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81.
282.
为了跟踪新疆及邻近地区未来1~2年的7级震情,以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2011年制定的评估标准,对新疆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网进行了评估和给予了综合评价;采用评估后达到A、B类的观测点月均值资料,使用月均值平滑、趋势速率、相对变差、从属函数等方法,提取了新疆及邻近地区7组7级以上地震的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总结和归纳了其大震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283.
基于微震特性的相对震级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非常规气藏的开采开发,微地震监测成为压裂效果评估的关键技术.四川盆地非常规油气藏开采开发处于早期,井网密度极低导致在压裂井附近难以找到匹配深井作为观测井,而地面、浅井等替代观测方式面临无法有效探测微地震信号的风险.微地震事件能量弱和辐射的方向性使得观测方位预判及有效监测距离的评估成为微地震监测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压裂微地震能量辐射模式和地层传播特征的相对震级计算技术,模拟微地震事件能量辐射模式及在地层传播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达到评估微地震相对震级与检波器方位、地层传播距离的非线性关系的目的.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微地震监测资料验证,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微地震监测最佳观测方位的优选和有效传播距离的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284.
Investigating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agricultural water status during crop growth season can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s for more efficient us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der climate change. In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multidecadal changes in moisture condition during climatic growth period of crops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1961 to 2010: (1) the daily climate variables gathered from 10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Northeast China for 1961–2010; (2) 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Penman–Monteith equation; (3) 80% guaranteed probability for agro-climatic indicators; and (4) th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stably passing 0 °C, which is the threshold temperature of climatic growth period for crops.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ET0) and relative moisture index were further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rtheast China’s climate in the main agricultural areas over the past 50 years was warmer and drier in general, with a growing range and intensity of drought. From 1961 to 2010, when th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stably passed 0 °C, the average annual total precipitation (P) and ET0 with 80% guaranteed probability in Northeast China both emerged as decreasing trends with averages of 555.0 mm and 993.7 mm,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decline in P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annual total ET0. As a result, the annual relative moisture indices sharply decreased with an average of −0.44, mostly fluctuating from −0.59 to −0.25. As far as spatial distributions were concerned, the inter-regional reductions in P and relative moisture index over the past 50 years were conspicuous, especially in some agricultural areas of central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ern Jilin Province and north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On the contrary, ET0 obviously increased in some agricultural areas of central and northwestern Heilongjiang Province (eg. Qiqiha’er, Shuangyashan, Hegang, Suihua, etc.), and northeastern Jilin Province (eg. Baicheng). This indicated that drought existed and was unfavorable for crop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1–2010. This finding revealed that drought was still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Northeast China. Som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formulated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Our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 studies, for breeding scientists to breed higher yielding cultivars, an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cope with ongoing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285.
以北京市防震减灾中心结构为例,进行了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及振动特性识别研究。基于半功率带宽法对结构脉动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出了结构自振周期和振型以及相应的阻尼比。各振型都具有较大幅值的楼层分别位于3、6和8层,据此设计并建成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分析台阵地震记录识别出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同时功率谱曲线显示,井下数据存在高频特性,初步判定其来自钢套管振动。开展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利用观测楼层上地震记录的卓越频率不断修正结构数值模型,直至结构反应与地震记录的频率值相符,且与脉动测试数据基本一致,相对位移对比分析发现,在该模型基础上相对位移反应与相对位移记录基本吻合。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较好地实现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观测目的。  相似文献   
286.
利用大地测量和历史相对海平面变化数据,结合地震剪切波层析模型,联合确定了新的末次冰期冰川均衡调整(GIA)模型,其中地幔黏滞度不仅沿径向而且沿横向变化.研究思路是,先尝试性地选择比例系数β,利用与地震剪切波速异常的线性关系,计算地幔黏滞度横向扰动,并与横向均匀的黏滞度参考模型叠加给出3D地幔黏滞度模型;再利用耦合拉普拉斯方程的有限元法算法进行GIA预测;然后,重复该过程,直到预测与观测之间的吻合满意为止.主要结论有:(1)给出了横向非均匀的地幔黏滞度模型(RF3L20(β=0.4)),发现了黏滞度显著的横向非均匀性和其对GIA预测的显著影响,指出横向非均匀不完全是由热效应引起的,可能还与化学组分等其他因素有关,该模型可用于地幔动力学研究.(2)给出了全球现今多种GIA预测速率,可为板块运动、陆地水储量、海水质量变化和冰川冰雪质量非平衡监测提供重要的改正.  相似文献   
287.
