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2篇
  免费   1669篇
  国内免费   1113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271篇
地球物理   285篇
地质学   3908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49篇
自然地理   59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南海区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对广东省范围内拖网网囊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沿海拖网渔船现用网囊网目尺寸(内径)在16.7~35.2 mm范围内,总体平均为27 mm,均未能达到198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南海区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内径39 mm.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依据青海省囊歉至大河坝大地电磁测深成果,并结合重力资料对巴颜喀拉及南北两侧地区的壳幔结构进行了地质解释。指出了该区壳幔存在4个明显的低阻层,并简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推断了其地质含意。认为昆中断裂带与昆南断裂带间是一个巨大的构造混杂岩带,影响深度亦很大。推断该区可能存在太古代地层。划出了8条壳幔断裂带,认为昆中断裂应是塔里木—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3.
刁承泰 《地理研究》1991,10(1):95-102
本文分析了城市地貌环境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影响,认为地貌过程不仅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管理,而且是城市道路系统布局和发展的重要控制因素。以四川省几个城市为例,分析了山地城市、丘陵城市和平原城市道路系统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较新的统计资料,对济南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开采潜力,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进行了分析论证.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侵入岩岩石单位及其代号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2 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暂行 )》和我省正在进行的 1∶2 5万区调修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对山东省侵入岩岩石单位及其代号进行了厘定 :不同类型的花岗岩类均作为正式填图单位按“年代 岩性和典型产地方法”确定填图单位代号 ,而独立侵入体、脉岩和包体 ,以及基性—超基性岩则作为非正式填图单位按“年代 岩性方法”确定填图单位代号。  相似文献   
16.
17.
山东是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大省 ,点之多、量之丰居全国前列。到目前为止 ,已鉴定矿泉水 36 1处 ,其中锶型118处 ,偏硅酸型 6 4处 ,锶偏硅酸型 15 1处 ,碘型等其它类型 2 8处。这些矿泉水所赋存的岩石类型多、岩性复杂且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 ;具有达标元素较单一、水化学类型复杂、矿化程度较低、单井允许开采量相差悬殊且地域分布不均等特点。勘查与评价重点是寻找奇缺且又可能存在的锌型、锂型、碳酸型矿泉水。开发好矿泉水资源、实行规模开发、打造本省名牌、加强矿泉水资源的卫生防护与保护 ,对于确保山东矿泉水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贵州和四川盆地云量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和四川盆地是我国云量最多的地区,素有“天无三日晴”和“蜀犬吠日”之说,盆地西缘的雅安古时还有“雅州天漏”的谚语。从全球日照百分率分布推知,川黔地区也是世界上天气最阴沉的地区之一。川黔之阴一向为国内外气象界所注意,本文根据1951—1980  相似文献   
19.
在贵州青岩剖面的青岩组之上,原被认为是拉丁期的垄头组下部的层段中发现了牙形石动物群,除少量的分枝分子外,都归属于Neogondolella属,可鉴定为4个种,即Neogondolella bifurcata,N.constricta,N.mombergensis和N.navicula.建立了2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是Neogondolella bifurcata带和N.cinstricta带.牙形石面貌证明这段地层在时代上非常接近但尚未进入拉丁阶,属于安尼期中晚期,进一步的牙形石工作将很有可能在目前发现的牙形石层段的上部寻找到安尼阶和拉丁阶之间的界限,从而为青岩阶顶界的限定提供可靠的牙形石证据.此外,牙形石的发现还初步实现了青岩阶2大主导门类化石--牙形石和菊石在同一剖面的直接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岩浆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铜陵狮子山矿田发育大量岩浆岩,且与矿田中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锆石SHRIMP同位素精确定年表明,矿田中的岩浆侵位年龄在132.4~142.9Ma之间,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属燕山早期晚阶段。矿田岩浆岩体是在同期岩浆活动中多次侵位形成的,岩浆侵入活动可以划分为分别起始于140Ma前后和约136Ma的早晚两次。从岩浆上升侵位到冷却结晶的时间间隔均较短,但其中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冷却史相对较长,且经历了早期深部岩浆房中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后期构造脉动、岩浆上升侵位、减压受热、早期晶体再熔蚀及冷却结晶的过程。结合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狮子山矿田岩浆演化的后期,即起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的原生岩浆在同化了壳源物质并聚集到岩浆房中以后,在滞留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但尚未固结,成分上显示了一定的带状分布,在区域构造应力松弛及构造事件诱发下,随机地沿发育的构造裂隙先后上升侵位,冷凝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