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727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205篇
地质学   261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140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imitation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British archaeomagnetic calibration curve and applies several mathematical approaches in an attempt to produce an improved secular variation curve for the UK for use in archaeomagnetic dating. The dataset compiled is the most complete available in the UK, incorporating published results, PhD theses and unpublished laboratory reports. It comprises 620 archaeomagnetic (directional) data and 238 direct observations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and includes all relevant information available about the site, the archaeomagnetic direction and the archaeological age.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data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ir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Various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in order to use the data to construct a secular variation (SV) record: moving window with averaging and median, as well as Bayesian statistical modelling. The SV reference curve obtained for the past 4000 years is very similar to that from France, most differences occurring during the early medieval period (or Dark Ages). Two examples of dating of archaeological structures, medieval and pre-Roman,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new SV curve for the UK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archaeomagnetic dat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2.
用ESDA技术从GIS数据库中发现知识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从GIS数据库中可发现许多知识,这在GIS界已引起了相当的重视。ESDSA技术注重研究数据的空间依赖与空间异质性,在知识发现中用于选取感兴趣的数据子集,并可初步发现隐含在数据中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一些标准全程和局部空间统计包括MoranI,GearyG,G统计以及LISA等是ESDA技术的基本核心内容之一。在目前专家系统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充分利用GIS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技术是实现ESDA技术与GIS紧密完全结合的关系。实例说明在ESDA技术结合其它相关领域的知识从GIS数据库中发现知识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3.
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管理机井数据,并把机井数据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Powerbuilder为前台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优良性能与丰富界面。开发了机井管理信息系统,可对机井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与分布式应用。  相似文献   
104.
1996-2000年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总结了从1996年到2000年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成就,内容涉及,数据获得取与数据管理,航空航天遥感系统及其软硬件,GIS软硬件,摄影测量,遥感及空间信息系统的原理与算法,摄影测量,遥感及空间信息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5.
1 TheconceptoftheintegrationofRSwithGISTheintegrationofremotesensing (RS)withgeo 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 (GIS)isahotspotin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 .TheconceptoftheintegrationofRSwithGIS ,intheviewofProf.LiDeren ,isthatRSisthewaytoobtaintheinforma ti…  相似文献   
106.
图象镶嵌是个麻烦而且费时的工作。本文通过分析相邻图象的关系,给出了图象自动镶嵌的算法,即通过寻找相邻图象象素最小偏差平方和出现的位置来自动确定镶嵌需要偏移的行列数,这种方法容易实现。通过对NOAA图象镶嵌的试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7.
朱金花  黎劲松 《地理科学》2001,21(2):140-144
对吉林省西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中期卫星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利用GI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研究了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现状、发展趋势、成因及防治对策,认为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仍有扩张的趋势,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本区土地沙漠化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城市边缘区景观变化与人为影响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陈浮  葛小平  陈刚  彭补拙 《地理科学》2001,21(3):210-216
利用1988、1993、1998年的遥感影像,应用最大似然法和概率松弛法对马山景观组分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对分类结果进行比较求得研究区景观变化的转移短也阵,分析了人为改造活动与景观组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空间变化过程,马山区已经从1988年的传统农业景观转化为1998年的城郊混合景观,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借助人为影响指数,利用网格采样和地统计学分析,研究了马山1988-1998年间景观的人为开发利用活动,揭示人为活动的空间变异强度分布及景观转变过程的社会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9.
多源信息的集成与融合及其在遥感制图中的优化利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多源信息的集成和融合是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它的意义和必要性与地球信息本身的特征、采集信息的手段特征及信息处理平台或系统的特点三方面紧密相联系。本文从不同传感器信息的集成和融合、遥感信息与非遥感地学信息的集成和融合、不同格式的 GIS数据的集成和复合三个方面研究了多源信息集成和融合的方法、前沿技术和应用领域,进而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和制图任务为例,介绍了多源信息集成和融合技术在该项目中的优化应用实例,包括技术流程分析、信息源分析、多源信息在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和制图中的融合方法、从遥感图像解译信息到 GIS数据库的转换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0.
论述了研制适于县级规划管理的微机系统的必要性,主要设计思想和关键技术,介绍了目前研制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