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161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215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05年   1篇
  1880年   1篇
  18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CBERS-02B星数据融合方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BERS—02B星(以下简称02B星)多光谱CCD数据与全色HR数据空间分辨率相差较大,给图像融合带来一定困难。在对IHS变换、主成分分析变换、Brovey 变换、GS变换等融合算法分析的基础上,利用02B星数据进行了融合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目视评价与定量分析发现,PC变换和GS变换方法融合图像纹理信息较清晰,光谱保真度较好。在GS变换融合中,可利用02B星CCD相机第5波段模拟GS变换的低分辨率输入,融合结果统计值优于PC变换。  相似文献   
73.
技术框架研究的目标是准确仿真卫星高分辨率相机成像过程中辐射和几何质量的下降情况,从应用方的角度建立评价高分辨率卫星相机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潜力和技术框架,并以CBERS-02B星HR相机在轨成像模拟为例进行了原理验证,同时对今后以国土资源应用评价为目标的高分辨率相机在轨成像模拟改进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丰度和次级生产力的分布情况于2004年2月、5月、8月和11月共4个航次分别在长江口40个观测站采集大型底栖动物定量样品并利用Brey的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栖息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进行了研究计算.该调查海域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202种,其中多毛类102种,软体动物51种,甲壳类27种,棘皮动物7种,其它动物15种.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丰度为394.7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分干重计,为2.58 g(AFDW)/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分干重计,为3.52 g(AFDW)/(m2*a);P/B值平均为1.53.结果表明,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自长江入海口向东呈递增趋势.本文分析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组成,主要生态类群的分布特征和次级生产力分布格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次级生产力高于东海而低于渤海和胶州湾;P/B值高于南黄海、胶州湾和渤海,也说明了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个体小、生活史短,代谢快的种类所占的比例高于以上海域.  相似文献   
75.
一种地震数据多串口采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监测系统常常使用串口异步通讯监测数据、传输命令,但由于核心器件所带的串口数量不足,通常需要扩展串口。提出以TL16C754B为核心器件的多串口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具体的系统电路的设计方法和部分驱动的编程源代码。由于该设计具有成本低、稳定性高、低耗、抗干扰能力强、电路简单等优点,已被成功地运用于微动台阵观测仪器中。  相似文献   
76.
CORS用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了GNSS/GIS集成、ASP.NET技术,开发了基于C/S和B/S模式相结合的系统,实现了CORS系统业务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7.
A spatially distributed, physically based, hydrologic modeling system (MIKE SHE) was applied to quantify intra‐ and inter‐annual discharge from the snow and glacierized Zackenberg River drainage basin (512 km2; 20% glacier cover) in northeast Greenland. Evolution of snow 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 by wind‐blown snow, blowing‐snow sublimation, and snow and ice surface melt were simulated by a spatially distributed, physically based, snow‐evolution modelling system (SnowModel) and used as input to MIKE SHE. Discharge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for three periods 1997–2001 (calibration period), 2001–2005 (validation period), and 2071–2100 (scenario period). The combination of SnowModel and MIKE SHE shows promising results; the timing and magnitude of simulated discharge were generally in accordance with observations (R2 = 0·58); however, discrepancies between simulated and observed discharge hydrographs do occur (maximum daily difference up to 44·6 m3 s?1 and up to 9% difference between observed and simulated cumulative discharge). The model does not perform well when a sudden outburst of glacial dammed water occurs, like the 2005 extreme flood event. The modelling study showed that soil processes related to yearly change in active layer depth and glacial processes (such as changes in yearly glacier area, seasonal changes in the internal glacier drainage system, and the sudden release of glacial bulk water storage) need to be determined, for example, from field studies and incorporated in the models before basin runoff can be quantified more precisely. The SnowModel and MIKE SHE model only include first‐order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For the period 2071–2100, future IPCC A2 and B2 climate scenarios based on the HIRHAM regional climate model and HadCM3 atmosphere–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simulations indicated a mean annual Zackenberg runoff about 1·5 orders of magnitude greater (around 650 mmWE year?1) than from today 1997–2005 (around 430 mmWE year?1), mainly based on changes in negative glacier net mass balance.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8.
CBERS-02B星数据质量评价及铀成矿要素解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评价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CBERS-02B,以下简称02B星)遥感数据的空间特性和辐射特征,并与ETM+多光谱数据主要特性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江西桃山花岗岩型铀矿田为试验区,结合航空放射性数据,开展了基于02B星遥感数据的控矿断裂带、热液蚀变带及主要成矿岩体等铀成矿要素的光谱特征识别与提取,并对该数据的地学应用潜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9.
B/S模式的应用系统都要面对安全的问题,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是实现计算机安全的主要手段。介绍了基于Web的信息安全实验管理系统,分析了系统的体系架构和功能,针对B/S模式的安全威胁,采用了两个方案实现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80.
BDS-3新频点单点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有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3)中MEO卫星(BDS-3M)增加的B1C、B2a新频点单点定位研究较少的现状,本文开展了基于新频点B1C、B2a的双频单点定位试验,结合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5个跟踪站连续10 d的数据,对BDS-3的新频点进行数据质量分析、双频伪距单点定位(SPP)和双频静态精密单点定位(PPP)研究,并与GPS的L1、L2频点和BDS-3的B1I、B3I频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伪距单点定位方面,BDS-3新信号在E、N、U 3方向的精度分别优于10、12、11 m,低于GPS的L1、L2双频伪距单点定位和BDS-3的旧频点双频伪距单点定位精度;在精密单点定位方面,BDS-3新频点在收敛速度方面略低于GPS的收敛速度,BDS-3新信号在E、N、U 3方向都能达到分米级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