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陕西渭北旱塬苹果种植分区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以渭北旱塬为研究对象,在区域尺度和定位观测的基础上,揭示了渭北不同苹果种植分区土壤水分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渭北旱塬不同苹果种植分区土壤水分特征主要受自然降水和苹果地蒸散量的影响。(2)3种类型区苹果地土壤水分都存在亏缺现象,台塬东部区苹果地土壤水分平均潜在亏缺量为390.9mm,最大亏缺量为674.6mm,最小亏缺量为186.3mm;高原沟壑区苹果地水分平均潜在亏缺量、最大亏缺量分别为264.4和441.2mm,有时也出现水分盈余的现象;台塬西部区总体上表现为亏缺.但苹果地出现水分盈余的现象较高原沟壑区普遍,最大盈余量达151.8mm;(3)渭北旱塬苹果地水分储存量也存在区域分异,2m土层水分储存量在全生育期是渭北台塬西部区大于渭北高原沟壑区大于渭北台塬东部区,土壤水分储存量的变化特性与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苹果树对土壤水分的利用量及降水年型有关;(4)3种类型区苹果地耗水量以台塬东部区最大,旱塬沟壑区次之,台塬西部区最小。干旱年苹果全生育期耗水量低于丰水年份。从耗水组分上看,苹果地耗水主要来源于生育期间的有效降水,但在干旱年份,耗水量还有相当一部分依赖深层土壤贮水,耗水深度超过3m,表明深层储水在干旱年份对苹果树生长所需水分的供给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2.
哀牢山逆温高频区出现在西坡的坡地(海拔1500—1900m)和东坡的谷地(海拔<1300m)。逆温频率:西坡坡地全年52%,干季79%;东坡谷地全年45%,干季66%。与东坡相比,西坡的每天逆温持续时数延长≥1h,冬季逆温强度≥10倍,维时半年。西坡有温暖带,上限海拔1900m处,厚度150—200m,其间比谷地内果树开花期提早≥1旬;东坡则无此现象。  相似文献   
53.
浙江省江山市猕猴桃果园土壤环境质量与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土壤环境与果品产量和质量及食用安全性关系密切。已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猕猴桃果园土壤中普遍存在养分含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个别地区发现有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现象。浙江省近年来猕猴桃种植面积连年扩大,已是我国重要的猕猴桃产区之一。为查明该省江山市猕猴桃果园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本文选择了两处典型猕猴桃果园采集土壤、岩石、果实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技术测定土壤和岩石样品中的重金属、养分元素、土壤理化指标和果实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以果园土壤中养分元素丰缺与影响因素、重金属元素含量与果实食用安全性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了猕猴桃果园土壤环境质量与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两处果园土壤中Ag、Bi、Co、Cr、Ni、Sb、Se、V、SiO_2等含量低于衢州市和浙江省土壤背景值,Pb、Al_2O_3等高于衢州市和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土壤中元素含量受自然地质背景控制的特征明显;②土壤pH值范围为4.61~6.30,按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中土壤酸碱度分级标准,属于强酸性和酸性土壤;③养分元素K、Ge、Mo、Zn较丰富,但N、P、Mn、S较缺乏;④土壤中As、Cd、Cr、Cu、Hg、Ni、Pb、Zn含量最大值分别为21.84、0.22、23.53、20.47、0.06、8.82、53.84、133mg/kg,远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pH≤5.5时标准限值分别为40、0.3、150、150、1.3、60、70、200mg/kg),土壤污染风险低;⑤猕猴桃果实中的重金属含量低于绿色食品限值和食品卫生标准限值,如As含量最高为0.009mg/kg,其限值分别为0.2mg/kg和0.5mg/kg。整体上,研究区土壤具有养分分布不均匀、重金属含量低、酸性强的特点,建议采取科学措施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防范土壤酸化导致的重金属活化风险。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云南省蒙自市断陷盆地高原面上典型封闭式岩溶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小降雨事件对土壤水分及植物水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内小降雨事件一般只能补给10 cm以上的土壤,因此在旱季(强降雨事件发生前),土壤水分随着深度的增加整体呈变小的趋势;受洼地地形影响,整个土壤剖面(0 ~ 80 cm)的土壤水分存在从坡顶到洼地底部逐渐增加,苹果树叶水势逐渐升高的现象;受地质背景的影响,土石质坡地平均土壤水分比石质坡地土壤水分高2.67%,相对应的土石质坡地苹果树受干旱胁迫的程度要低于石质坡地。(2)通过观测对比发现,8天内12次的小降雨事件可以使0~10 cm土壤水分整体上略有升高,但并未能完全改变0~10 cm土壤水分洼地底部大于两侧坡地,而土石质坡地高于石质坡地的特征。(3)小降雨事件虽然只能补给0~10 cm的土壤水分,但由于坡地地区苹果树根系分布较浅(5~30 cm),部分浅层分布的苹果树根系已能吸收到水分,另一方面小降雨事件具有降温、增湿,减少太阳辐射的作用,可以减小苹果树蒸腾作用,从而降低苹果树叶水势,因此推测小雨事件可以明显减轻苹果树受干旱胁迫的程度   相似文献   
55.
