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3篇
  免费   1422篇
  国内免费   1508篇
测绘学   1313篇
大气科学   1950篇
地球物理   1465篇
地质学   2601篇
海洋学   1110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735篇
自然地理   331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451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519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494篇
  2016年   515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617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600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云南省禄劝县开发方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禄劝县隶属昆明市辖区,是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但地表切割强烈,山高谷深,坝地仅占总面积的1.6%,复杂的地貌条件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从禄劝县资源优势出发,变劣势为优势,提出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和生态林果业的持续农业发展方向,使禄劝县发展成昆明市的菜篮子基地,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提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2.
采用SPSS软件,对2003年0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倒天河水库和利民水库逐月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毕节市饮用水水质污染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且不同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的贡献率各不相同,总磷和粪大肠菌群所占份额最大,方差累积贡献率达77%。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综合污染指数对水体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倒天河水库和利民水库,水质污染总体较轻.饮用水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最后提出加大水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运用景观生态学、旅游规划学、城市规划理论来认识城市生态景观并分析其具有和谐性、整体性、多样性、畅达性、安全性、可持续性等特点,阐述以人为本、尊重地域和历史文化、生态、满足市民休闲与游憩需求等构建原则,认为重点抓好自然廊道和斑块等自然生态景观的建设、重视人工廊道和城市建筑密集区的景观效果、完善城市生态景观的空间结构体系等是构建和谐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4.
海南岛东南海岸带景观生态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南岛东南海岸带进行了景观生态规划。根据海南岛东南海岸带的自然资源条件与经济运行特点,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生态区:近岸热带海洋旅游区;海水养殖区;海岸平原粮牧生态区;生态林业区。各区的生态与社会经济特征不同,在利用与管理各生态区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即加强宣传教育与宏观管理,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生态经济建设,优化生态经济结构。建立生物多样性管护区。  相似文献   
105.
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湿地退化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人们认识到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功能研究基础的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模型,对处于生态脆弱区的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松嫩平原西部现有沼泽湿地面积4 488.13 km2,近50年来减少了62.54%;2000年斑块密度为1954年的1.67倍,且最大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周长均减小,说明沼泽景观破碎化严重;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分布质心发生偏移,近50年,向西北方向偏移了19.4 km,主轴方向顺时针旋转了9.23o,表明了沼泽湿地景观具有破碎化和萎缩的趋势,并且呈现出不平衡性:湿地的萎缩程度偏重于研究区的东南部;得出松嫩平原西部沼泽湿地减少及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由该区生态环境原生脆弱性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导致的.通过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为沼泽湿地格局优化和生物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A worldwide data set of more than 500 humic coals from the major coal-forming geological periods has been used to analyse the evolution in the remaining (Hydrogen Index, HI) and total (Quality Index, QI) generation potentials with increasing thermal maturity and the ‘effective oil window’ (‘oil expulsion window’). All samples describe HI and QI bands that are broad at low maturities and that gradually narrow with increasing maturity. The oil generation potential is completely exhausted at a vitrinite reflectance of 2.0–2.2%Ro or Tmax of 500–510 °C. The initial large variation in the generation potential is related to the original depositional conditions, particularly the degree of marine influence and the formation of hydrogen-enriched vitrinite, as suggested by increased sulphur and hydrogen contents. During initial thermal maturation the HI increases to a maximum value, HImax. Similarly, QI increases to a maximum value, QImax. This increase in HI and QI is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an additional generation potential in the coal structure. The decline in QI with further maturation is indicating onset of initial oil expulsion, which precedes efficient expulsion. Liquid petroleum generation from humic coals is thus a complex, three-phase process: (i) onset of petroleum generation, (ii) petroleum build-up in the coal, and (iii) initial oil expulsion followed by efficient oil expuls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effective oil window). Efficient oil expulsion is indicated by a decline in the Bitumen Index (BI) when plotted against vitrinite reflectance or Tmax. This means that in humic coals 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or Tmax values at which onset of petroleum generation occurs cannot be used to establish the start of the effective oil window. The start of the effective oil window occurs within 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range 0.85–1.05%Ro or Tmax range 440–455 °C and the oil window extends to 1.5–2.0%Ro or 470–510 °C. For general use, an effective oil window is proposed to occur from 0.85 to 1.7%Ro or from 440 to 490 °C. Specific ranges for HImax and the effective oil window can be defined for Cenozoic, Jurassic, Permian, and Carboniferous coals. Cenozoic coals reach the highest HImax values (220–370 mg HC/g TOC), and for the most oil-prone Cenozoic coals the effective oil window may possibly range from 0.65 to 2.0%Ro or 430 to 510 °C. In contrast, the most oil-prone Jurassic, Permian and Carboniferous coals reach the expulsion threshold at a vitrinite reflectance of 0.85–0.9%Ro or Tmax of 440–445 °C.  相似文献   
107.
108.
新疆和田河水资源利用与绿色走廊生态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和田河绿色走廊形成与演变最重要的因素。虽然和田河径流量年际变化比较平稳.但年内径流量洪枯季节差异十分悬殊,人工调配水资源的难度较大。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规模扩大.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发生变化,中上游人工绿洲面积扩大,下游绿色走廊植被衰竭,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走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文章分析了和田河水资源变化对下游绿色走廊兴衰的影响过程,提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绿色走廊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9.
中国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我国血吸虫病危害严重。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经过近20年来的研究探索,已成为血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血吸虫病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对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的根源、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的理念及其抑螺防病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对即将启动实施的全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进行了介绍,并就如何搞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0.
实施流域生态管理的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集中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中下游湿地利用面临的问题,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湿地环境,解决区内上、下游用水的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区域湿地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必要遵循湿地流域分布规律,应用流域生态学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流域生态管理。一方面,要从流域角度处理好几大江湖关系、蓄泄关系、湖垸关系和山湖(河)关系等;另一方面,在流域内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对流域湿地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合理布局和统一规划;同时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长江中下游湿地资源,开拓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