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
谭捍东  魏文博 《现代地质》1998,12(4):603-606
以野外实际工作为例,对大地电磁测深系统中磁探头的响应函数进行分析,总结了转角频率的偏高或偏低与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畸变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合理的校正方案。  相似文献   
32.
丽江7.0级地震的余震震源参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从PDR-2数字化近源(6.2km≤△≤42km)台网记录的丽江余震中初选了74个地震,初定了震中位置,震中方位角。用相应的台网数据处理技术,研究了丽江地震序列的体波谱。对震级2.5≤M≤5.7、地震矩21.40≤longM0≤23.28的地震,得出了丽江地区地震系列的震源参数;以及P波、S波的logM0与Md的关系式分别为:logM0^p=0.62Md+19.93;logM0^s=0.59M  相似文献   
33.
NIM-Ⅱ型可移激光绝对重力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第二代可移激光绝对重力仪(NIM-Ⅱ型)的实验装置于1985年研制成功。本文详细论述了仪器的多位置法原理及仪器结构;具体分析说明了仪器的光学系统,电子精密测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研究了一种处理地面微震干扰的新方法。参加198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次国际绝对重力仪比对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为1.4x10-7m/s2。国际比对后,仪器又做了进一步改进。经国内大面积测量应用的结果表明,该装置的不确定度可达1×10-7m/s2。  相似文献   
34.
利用GPS RTK方法测定建筑物墙角点坐标时,由于建筑物的遮挡,很难获得点位的固定解。介绍了一种基于GPS-RTK测定建筑物垂直墙角点坐标的新方法,即垂直外伸法。通过实地采样,借助建立的计算公式,对测定结果进行计算改化及比较,证明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度可以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35.
利用InSAR技术获取三峡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利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使用38幅1992~2000年间三峡地区的ERS卫星SAR图像,并利用USGS的低精度DEM,得到了该地区的DEM,与GPS高程结果对比的差值为15~128m。干涉结果表明,基线小于200m的串行数据图像对具有较好的相干性;基线大于200m、在晚春和夏季观测的串行数据图像对容易出现失相关,而几乎所有重复轨道的SAR图像对在进行配准时都不相关。为了进一步获得三峡地区较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在该地区建立了角反射器,为研究和监测三峡地质灾害与地壳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6.
According to our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satellite-borne laser retroreflector array,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on how to manufacture a new Apollo LLRA that can make us measure one illuminating point and unilluminating area on the moon's surface. These suggestions are: to control the dihedral angle offset within ± 0.1″; to use the larger aperture of the transparent face of cube corner prisms; to investigate how to separate out Apollo's reflected laser from mixed beam hitting on the LLR system.  相似文献   
37.
对重庆石柱和武隆地区的中小地震进行波谱分析得到地震能量、拐角频率、地震矩、视应力等震源谱参数,对比分析石柱M4.5及武隆M5.0地震前震源谱参数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同震级条件下,石柱地区的地震拐角频率及视应力均低于武隆地区,可能与石柱地区距离三峡库区较近有关。2)石柱地区的视应力在石柱M4.5地震前出现震前2 a上升、临震略微下降的变化过程,拐角频率在震前也有所升高。3)武隆地区的视应力在石柱M4.5和武隆M5.0地震前均出现“上升-下降-升高”的异常变化,拐角频率在2次地震前也呈现升高特征。4)研究区内所有地震的视应力在石柱M4.5和武隆M5.0地震前均出现上升变化,震后该区构造应力依然较高。  相似文献   
38.
杜艺  龚循平 《测绘科学》2011,36(6):131-132,94
本文针对地形起伏较大、无明显建筑物的航空影像,分析了SUSAN算法角点检测理论,提出一种提取孤立特征点的方法.该方法先对图像进行梯度幅值运算,然后对梯度幅值进行Otsu法阈值分割,设计模板并对孤立特征点进行套合,最后利用SUSAN算法计算原始影像的角点初始响应,经过非极大值抑制提取孤立特征点.经实骑证明,与传统的Har...  相似文献   
39.
40.
王海云    李强 《世界地震工程》2022,38(2):001-9
震后近断层震动图的快速产出对于政府相关部门快速确定地震影响区、评估震害及其导致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科学决策应急救援方案和措施以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以2022年门源地震为例,利用滑动分布、应力降均不同的两个震源模型(即,王卫民等反演的震源模型和本研究生成的随机滑动震源模型)以及相同的路径、场地模型和其它输入参数,使用动力学拐角频率的随机有限断层方法和本研究建立的峰值地面速度(PGV)、水平向最大谱烈度(SI)和中国仪器地震烈度(II)的经验模型研究了快速产出近断层震动图(包括峰值地面加速度图、PGV图、SI图、II图和中国地震烈度图)的实效性。结果表明:(1)上述方法和经验模型可用于震后震动图的快速产出,其实效性主要取决于震源、路径和场地模型的可靠性;(2)基于上述两种震源模型产出的地震烈度图与中国地震局发布的该次地震的烈度图在总体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均可用于确定地震影响区,但基于反演震源模型产出的地震烈度图可以给出极震区,而基于随机滑动震源模型产出的地震烈度图则需要根据其最大等震线和发震断层的位置大致估计极震区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