人工苹果园持续时间对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陕西渭北旱塬典型苹果园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该区洛川县不同种植年限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试图阐明种植年限对果园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苹果园的高投入种植管理模式,能够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富集,使土壤重金属含量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树龄的增加(0→60 a),在0~20,20~40、40~60 cm各土层砷含量的差异逐渐减小(4.1→0.4 mg/kg);40 a树龄果园土壤铬含量在各个土层均达最高值(分别为:87.3、89.7和94.6 mg/kg),而60 a果园则在各个土层均达最低值(分别为:76.0、79.5和73.3 mg/kg);0~20 cm,铜含量与镍含量随树龄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22.9→31.7 mg/kg与29.6→31.9 mg/kg);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铅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锌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树龄果园土壤环境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土壤环境质量为清洁。  相似文献   
56.
从荒坡地新建果园10多种作物间种模式中筛选出5种优化模式,分析和评价了各种模式对农业资源的利用及果树生长的影响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7.
荔克让  张华  李晓云 《中国沙漠》2000,20(Z2):183-186
果实轮纹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和B.berengerana f.sp.piricola贝伦格葡萄座腔菌),苹果果实轮纹病是目前危害最大的果实病害之一。本文综述了苹果果实轮纹病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8.
Cactus pear (Opuntia ficus-indica L.) is cultivated worldwide for fruit production either in the subsistence agriculture of dryland areas or as a cash crop. However, little horticultural research has been devoted to this species so far. Research needs related to reproductive biology as well as productivity and orchard management are outlined. A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fruit quality, the control of fluctuations in plant cropping, as well as the reduction of seed number and size, are the major challenges for future research. Cactus pear will transcend the ethnical markets only if adequate marketing strategies can be promoted and fruit quality enhanced and standardized.  相似文献   
59.
垄膜保墒集雨对旱地桃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西北黄土高原旱地果园水分和肥料利用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是该地区桃树稳产丰产的核心问题。探讨垄膜保墒集雨技术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为生产中合理利用垄膜覆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大田定位试验方法,在年均降雨量500 mm左右的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选择5 a成龄"秦王桃"桃园,连续4 a研究了垄膜保墒集雨全年覆盖(PFM)、垄膜保墒集雨3~6月底覆盖(JM,2月底覆膜,6月底揭膜)及清耕(对照,CT)条件下不同土层(0~30 cm和30~60cm)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酶活性的变化。实验表明:与CT相比,PFM和JM两种处理均显著改变了果园土壤有效养分成分,但两种处理之间存在差异。0~3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PFM和JM分别较CT增加了27.7%和14.6%;其中0~30 cm土层有效磷PFM较JM减少了31.0%;在30~60 cm土层,碱解氮PFM较JM增加了9.7%、有效磷减少了11.5%;PFM、JM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的活性,降低根际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0~30 cm土壤PFM和JM较CT脲酶活性分别增加21.5%和51.42%,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11.2%和21.4%,JM较PFM更有利于微生物和酶活性的提高。可见,垄膜保墒集雨技术JM处理更有利于果园土壤养分转化和树体养分利用,同时有利于土壤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60.
GF-1卫星影像具有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高、纹理信息丰富等优势,而Landsat-8卫星影像具有多波段、光谱信息充足等优势。针对两种影像的特点,本文分别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苹果园地信息提取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影像的分类精度都比较高,但由于研究区域属于山区,地块分布不均匀,GF-1影像发挥其空间分辨率较高的优势,苹果园地面积提取精度比Landsat-8高1.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