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沙尘暴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31,自引:71,他引:160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发展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本文从沙尘暴的基本特征与危害,沙尘暴形成原因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沙尘输送及沙尘暴灾害防灾减灾对策研究等几方面,对沙尘暴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较系统地反映了沙尘暴研究的某些进展。  相似文献   
152.
杜时贵 《现代地质》1995,9(4):516-522
摘要:讲述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估测方法、轮廓曲线绘制手段以及JRC应用研究的进展,分析了JRC研究的几个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53.
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人在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区所做的工作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1)鹿回头珊瑚礁区地貌的粗略描述;(2)鹿回头珊瑚礁记录的古海平面研究:(3)鹿回头珊瑚礁记录的现代环境信息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将鹿回头珊瑚礁分为8个生物地貌带:礁前斜坡活珊瑚带、礁缘砾石突起脊带、外礁坪带、中礁坪带、内礁坪带、海滩、沙堤、洼地,它们是全新世海平呵和气候环境变化的产物。关于本区珊瑚礁的研究,结合全球珊瑚礁与环境的研究来看,许多工作有待于展开和补充,大致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珊瑚礁的生物地貌过程;(2)珊瑚及珊瑚礁的高分辨率环境记录;(3)珊瑚对海洋环境污染的记录:(4)珊瑚礁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及人文系统的关系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4.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19,自引:8,他引:111  
土地集约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对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疏理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未来土地集约利用应加强4个方面的研究:①在研究视角上,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耦合关系有待于深入探索;②在研究内容上,土地集约利用标准体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制力度仍不能满足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标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和审核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急需开展;③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开展多层次、分区域,包括大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④在研究方法上,改变传统的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积极开展基于GIS技术、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等现代方法、模型和技术的融合和应用研究。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5.
老挝万象地区基础地质调研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区域地质调查、专题研究及钻探工程,老挝万象地区基础地质调研取得的主要进展是:①该区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会辛南组(P2HX)、南拉组(P2NL)、南康尚组(P2NK)、南立组(J1NL)、南舍组(J1-2NS)、班辛黑组(J2BH)、普帕纳帕陶山组(K1PP)、班纳德组(K1BN)、班塔拉组(K1BT),塔贡组(E1TG)及班塔博组(E1-2BT),其岩石地层特征可与中国滇西兰坪-思茅地区的同时代地层相对比;②在上述11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中均获古生物资料,分属14个生物地层单位,其生物地层特征可与中国滇西兰坪-思茅地区的同时代地层相对比;③万象地区的构造变形可划分为成盐前(晚白垩世)、成盐期(古新世)、成盐后(始新世)3个时期,一级构造为塔贡叠加复式向斜、班普夸快叠加复式背斜;④含盐地层塔贡组(E1TG),为一套乳白、淡红色膏盐层及棕红、紫红色陆源细碎屑岩,膏盐层与陆源细碎屑岩构成3个明显的沉积旋回,据此可划分为3个岩性段、6个岩性层,具工业意义的钾镁盐矿均产于塔贡组下段膏盐层(E1TG1-1)中;⑤塔贡组(E1TG)可划分为滨湖、浅湖、半深湖相,在成盐过程中沉积环境发生过较明显的迁移改组,膏盐层形成于气候持续干旱、盆地基底持续下降、卤水持续补给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56.
中国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1998-200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近4a年来(1998年7月-2002年7月)中国在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现场观测和海洋考察;热带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与季风有关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和全球大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对上述第二和第三个内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是因为在准备和组织这篇短文时,大量参考文献集中在热带太平洋区域,诸如:ENSO过程及其动力学和对气候影响。参考文献也涉及到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现象,例如:季节内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十年际变化等。它们反映了近4a来,从后TOGA时代至CLIVAR的当代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