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8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684篇
测绘学   457篇
大气科学   453篇
地球物理   616篇
地质学   982篇
海洋学   1240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386篇
自然地理   109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非整倍体太平洋牡蛎的存活、生长与性腺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牡蛎群中检测到了非整倍体 ,其中 3n± 1非整倍体相对于三倍体的存活率为 6 0 .98%。非整倍体牡蛎作为一个群体 ,其生长与其三倍体同胞在体重上无明显差异 ,且与三倍体一样明显大于其二倍体对照组。非整倍体牡蛎的性腺发育情况与三倍体个体相当 ,也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972.
周亮亮 《热带地理》2000,20(2):125-129
城市景观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是城市物质表现,而城市文化同时又建设和改变着城市景观。佛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显著,文中试以佛山市为例,追溯城市的文化背景、景观的空间演变,从历史文化景观、工商业专业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民俗文化景观、园林绿化景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文化特征分析,指出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生态城市相结合的综合性城市是佛山市今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景观建设的取向。  相似文献   
973.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区域产业合理规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旅游产业规模是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层面上的旅游产业的资本存量,是区域经济资本存量体系中重要的属性资本。产业资本存量结构是区域产业结构系统的直接体现。旅游产业资本扩张与同期区域资本总量和其它产业资本之间匹配发展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合理规模的确定标准和均衡条件,同时对理论规模在实践中的修订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74.
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及其在世界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在我国沿海和沿江地区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种新的空间结构模式,即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本文在对这一模式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也该模式在世界地理研究中的应用:①指出全球最大的双核结构由全球最大的港口城市鹿特丹和全球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杜伊斯堡所组成;②作为推动美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轴线-“美国经济地理横轴”,是一由芝加哥和纽约组成的双核结构;③新旧首都构成一特殊的双  相似文献   
975.
森林经营措施对土壤的扰动和压实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森林经营措施对林地土壤的扰动和压实及其对树木生长和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指出森林经营措施对土壤造成的干扰是长期存在的 ,干扰强度越大 ,对林地生产力的影响越严重。从伐区作业、林地清理、整地、幼林抚育等方面提出减少土壤受扰动和压实的具体措施 ,为减少经营措施对林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从而改进传统的森林经营措施 ,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6.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arable land change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Almost all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experienced the decrea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tion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The situation is more serious in China because of the huge amount of population and relative limited arable land. From 1986 to 1995, the cultivated land has decreased nearly 7 million hectares, the amount of annual decrease is 0.7 million hectare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available statistical data. But the real situation…  相似文献   
977.
提出了一种确定海洋平台钢裂纹扩展曲线的快速方法。该方法可以综合利用以往的经验数据和当前试验数据确定表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与传统的只能利用当前试验数据确定表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相比。其可利用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所以在精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节省大量试件;而且在试样数一定的情况下。又可大大提高预测精度。文中还给出了海洋平台钢试验对比实例。  相似文献   
978.
钝段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Geitler)培养在低浓度NaHCO3(2~5g/dm^3)和适量生长素QS(0.5~5mg/dm^3)中,研究了生长素QS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生物量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素QS为1mg/dm^3,NaHCO3浓度为5g/dm^3时,钝顶螺旋藻的生长最好,生物量、蛋白质及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与主浓度NaHCO3(8g/dm^3)培养条件下的基本相同,说明生物素QS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NaHCO3的使用量,而不影响钝顶螺旋藻生长、生物量和生化组成。因而生长素QS在钝顶螺旋灌的养殖中可作为NaHCO3部分替代剂,从而达到降低养殖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9.
盐度对六株硅藻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为22±1℃,盐度为18‰、28‰和38‰的条件下,用F/2培养基对青岛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6株硅藻(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 B13; 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 B211;三角褐指藻 Phaeodactylum tricomutum B114, B118,B221;新月菱形藻 Nitzschia closterium B222) 进行培养,在指数生长期末期进行收获,测定了6株硅藻的生长及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 盐度对六株硅藻的生长及脂肪酸组成均有影响,但作用结果因种而异.B13的相对生长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B114和B222的相对生长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B13的干重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盐度为38‰时达到最大值(0.21);B118、B114、B221 和B222的干重均在盐度为28‰时达到最大值;盐度对B211的干重影响不明显(0.35~0.36).六株硅藻的主要脂肪酸为16:0、16:1(n-7)和20:5(n-3),B211还含有较多的20:4n-6(5.6~7.4‰),B13含有较多的14:0 (20.O~30.9%).B211、B221和B222的饱和脂肪酸总合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盐度为18‰时达到最大值(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分别为41.7%、37.6%和31.7%).而B13、B118和B114的饱和脂肪酸总合在盐度为28‰时含量最高(分别为48.1%、31.0%和33.0%).B118、B114、B221和B222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合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而B13和B211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合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B13、B118、B114和B222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合在18‰时含量最高(分别为31.3%、23.4%、19.6%和18.6%).B211和B221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合在28‰时含量最高(分别为25.1%和16.3%).  相似文献   
980.
江苏沿江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陆玉麒 《地理科学》2000,20(3):284-290
江苏沿江地区的空间结构是距上海市距离和到最近长江港口距离2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可由江苏沿江地区人均GDP的分布状态而反推出上海市市区的人均GDP值。近10年来该地区的长江南侧形成了一条新的发展轴线,表明苏南的区域空间结构已 基本成型。就港口与区域的关系而言,该地区的长江南北两侧,均遵循港口与区域与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这一发展规律的揭示,对轴线尚未成型的江北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