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初始场估计共轭同化方法的精确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例子,说明对偏微分方程模型使用共轭同化方法时,同周期性条件的重要性,提出尽可能精确地使用共轭同化方法于偏微分方程模型的办法及对有些方程不含e↓u/e↓项时,其相应差分方程模型精确共轭同化方法。  相似文献   
52.
韩复兴  孙建国  王坤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11):4558-4567
本文针对射线类偏移成像当中的速度模型光滑处理问题,借鉴数字图像处理当中的偏微分方程法,基于能量泛函,应用变分方法导出基于速度模型的偏微分方程实现射线类偏移成像当中的速度模型的光滑处理.由于偏微分方程法具有线性叠加特性、模型解的唯一性和局部特征保持性,因此,应用该算法可以实现基于原始速度模型空间结构的模型光滑处理.通过在原始速度模型以及光滑处理后的速度模型上计算速度的空间分布以及地震波走时、射线路径可以得出,偏微分方程法对速度模型的光滑处理能够很好地保持原始模型的空间结构,偏移成像结果也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3.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pseudo‐dynamic test method as implemented at the ELSA reaction‐wall facility.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aspects are considered.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the digital control system and to a coupled numerical–experimental substructuring technique allowing realistic earthquake testing of very large structures. Mathematical and implementation details corresponding to this testing technique are given for both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input motion. Selected test results illustr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ed features.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4.
引入PLSA模型的光学遥感图像舰船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晖  郭军  朱长仁  王润生 《遥感学报》2010,14(4):672-686
提出一种基于概率潜在语义分析(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PLSA)的检测算法,首先通过PLSA将目标表述为潜在成分的概率组合,然后利用统计模式识别方法对获取的潜在成分概率进行判别,从而完成最终的检测。其中,生成的潜在成分反映了目标与特征之间相互出现的频率关系,并以潜在成分在目标中概率差异的形式对上述不对应现象给出了直观描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多种复杂情况下的光学图像舰船检测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5.
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建筑物垂直边缘线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建筑物垂直边缘线的提取在获取建筑物高度信息和检测建筑物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分析建筑物垂直边缘线在遥感影像上的特性,在遥感影像边缘检测和细化基础上,利用带约束条件的Hough变换实现建筑物垂直边缘线的提取,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6.
黄继伟  刘洪 《地球物理学报》2020,63(8):3091-3104
传统的伪谱(PS)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FT)计算空间导数具有很高的精度,每个波长仅需要两个采样点,而时间导数采用有限差分(FD)近似因而精度较低.当采用大时间步长时,由于时空精度不平衡,PS法存在不稳定性问题.原始的k-space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但是却无法适用于非均匀介质.为了提高原始k-space方法模拟非均匀介质波动方程的精度,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k-space算子族.它是用非均匀介质的变速度代替原k-space算子中的常数补偿速度构造得到,引入低秩近似可以高效求解.我们将构造的新的k-space算子应用于耦合的二阶位移波动方程,而不是交错网格一阶速度应力波动方程,使模拟弹性波的计算存储量减少.我们从数学上证明了基于二阶波动方程的k-space方法与基于一阶波动方程的k-space方法是等价的.数值模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PS、交错网格PS和原始的k-space方法相比,我们的新方法可以在时间和空间步长较大的均匀和非均匀介质中,为弹性波的传播提供更精确的数值解.在保持稳定性和精度的同时,采用较大的时空采样间隔,可以大大降低数值模拟的计算成本.  相似文献   
57.
基于克希霍夫统一成像理论,对共反射面元射线束成像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得到一种新的共反射面元射线束类成像实现方式:基于两步弥散算子的共反射面元射线束类成像方法.当仅实施第一步弥散时,即可获得信噪比大幅提高同时更为规则的叠前道集.二维、三维的理论和实际数据算例证实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58.
基于逆算子估计的AVO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反演算法以优化算法为主,而基于逆算子估计的AVO反演算法则利用了直接求逆的思路.算法的关键在于寻找存在逆函数的子域,进而可以在子域内直接求逆,这种解决反问题的思路不同于一般的优化类算法所采用的直接搜索解的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AVO反演利用了振幅随着偏移距的变化特征,反演的精度受到地震资料质量的影响,通过加入L1范数约束以及合理的初始模型有助于提高反演的稳定性以及准确度.模型测算和实际应用表明,基于逆算子估计的AVO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程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9.
基于截断牛顿法的VTI介质声波多参数全波形反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义  董良国 《地球物理学报》2015,58(8):2873-2885
不同类别参数间的相互耦合使多参数地震全波形反演的非线性程度显著增加,地震波速度与各向异性参数取值数量级的巨大差异也会使反演问题的性态变差.合理使用Hessian逆算子可以减弱这两类问题对反演的影响,提高多参数反演的精度,而截断牛顿法是一种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Hessian逆算子的优化方法.本文采用截断牛顿法在时间域进行了VTI介质的声波双参数同时反演的研究.不同模型的反演试验表明,在VTI介质声波双参数同时反演中,截断牛顿法比有限内存BFGS(Limited-memory 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L-BFGS)法能更准确地估计Hessian逆算子,进而较好地平衡两类不同参数的同时更新,得到了比较精确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60.
We reformulate the equation of reverse‐time migration so that it can be interpreted as summing data along a series of hyperbola‐like curves, each one representing a different type of event such as a reflection or multiple. This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familiar diffraction‐stack migration algorithm where the migration image at a point is computed by the sum of trace amplitudes along an appropriate hyperbola‐like curve. Instead of summing along the curve associated with the primary reflection, the sum is over all scattering events and so this method is named generalized diffraction‐stack migration. This formulation leads to filter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generalized diffraction‐stack migration operator to mitigate coherent migration artefacts due to, e.g., crosstalk and aliasing. Results with both synthetic and field data show that generalized diffraction‐stack migration images have fewer artefacts than those computed by the standard reverse‐time migration algorithm. The main drawback is that generalized diffraction‐stack migration is much more memory intensive and I/O limited than the standard reverse‐time migra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