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293篇
大气科学   214篇
地球物理   396篇
地质学   782篇
海洋学   16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63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A measure of shape compactness is a numerical quantity representing the degree to which a shape is compact. Ways to provide an accurate measure have been given great attention due to its application in a broad range of GIS problems, such as detecting clustering patterns from remote-sensing images, understanding urban sprawl, and redrawing electoral districts to avoid gerrymandering.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computing shape compactness based on the moment of inertia (MI), a well-known concept in physics. The mathematical framework and the computer implementation for both raster and vector model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addition to computing compactness for a single shape, we propose a computational method that is capable of calculating the variations in compactness as a shape grows or shrinks, which is a typical application found in regionalization problems. We conducted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that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MI over the popular isoperimetric quotient approach in terms of (1)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2) tolerance of positional uncertainty and irregular boundaries; (3) ability to handle shapes with holes and multiple parts; and (4) applicability and efficacy in districting/zonation/regionalization problems.  相似文献   
972.
撞击坑识别方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外有多种撞击坑识别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撞击坑的识别提取,但是其准确性以及对数据的适应性不尽相同。首先对撞击坑识别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再对撞击坑识别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最后,对撞击坑识别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研究撞击坑识别的重点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73.
多类支持向量机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语音模式识别,引入多类(M-ary)支持向量机来进行分类。并详细的介绍了M-ary支持向量机的概念以及语音识别系统中的实现方式。通过仿真实验,与BP神经网络、SVM进行比较,验证了M-ary支持向量机具有识别率高,抗噪能力强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974.
成都金沙遗址青铜器的化学特征及矿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对商周遗址中青铜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和主要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讨论了金沙青铜器的化学特征及可能的矿质来源。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认为:青铜器的冶炼过程中人为进行铜铅锡含量配比的迹象并不明显,更多体现出直接利用多金属矿的结果;金沙遗址中青铜器的铅同位素值大部分异常高,表现出N(206Pb)/N(204Pb)大于20。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对多金属矿床的研究结果,认为金沙青铜器的铜矿石极有可能来自于距离较近的会理拉拉厂铜矿。  相似文献   
975.
对泉州四至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水氡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依据2倍中误差、短期阶升突跳、短期和中长期趋势异常等多种判别法,对其水氡异常进行判别。结果表明:泉州四至井水氡氡值基本保持春夏高、秋冬低的弓形年变化动态图像,出现的水氡异常对中国台湾东南部及附近海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对2006年7月28日花莲6.0级、2006年12月26日恒春7.2级、2007年9月7日台东6.3级地震进行案例分析,有关研究结果对寻求泉州四至井水氡异常对中国台湾地区某些敏感对应点的映震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76.
选取贵州喀斯特区草地生态条件下5个不同区域的石灰(岩)土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应的理化性质及发生特性,探讨了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确定了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其中,供试土壤的诊断层包括:暗沃表层、雏形层和粘化层等,诊断特性包括:热性土壤温度状况、常湿润土壤水分状况、均腐殖质特性、腐殖质特性、盐基饱和、碳酸盐岩岩性、铁质特性、石灰性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土壤系统分类,结果显示:5个供试土壤分别属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普通黑色岩性均腐土、腐殖钙质常湿雏形土和腐殖钙质常湿淋溶土等亚类。   相似文献   
977.
分析幅度稳定性、相位稳定性、时序相关性及振幅离差阈值等多种PS点提取方法的特点与缺陷,提出基于时序相关系数阈值与振幅离差阈值并集和交集的PS点识别策略,给出其相应模型,并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978.
煤层群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我国煤层群发育特征的分析,在概述前人多煤层条件下煤层气成藏特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煤层群成藏特征主要表现在垂向上存在“多层统一煤层气系统”或“多层叠置含气系统”, 陆相河流-三角洲-湖泊相的煤层群一般为“多层统一煤层气系统”,海陆过渡相的三角洲-潮坪-泻湖相煤层群一般为“多层叠置含气系统”。进一步解剖比德-三塘盆地实测钻孔资料显示,层序组合是煤层群独立含气系统发育的关键。依据该区抽水钻孔资料分析亦证明,至少存在4套独立含气系统。泻湖潮坪相发育的煤组存在超压的可能,但储层能势分布不均匀。另外,煤层群内部各煤层之间由于“烃浓度封闭效应”及煤层本身的低渗透性对流体流动存在“叠加封闭”作用,使煤层群储层存在“超压”可能性增大。这些结论深化了对煤层群成藏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979.
柴北缘东段古生界构造变形特征、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较为薄弱,尤其是古构造应力场性质及其转变机制尚不明确。文中对欧龙布鲁克地区野外剖面及应力感构造要素(褶皱、节理、擦痕)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加里东晚期应力场为NE向;晚海西-印支期早期为SN向,晚期NW向两期挤压应力场;燕山早期近EW向拉张,燕山晚期及喜山晚期处于NE向挤压应力场。根据欧南凹陷平衡剖面反演结果,对比不同时代地层收缩速率可知,柴北缘东段寒武纪-新近纪构造演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1)加里东早期(C -O1)弧后伸展、晚期(O2-S)弧后挤压,导致柴北缘东段初步形成NW向的背斜凸起;(2)晚海西-印支期(P-T)隆升阶段,欧龙布鲁克地区整体处于水体之上,并没有造成盆内二叠系-三叠系的沉积;(3)燕山早期(J1-J2)陆内伸展断陷、晚期(J3-K)挤压反转,欧龙布鲁克地区为继承性隆起,未完全接受沉积;(4)喜山晚期(N-Q)强烈挤压构造变形,逆断层强烈活动使山体快速隆升,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980.
????????????????????????????????????????Fisher???Fisher???????????????????????????????????в???????????????????????£??÷???????????????????????????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