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离子色谱—双电导法同时测定水样中多种阴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伟  徐魁安 《岩矿测试》1991,10(1):25-29
本文在Dionex2020i离子色谱仪上,选用0.61×10~(-3)mol/L NaHCO_3-1.61×10~(-3)mol/LNa_2CO_3水溶液作淋洗液,在HPIC-AS4A阴离子分离柱上分离痕量F~-、NO_2~-、Br~-和较高浓度的Cl~-、NO_3~-、SO_4~(2-);选用2.0×10~(-3)mol/L TBAOH-6%CH_3CN水溶液作淋洗液,在MPIC-NS1分离柱上分离痕量F~-、Br~-和较高浓度的Cl~-,然后用串联双电导检测器的不同输出范围分别同时定量测定。本法特别适用于相邻两种离子浓度相差较大,前面高含量的离子对后面痕量离子测定有干扰的样品。用本文拟定的HPIC方法测定除铬后的地下水样中多种阴离子的结果与文献值吻合。  相似文献   
22.
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48,自引:8,他引:40  
陈述彭 《地理科学》2001,21(3):193-197
20世纪我国地理学的成就是空前辉煌的,奠定了现代化的科学基础,21世纪面对全球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把全球研究提到日程上来,对地观测技术系统的进步和时、空分辨率的提高,已使全球化同步动态监测成为现实,“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研究提高了对城市化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再认识;增强了地理战略决策和参予工程规划、设计的能力。地理学本来就是取法自然、又以人为本的综合性学科,从来就很注重探索时间规律与空间格局及其转换,通过全球化、网络化和智能化,21世纪的地理科学、必将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23.
高能射线工业CT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清华大学在高能射线工业CT研究及产业化方面的新进展,介绍了其中的多项成果:小体积、大功率的直线加速器,低噪声、高效率的阵列固体探测器,旋转极坐标反投影快速图像重建算法等.高能工业CT技术的研制成功及产业化,使我国高能工业CT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我国无自主研制大型工业CT检测系统的历史,解决了我国大型工件无损检测难题,对提高我国高能无损检测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4.
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理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但地理空间数据的多样性导致了数据共享的困难。文中探讨了产生地理空间数据多样性的原因,分析总结了现有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的解决方案,并对地理空间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通过实验,介绍如何设计X荧光光谱仪中测角仪检测器的非自动高压校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基于地质异常理论的分析,并结合兰坪盆地的地质、构造特点,充分发挥地壳升降系数法的定量化及其空间优势,对兰坪盆地地质、构造演化进行了形象、直观的表述,对进一步反演兰坪盆地独特构造格架形成的古应力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28.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探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向阳  应晓建 《地球科学》1993,18(3):362-367
  相似文献   
29.
ABSTRACT

Spatial heterogeneity represents a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equitable distributions of spatial issues. The spatial stratified heterogeneity analysis investigates the heterogeneity among various strata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by comparing the spatial variance within strata and that between strata. The geographical detector model is a widely used technique for spatial stratified heterogeneity analysis. In the model, the spatial data discretization and spatial scale effects are fundamental issues, but they are generally determined by experience and lack accurat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in previous studies. To address this issue, an optimal parameters-based geographical detector (OPGD) model is developed for more accurate spatial analysis. The optimal parameters are explored as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spatial data discretization method, break number of spatial strata, and spatial scale parameter. In the study, the OPGD model is applied in three example case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patial data, including spatial raster data, spatial point or areal statistical data, and spatial line segment data, and an R “GD” package is developed for comput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ameter optimization process can further extract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spatial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 the geographical detector model. The improved model can be flexibly applied in both global and regional spatial analysis for various types of spatial data. Thus, the OPGD model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capacity of spatial stratified heterogeneity analysis. The OPGD model and its diverse solutions can contribute to more accurate, flexible, and efficient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alysis, such as spatial patterns investigation and spatial factor explorations.  相似文献   
30.
本文比较了在太阳平静和扰动时期“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对卫星舱内高能粒子的观测结果,发现在平静时期观测结果很好地反映了辐射带高能粒子在该高度上的分布情况.在扰动时期,粒子探测器观测到高能粒子分布出现重大变化,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影响高能粒子在近地空间分布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