS为核心的综合集成技术体系的研究。同时讨论了新世纪信息时代与网络世界在“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地球”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进程中 ,对 GIS的深化应用研究 ,应纳入国家信息技术发展计划 ,使 GIS深层次、全方位地服务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新思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监测和工程防治断续进行了近 40年, 为三峡工程建设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的研究和移民工程建设发现, 以往的工作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如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直接服务于山地民居群落的可持续发展和三峡移民工程建设的针对性、预见性和指导性不足; 综合分析技术方法落后; 区域性规律研究程度较低等。结合作者负责的工作, 本文提出了新一轮三峡库区 (19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新思维, 即指导思想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 围绕山地民居和移民工程开展工作; 在综合调查基础上, 建立以空间数据库和分层图形库为核心内容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GGIS), 采用发育度、风险度和危害度等量化指标作为地质灾害综合评价、区划和监测预警系统布设的依据; 充分利用现代观测与分析技术, 建立基于RS、GPS和GIS以及群测群防体制等构成的监测预警网络系统。最终目标是实现地质环境开发保护的预指导和防灾减灾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