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动态GPS精密单点定位三种星历精度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动态GPS中采用不同星历的定位精度问题,给出了无电离层模型数学方程,改正了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效应、相对论效应以及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等误差的影响,采用扩展Kalman滤波解算出每个历元时刻接收机坐标。采用Rapid、Final与RTS共3种不同星历产品计算KPPP,比较了3种不同星历解算结果。对比实验表明:使用Rapid星历计算KPPP结果与Final星历计算结果偏差很小,处于2cm之内,故在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动态GPS工程应用中可以采用Rapid星历替代Final星历;而使用RTS星历计算结果与Final星历计算结果偏差1.3m,使用RTS星历定位精度低于Final、Rapid星历计算结果,但其具有实时定位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2.
由精密星历利用拉格朗日插值公式求二次导数的方法计算了卫星在J2000.0惯性坐标系下的总加速度;利用现有的力模型计算了地球中心引力,地球非球形摄动力,太阳、月球和其他行星的摄动力,地球固体潮摄动力,相对论效应摄动力对GPS/BDS卫星所产生的加速度数值大小;利用G-file里的BERNE太阳光压模型参数计算了GPS卫星太阳光压摄动加速度大小;对GPS/BDS卫星所受的不同摄动力进行了数值分析,对同一摄动力对不同类型卫星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现有力模型与GPS/BDS卫星所受的实际作用力仍有一定的差距,不同类型卫星所受摄动力有明显差异,在精密定轨的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类型卫星建立合适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3.
以后处理精密轨道钟差为参考,分析了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北斗广播星历误差及空间信号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广播星历存在偏差,最大超过2m。在此基础上,基于广域差分改正数,采用18个MGEX站不同频点及频点组合连续97d的数据对以上广播星历偏差进行了进一步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卫星的伪距观测残差存在与广播星历偏差一致的系统性偏差。比较后处理给出的TGD和广播星历给出的TGD参数的偏差(dTGD),发现dTGD与基于广域差分参数的BEB的相关系数达到0.89,这表明经广域差分参数改正后的星历偏差可能是由广播电文中的TGD偏差造成。将北斗广播星历偏差改正到TGD参数上,分析对用户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改正后,双频用户在N、E、U 3个方向单点定位精度分别提高14.9%、28.4%、15.5%,其定位残差也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4.
BDS载波相位历元间差分测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闫勇伟  叶世榕  夏敬潮 《测绘科学》2016,41(7):193-196,210
针对载波相位历元间差分测速前后历元选取不同广播星历计算时,卫星钟差跳变导致测速结果错误突变的问题,提出前后历元仍采用相同的广播星历来计算卫星位置和钟差的改进方法。用北斗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评估了北斗测速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北斗载波相位历元间差分测速精度可达mm/s级;动态条件下,采样率1Hz,测速结果与高精度组合导航测速结果符合精度为cm/s级;并且测速精度与物体的动态条件(如加速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空间目标探测和编目是航天器安全的重要课题, 空间目标数量巨大, 造成轨道计算的工作量十分繁重. 分析方法虽然计算速度快, 却不能适应高精度观测资料的处理工作, 因而数值方法将成为目标轨道计算的重要方法. 空间目标编目工作普遍涉及密集星历的产生和计算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的大偏心率轨道数值计算目前尚未形成兼具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有效技术手段, 难以满足编目工作的处理要求. 在此背景下, 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偏心率轨道密集星历精密计算的快速处理方法, 并通过数值实验对模型参数进行优选, 最后通过计算实例证实了该计算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6.
针对不同GNSS的坐标基准的差异问题,分析其产生来源及常用的偏差参数估计方法,提出了综合地面点法和星历法两者优点的融合算法。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融合算法的适用性和精度,算例采用NGA和IGS提供的2013年1月1日~1月14日共两周的数据,其中,包含分布在全球的34个IGS测站,结果表明,融合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7.
基于快速星历的GAMIT高精度基线解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旺  高成发  潘树国  杨徉  汪登辉 《测绘科学》2015,40(2):22-25,38
针对IGS最终精密星历发布时延较长导致的GAMIT基线解算实时性问题,该文提出了使用快速星历IGR和超快速星历IGU进行GAMIT基线解算的方法,并通过一组基线长40km~309km不等的观测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中长基线,使用IGR或IGU星历进行GAMIT基线解算与使用IGS最终星历解算的坐标分量较差优于10-9数量级,可以满足在特定情况下要求较短时间区间(观测时间后12天内)内使用GAMIT进行高精度GPS基线解算的需求。  相似文献   
58.
祁泰山 《东北测绘》2012,(10):127-129
以GPS单点定位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BERNESE 5.0软件数据处理流程、IGS精密星历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精密单点定位完全满足城市工程测量的日常需要。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GPS现代化实施后调制在L2C码和L5码上的导航电文CNAV中地球定向参数EOP、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之间的时间差参数GGTO、微分改正参数DC和卫星星历参数等新增的参数,以及这些参数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60.
利用广播星历及伪距进行单历元单点定位,通过精度比较分析,得出GPS定位精度优于GLONASS,组合系统优于单系统;同时给出了初步的定权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