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5篇
  免费   999篇
  国内免费   476篇
测绘学   1615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1123篇
地质学   2408篇
海洋学   507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349篇
自然地理   2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随着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工程的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 ,为了提高原有建筑物地基土强度和变形能力 ,对其基础加固处理也愈加频繁。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其地基加固质量及其空间变化的均匀性是关系此类工程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某一工程为例 ,讨论既有建筑物增层改造工程的地基加固质量的检测和综合评价方法。该建筑物建于 5 0年代 ,原设计为 5层 ,现增层为 6层 ,采用高压注浆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82.
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是隐伏金属矿床、贵金属矿床普查找矿的重要技术方法,本研究应用该方法对隐伏可地浸砂岩铀矿进行普查找矿实验研究。实验表明,本区土壤离子电导率背景值为22.91μs/cm,异常平均值为513.96μs/cm,最高异常值达1349.30μs/cm。它可以圈定舌状蚀变砂岩体与未蚀变砂岩的接触边界,从而可以圈定隐伏砂岩铀矿的产出位置,是隐伏可地浸砂岩铀矿普查找矿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文章简述了李连捷先生为中国的土壤科学和为生产服务而奋斗的一生。20世纪40年代,他在去美国深造之前,就在国内到贵州、广西和华南的许多省区进行了大面积的土壤调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接受先后到黑龙江、青海和内蒙古等省区进行荒地资源垦殖的调查任务,并于50~60年代,先后参与和组织了对西藏、新疆等地多专业的大型综合考察。通过这些考察,为西部大开发摸清和积累了大批可贵的自然资源资料,为我国土壤的发生和分类、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李先生在他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工作中,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土壤科学人才。他一生刚正不阿、高风亮节,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李连捷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仅以此文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84.
东昆仑东段中更新世以来的成山作用及其动力转换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对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第四纪构造及与地貌关系的分析表明,现代山盆相间的地貌格局成型于中更新世,且在中更新世以来发生了多次构造变形体制的转换。根据布青山北部查干额热格地区第四系剖面的构造、地层时代及地层与构造关系的分析表明,中更新世时期为伸展构造体制,昆仑山内部开始发生了差异隆升,布青山开始崛起。中更新世末应力体制发生急剧变化,由伸展体制转为收缩事件,又急速转为伸展构造体系,短暂的收缩事件造成了中更新世冲洪积层的褶皱,随后的伸展则导致了影响深刻的向北依次断落的阶地状正断层系统。晚更新世应力体系再度发生重大转换,伸展正断层体系被左旋走滑运动体系所代替,并一直延续至今。中更新世以来多次隆升构造变形体制的转换说明东昆仑地区的成山过程受控于多种动力背景,而非单一的挤压抬升。隆升构造变形体系的确定及其时代约束为深入刻划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作用的动力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5.
呼伦西白金矿点外围异常查证工作中,采用围山短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土壤测量为辅的方法,圈定以金为主的综合异常8处,发现金矿脉4条(III~VI号)、锑矿化带1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地质找矿效果。该方法可供同类地区开展异常查证时参考。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以 1∶5万里庄幅为例 ,阐述了运用GIS系统对区调过程中各种资料的处理与编辑方法 ,并介绍了数字制图方法及工艺流程 ,提出了GIS系统在 1∶5万区调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
隔震及超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1年5月24日和6月20日分别发生了宜良4.2级和呈南3.6级两次地震,架设在云南省抗震培训中心隔震大楼和昆明佳华广场的结构强震观测台阵记录了这两栋建筑物对这两次地震反应。本介绍了获取的记录,并分析了两栋建筑物的地震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88.
该系统提供了航空红外遥感资料的袢时采集和传输,为及时开展地震野外调查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手段。该系统由红外传感器系统、机载站图像和数据实时处理系统、机载站通信系统、转发站通信系统、地面站接收系统、地面站图像和数据实时处理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89.
The Building Standard Law of Japan and related Enforcement Order and Notifications have been substantially revised since the year 2000 to introduce a performance-based regulatory and deregulation system for building control systems. Up to then, time-history analyses were mandatory for isolated buildings and had to be specially approved by the Minster of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MOC). Simplified design procedures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linear method for seismically isolated buildings have been issued as “Notification 2009 — Structural calculation procedure for buildings with seismic isolation” from MOC, and are now integrated into the Ministry of Land,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ation (MLIT). Along with Notification 2009, “Notification 1446 of year 2000 — Standard for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for seismic isolation devices” was also issued. Buildings with heights equal to or less than 60m and that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se Notifications, including base isolated buildings, only need approval from local building officials, and no longer require the special approval of the Minister of MLIT. This paper summarizes: 1) some statistics related to buildings with seismic isolation completed up to the end of 2001; 2) simplified design procedures required by Notification 2009 of year 2000; and 3) performance of seismic isolation devices required by Notification 1446 of year 2000.  相似文献   
90.
Mordechai Haklay 《Area》2002,34(1):17-28
Public access to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last decade. Recent developments promote access to this information through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Web-based survey that explored the requirements and needs of likely users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London: educated middle-class members of the public, with high interest in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computer literacy. The survey demonstrated current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the reasons to gather and use such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