沈大高速公路雾气候特征与气象要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8—2007年沈大高速公路沿线6站雾日资料对沈大高速公路雾的气候特征及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海地区雾日偏多,且总体呈上升趋势,内陆地区雾日偏少,且呈下降趋势。内陆地区雾多出现在秋冬季,沿海地区多出现在夏季。雾多在凌晨至日出前后时段生成,日出后逐渐消散,持续时间多为1—3 h。相对湿度、气温、风速和风向对雾的预报有较好指示意义:当相对湿度在90%—100%时,春季气温为-5—15 ℃、夏季为16—24 ℃、秋季为-3~19℃、内陆冬季为-20~2 ℃,沿海冬季为-7~4 ℃范围内,内陆风速为0—3 m•s-1,沿海风速为0—6 m•s-1,且沿海地区为偏南风时,雾易发生。  相似文献   
288.
苏里格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勘探开发难度很大,测井解释遇到了储层参数计算和产能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难点,基于已有的转换模型,推导并验证了T2-I和T2-Kr转换模型,提出了采用转换模型应用于测井综合解释和产能预测的方法.基于实验数据设定孔径大于1 μm的孔隙为大孔,中孔孔径在1 μm和0.03 μm之间,小孔孔径为0.03 μm以下.并建立了不同孔径范围模型中关键参数α与核磁参数T2lm的关系,这为转换模型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在苏里格西区分别应用T2-I和T2-Kr转换模型求取含水饱和度和相对渗透率曲线,并进行产能预测,处理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89.
朝鲜地下核试验的地震学观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06年至2017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中朝边界地区的试验场进行了6次地下核试验.本文综合报道根据东北亚地区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利用地震学方法对这六次地下核爆炸的研究.结果表明,朝鲜地下核试验在区域台网产生的地震记录具有典型浅源爆炸的特征.针对上述资料发展了处理核爆数据的方法并据此得出各次朝鲜核爆的地震学参数,包括事件识别、当量测定、以及震中相对定位等.对6次核爆和4次天然地震P/S类型谱振幅比的统计分析表明,2 Hz以上台网平均谱振幅比可以正确地将朝鲜核爆从天然地震中识别出来,从而有效监测在朝鲜半岛进行的当量大于0.5 kt的地下核试验.同时也发现,建立在体波-面波震级比之上的识别方法不适用于朝鲜核试验场.通过建立中朝边界地区基于Lg波的体波震级系统,计算了各次朝鲜核试验的体波震级mb(Lg),并由此估计了它们的地震学当量,其值介于0.5 kt至60 kt之间.由于缺少爆炸埋藏深度的数据,上述当量有可能被低估,因而有必要对深度影响做进一步研究.以第一次爆炸的位置为参考震中,利用Pn波相对走时数据和高精度相对定位方法获得了各次核爆在试验场中的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290.
基于有效的土-结相互作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水平及竖向地震共同作用下双线盾构隧道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地震动输入选取近场地震Loma、ChiChi、Mammoth和WoLong的基岩水平及竖向加速度时程记录。结果表明,不同近场地震记录对隧道结构的作用不同,隧道的地震反应与场地性质及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密切相关。对比隧道在水平及竖向地震动共同作用下的响应与单向水平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发现隧道的最大地震附加内力及其分布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在隧道结构抗震设计中需引起重视。另外,分析中还考虑了在双向地震动共同作用下,隧道间距、土-结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土-结相对刚度、输入的地震记录和竖向地震动相对强度对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等,研究结果对隧道工程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