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的复模态分解反应谱法进行了研究,指出在复模态分解反应谱法中,具有实特征值的模态不必组成二阶振动系统,可按一阶线性系统参与模态组合,且一阶线性系统只需要一条反应谱。给出了相应的复模态完全平方组合(CCQC)系数计算公式,该公式包括了一阶系统响应的相关函数和一阶系统响应与二阶系统响应之间的相关函数。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
2010—2100年淮河径流量变化情景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淮河流域14个气象站点1964—2007年观测降水量与温度数据和ECHAM5/MPI-OM模式在3种排放情景下对该流域2001—2100年的气候预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估淮河蚌埠站2010—2100年逐月径流量变化。计算结果表明:3种排放情景下2010—2100年淮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幅度差异较大,SRES-A2情景总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51—2085年上升趋势显著;SRES-A1B情景2024—2037年年平均流量显著降低;SRES-B1情景年平均流量的变率甚小。季节分析表明:春季径流量在2010—2100年变幅最小,距平百分率在-15.1%~18.6%之间小幅波动。夏季平均流量在2040年代前呈下降趋势,之后小幅波动上升。秋、冬季平均流量SRES-A2和SRES-A1B情景变幅显著,其中,秋季SRES-A2情景2060年代距平百分率下降达50.6%,为3种情景下各季节径流量降幅之最;冬季SRES-A1B情景2050年代其增幅达到54.7%,亦为上升幅度之最。  相似文献   
53.
桑合地区是白音查干凹陷的一个重要含油区.其基础地质研究比较薄弱.综合运用岩心和录测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都红木组一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分布、演化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都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和滑塌浊积扇三种沉积相类型.平面上从凹陷边缘至中心、垂向上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沉积相由扇三角洲相、滨浅湖相渐变为半深湖一深湖相.利用岩石组分和重矿物成分进行物源分析,认为桑合地区沉积物来自凹陷北部的巴音宝力格隆起,并具有多期次、阵发性、近物源的特点,母岩岩性主要为沉积岩,其次为岩浆岩,见少量变质岩.  相似文献   
54.
在冬小麦抽穗—灌浆期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利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cor-188B辐射量子照度仪及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水分胁迫引起的冬小麦光合生理生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系统地给出了冬小麦多种农业气象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状况。在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上,给出了包含辐射强度、温度及土壤水分因子的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式。该模式具有严格的理论推导过程和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改进了传统水分胁迫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简单阶乘方法,从而为进一步准确推算水分胁迫对大田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可能影响,以及水分胁迫对区域农业干旱的可能影响奠定了前提条件。该研究是冬小麦干旱预测模型的叶片子模型,为冬小麦农业干旱预测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基本参数,同时也为建立冬小麦干旱预测模型奠定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过去数千年的地震以及数百年的旱涝变化的研究,对中国21世纪地震,洪涝趋势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21世纪的上半叶,我国的自然灾害态势较为严峻,可能将会面临地震多发,干旱期来临等状况,而21世纪的下半叶,我国的自然灾害态势将会逐步缓解,地震可能将会进入一个平静期,气候也将可能转为多雨期,在此基础上,文中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21世纪的自然灾害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6.
1. IntroductionFor the latest 15 years, the climate change has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by the policy-makers, scien-tists, and the public. The global warming of 0.4-0.8°Cfor the 20th century has been measured by the instru-mental observations. The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of CO2 increased from 280 ppm for the period 1000-1750 to 368 ppm in the year 2000 with an increase of27%-35%. In the light of new evidence and taking intoaccount the remaining uncertainties, most of the ob-served warming o…  相似文献   
57.
豫西公峪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较为详细地总结了公峪蚀变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将成矿作用分为3个阶段,即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并测定了矿石样品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1.7‰~2.2‰之间,与陨石硫的δ^34S值接近,反映为深源;成矿Ⅰ阶段流体的δD值为-68‰--86‰,δ^18OH2O为-0.6‰~ 4.9‰,成矿Ⅱ阶段流体的δD值为-67‰~-84‰,δ^18OH2O为-0.6‰~-8.9‰,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有两个来源,Ⅰ阶段以深源水为主,Ⅱ阶段有大量大气降水混入。公峪金矿与祁雨沟金矿应属于同一成矿系统的产物,均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可能为同源、同期、不同构造空间的演化产物。  相似文献   
58.
This study presents a cyclic load test of four RC columns to obtain data on stresses and strains on lateral shear‐reinforcing bars that contact buckled longitudinal reinforcing bars. The specimens include columns laterally jacketed with all‐elastic fibre‐reinforced polymer (FRP) sheets. The buckling lengths and modes in the longitudinal bars of the four column specimens stabilized at a buckling deflection (= lateral deformation of buckled longitudinal bar) from 0.3 to 0.6 mm. The yield portion ratio rby of shear reinforcement around the buckled longitudinal bars was introduced as an index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ckling conditions. Here, the yield portion ratio rby wa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the length of the region where the shear reinforcements yield lby, to the buckling length lb. The rby values of the tested columns ranged from 0.45 to 0.76.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buckling stress and the specific compressive stress of the longitudinal bars in the columns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bare bar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9.
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记录的古湖泊学信息是揭示油页岩成矿富集规律的关键佐证。根据含油率、TOC、岩石热解、元素分析、生物标志化合物检测及有机显微组分分析,精细刻画了松辽盆地北部ZY1井青一段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分析了其记录的古湖泊学信息,探讨了古湖泊对油页岩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青一段发育8层中等偏好品质的油页岩,下部为高品质油页岩富集层段;油页岩的含油率和TOC质量分数相关性极好,处于未熟—低成熟度演化阶段,生烃潜力大;油页岩中含丰富的萜类和甾类化合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有机质来源主要为层状藻占优势的湖泊水生生物。地球化学参数指示,青一段下部古湖泊生产力呈现3个低→高的旋回,对应的古湖泊水体盐度呈现为3个半咸水-咸水旋回、古湖泊水体氧化还原性表现为还原-强还原-还原的厌氧环境,其中旋回Ⅱ后期湖泊生产力最高,对应的水体盐度最高、还原性最强。表明湖泊富营养化造成的高湖泊生产力是青一段高品质油页岩有机质富集的物质基础,盐度分层控制下强还原的湖底环境是高品质油页岩有机质富集的良好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60.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地壳活动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位于川青地块及其南缘鲜水河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GPS监测表明,川青地块及其邻区的地壳运动水平速度,具有自西向东递变下降的顺时针涡旋转动的总趋势;鲜水河断裂带有较高的移动速率;工程区东、西两侧的测站之间有一定的水平速度矢量差。工程区为高地应力区,并可产生局部高应变能带。鲜水河断裂带为我国西部的强震带;川青地块内部已发生5级以上地震25次。与中强震有关的断裂带通过工程区,并表现出工程区地壳活动性。地壳活动性将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