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轶林  孔令明  梁浩然 《地质论评》2022,68(6):2022112013-2022112013
有机碳含量(TOC)是页岩气资源评价与预测选区的关键指标之一,测井预测是实现单井TOC连续识别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拟揭示各类预测方法在下古生界海相页岩中的预测效果。本次以川南长宁地区龙一段黑色页岩为对象,尝试采用多类预测方法(ΔLogR法及其改进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与神经网络法)与不同的研究尺度(全段或分层)建立TOC测井预测模型,并对不同方法的预测效果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各方法预测效果差异较大,适用性各不相同。整体而言,多元线性回归法与BP神经网络法在研究区的预测效果均优于ΔLogR法及其改进方法。笔者等研究提出多元线性回归法对研究区TOC高值段的预测效果更佳,而神经网络法对TOC低值段的预测精度更高。本次研究根据龙一段各亚段有机质分布特征与测井响应特征的差异,提出通过“精细分层与最优方法匹配”的方式,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TOC测井预测。针对龙一1a-c与龙一1d-龙一2,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与BP神经网络法进行分层精细建模,并获得了最佳的预测效果,不仅预测精度较高,而且相对误差较小,绝大部分样品相对误差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测井技术的前沿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成象测井技术是当今世界测井技术的前沿.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成象测井技术将会取代数控测井技术.“新伦贝谢-道尔研究中心”从事当今世界测井技术前沿的研究.1992年6月,笔者参观访问了该研究中心.本文叙述参观访问该研究中心从事测井技术前沿研究的所见所闻,供测井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伽马射线与地层介质的康普顿(Compton)效应是密度测井的理论基础,介质对伽马射线的康普顿吸收系数取决于介质的原子核性质及其体积密度.(超热或热)中子测井主要反映地层介质的减速性质,而后者主要取决于介质的含氢量.介质含氢量是由介质的组分及其体积密度决定的.本文从上述两种测井方法的测量原理出发,从理论上证明了这两种测井方法并非两种互相独立的测量手段.对于含油气盆地常见沉积岩石及矿物,两种测井测量结果具有相关性.这一结论为密度、中子测井方法组合地质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密度-中子测井的相关性可有效地识别轻质油气层特别是天然气层.实例表明,无论水层还是油气层,两种测井曲线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利用这种相关性明显改善了识别天然气层和划分油-气界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裂缝宽度的定量计算及储层流体类型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河测井公司完成的声电成像模拟井的基础上,利用声波成像测井资料建立了定量计算裂缝宽度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评价储层裂缝参数,进而通过综合研究识别储层流体类型,在辽河油田复杂岩性储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故障短信报警在地震信息网络中的实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信息网络专网要求为测震、前兆、GPS观测手段提供全年24小时不间断的数据通信和信息共享服务。采用网络管理软件对全省网络中每个重要的网络通信节点进行状态轮询,将故障记录到后台日志数据库.然后利用已有的移动短信发布机.按设定间隔读取网络管理软件的后台日志数据库,将网络故障报警信息通过短信形式发送到网络管理人员的手机上,以达到快速发现、定位网络故障,进而快速排除故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推动青海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既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有助于缓解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工作压力。采用Tapio脱钩指数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在分析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化与经济总量增长脱钩关系的基础上,对影响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提出了推动青海省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着力点。主要结论:能源消费及碳排放与经济总量增长实现脱钩,且“十三五”时期“喇叭口”现象日益明显;人口和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能源强度下降总体上减缓了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长,与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密切相关;能源结构调整有效抑制了碳排放增长,且抑制作用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缓解能源消费需求的作用全面显现,但还需进一步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建议:提高有色金属冶炼、化工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传统工业用煤效率和燃煤发电效率;减少对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传统工业的过度依赖;推动风、光、水、火、储多能集约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斜井泥浆侵入仿真及其阵列侧向测井响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斜井泥浆侵入储层的井周岩石物理特征,采用广义曲线坐标系统模拟斜井泥浆侵入特性,进而研究泥浆侵入过程的阵列侧向测井响应.数值仿真表明,采用广义曲线坐标系消除了笛卡儿坐标系统在斜井边界处网格划分的锯齿现象;储层非均质造成泥浆侵入不均匀,储层渗透性越好,泥浆滤液侵入越深;泥浆滤液侵入使得井周地层饱和度、孔隙水矿化度的分布发生变化,进而造成斜井井周岩石电阻率分布剖面复杂变化;泥浆侵入过程中阵列侧向视电阻率变化以及深浅视电阻率的幅度差异,有效反映了斜井泥浆侵入特性;文中采用了基于Marquardt方法的阵列侧向测井四参数反演,有效恢复了斜井储层侵入剖面,得到了原状地层电阻率.斜井泥浆侵入特征及其阵列侧向测井响应模拟分析,有助于正确认识斜井井周岩石物理特征和利用阵列侧向测井进行斜井储层评价.  相似文献   
18.
对港东-唐家河油田馆陶油组顶部厚油(砂)层剩余潜力进行研究,据单井测井响应及录井资料,在Ng I 1-1内部发现了位于沉积旋回转换处的物质转换面.应用沉积转换面理论对Ng I 1-1内部厚层进行挖潜,得出一套完整的剩余油挖潜方法(未射层控制射孔,已射层堵层重补),深化了对层内潜力认识,拓宽了挖潜措施渠道,为同类型油藏开发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地球物理信号能量(密度)多维分形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1,他引:1  
地球物理信号代表的地质地球物理过程在多种尺度上和尺度之间表现为自相似性(self-affinity)或尺度无关性(Scale Invariant),称为地球物理信号的分形性质,多个分形地球物理信号叠加在一起表现为多维分形特征,研究多维分形地球物理信号的能量或能量密度特征,可以进行时间或空间地球物理信号的校正、奇异性研究分析,或进行不同地球物理动力学过程的分解,本文描述了地球物理时间(空间)信号的多维分形过程和功率谱密度(能量密度)与波数以及重磁场能谱密度及面积(能量)与能谱密度的多维分形关系,并用地球物理测井与重磁资料作了试算。  相似文献   
20.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cooling and alteration on magnetic properties, in single thick flows from subaerial and submarine eruptions, cored and logged during Ocean Drilling Program (ODP) Leg 183 at Sites 1137 and 1140 (Kerguelen Plateau) are examined. Downhole logging data from both sites is supplemented b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32 samples from three subaerial lava flows at Site 1137 and two flows units at Site 1140, covering transects from fresh to highly altered basalts.Changes in magnetic properties have previously been observed in several ODP drill holes, which penetrate basaltic basement. In subaerial basalts, a typical trend is that of high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natur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NRM) values in the altered flow top, and lower values in the less-altered massive flow interior. In contrast, submarine lava flows display the opposite behavior in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Altered pillow rims have lower susceptibility and NRM values than the fresh pillow interiors. It is concluded that rate of cooling and degree of alter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agnetization and, hence, the distribution of iron oxides. The effects of low-temperature alteration are most noticeabl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more mobile elements, such as K. Consequently, the spectral gamma ray (SGR) log, which in basaltic basement is largely controlled by K concentration, is an excellent proxy to the downhole identification of alteration. The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observed for the subaerial basalts between the downhole total magnetic field (Ftot) and SGR, suggest a potential link with alteration in the drilled sections. The alteration of the submarine basalts is not as pronounced and therefore no correlation is evid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