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4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测绘学   446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718篇
地质学   734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89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6 毫秒
51.
 The traditional remove-restore technique for geoid computation suffers from two main drawbacks. The first is the assumption of an isostatic hypothesis to compute the compensation masses. The second is the double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topographic–isostatic masses within the data window through removing the reference field and the terrain reduction process. To overcome the first disadvantage, the seismic Moho depths, representing, more or less, the actual compensating masses, have been used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omalies computed by employing the topographic–isostatic mass balance principle. In order to avoid the double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topographic–isostatic masses within the data window, the effect of these masses for the used fixed data window, in terms of potential coefficients, has been subtracted from the reference field, yielding an adapted reference field. This adapted reference field has been used for the remove–restore technique. The necessary harmonic analysis of the topographic–isostatic potential using seismic Moho depths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omalies is given. A wide comparison among geoids computed by the adapted reference field with both the Airy–Heiskanen isostatic model and seismic Moho depths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omaly and a geoid computed by the traditional remove–restore technique is m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seismic Moho depths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omaly along with the adapted reference field gives the best relative geoid accuracy compared to the GPS/levelling geoid. Received: 3 October 2001 / Accepted: 20 September 2002 Correspondence to: H.A. Abd-Elmotaal  相似文献   
52.
建设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现代大地测量基准方面的进展主要表现在IGS服务和ITRF的系列精化 ,ITRF2 0 0 0是ITRF中迄今最为精确、测站最为稠密的地面坐标参考框架 ;2 0 0 1年推出新的WGS84,其成果标以WGS84(G1 1 5 0 )。考虑和顾及现代大地测量的特点 ,结合中国实际 ,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基准应着重考虑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高精度、涵盖全部陆海国土、三维、动态。建设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基准是为用户在我国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提供及时、可靠、适用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其任务应包括建立我国现代化的平面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等。  相似文献   
53.
提出了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基准框架内改进与更新原有的大地坐标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的建设道路及解决原则。  相似文献   
54.
钢结构住宅体系墙板及墙板节点足尺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对山东安尔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墙板及墙板节点足尺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该体系的自振特性、地震反应特征和破坏现象,特别对外墙板及内墙的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为钢结构住宅体系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5.
异型柱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充分考虑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结构受力特点的基础上,从结构布置、内力组合与调整、轴压比限值和其他构造措施等方面,针对抗震计算和概念设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得出注重抗震计算分析、加强抗震概念设计等结论,分析过程和有关结论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6.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进行了四个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研究。通过四个不同试件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节点的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延性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同时分析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57.
高斯平面坐标换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鲍建宽 《测绘工程》1997,6(3):46-49,55
依据高斯投影原理,提出了一种在高斯平面与任决高程平面间进行坐标转换的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58.
轻质填充墙异型柱边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重点研究了轻质填充墙异型柱边框架的层刚度衰减过程,承载力和弹塑性性能.  相似文献   
59.
李继乐 《岩矿测试》1997,16(2):81-86
用差热和热(失)重法、pH值检验、离子色谱等分析方法考察和证实了Cl-对平菲尔特管重量法测定化合水(H2O+)的干扰,研究其影响规律,提出用系数校正方法可获得H2O+的准确结果。方法用于含氯深海沉积物和大洋多金属结核标准物质中H2O+的定值分析,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0.
多金属结核中二氧化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月莲  毛海燕 《岩矿测试》1997,16(3):177-179
用过量的含有H2SO4的(NH4)2Fe(SO4)2溶液分解多金属结核的同时,还原了试样中的MnO2,然后以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测定了多金属结核中的MnO2。就样品分解过程中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标准溶液的标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经多次测定,方法重现性好。应用此方法为新研制的多金属结核标准物质提供了MnO2的定值数据,其结果与初定值相符,无剔除值,精密度(RSD,n=8)小于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