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2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测绘学   823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557篇
地质学   745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200篇
自然地理   5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Sediments from Lake Pepin on the Mississippi River, southeastern Minnesota, are used as provenance tracers to assess variations in hydrology and sediment-transport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Three rivers contribute sediment to Lake Pepin, and each catch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a distinctly different geologic terrain. The geochemical fingerprint for each drainage basin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heavy minerals in the silt-sized fraction of modern sediment samples. Down-core elemental abundanc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se fingerprints by use of a chemical-mass-balance model that apportions sediment to the source areas. We observed a decreased contribution from the Minnesota River during the interval ~6700–5500 14C yr BP, which we attribute to decreased discharge of the Minnesota River, likely controlled by a combination of precipitation, snow melt, and groundwater input to the river. This hydrologic condition coincides with the mid-Holocene prairie period recorded by fossil pollen data. The occurrence of this feature in a proxy record for hydrologic variations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mid-Holocene prairie period reflects drier conditions than before or after in midwestern North America.  相似文献   
32.
常见的几种地震子波有:零相位子波、最小相位子波、最大相位子波和混合相位子波。以不同类型的信号为激发子波,对不同地层模型合成地震道。仅用原始合成地震道记录的振幅谱来恢复原始记录,讨论不同方法下,由于激发子波的不同,对比分析原始记录与恢复记录的差异,及其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33.
通过试验对悬挂钢尺、GPS测高和全站仪垂直测高三种高程传递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精度比较,并讨论了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34.
李勇  ALDENSMORE  周荣军  MA  ELLIS 《地质学报》2005,79(5):608-615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山脉,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利用数字高程模式图像和裂变径迹年代测定方法研究和计算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剥蚀速率,结果表明:3.6 Ma以来龙门山的剥蚀厚度介于1.91-2.16 km之间,剥蚀速率介于0.53-0.60 mm/a之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该地区岩石圈的弹性挠曲模拟,结果表明龙门山的隆升机制具有以构造缩短隆升和剥蚀卸载隆升相叠合的特点。3.6 Ma之前,龙门山的隆升与逆冲推覆构造负载有关,以构造缩短驱动的构造隆升为特色;3.6 Ma之后,龙门山的隆升与剥蚀卸载驱动的抬升有关,并以剥蚀卸载隆升为特色,进而提出了龙门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机制以剥蚀成山作用为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5.
基于DEM的地形简化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形简化作为一门重要的数据压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DEM。在大量简化算法中,地形简化指标作为地形简化的核心环节,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地形简化的好坏。本文对基于局部误差、曲率和法向量的五个地形简化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用离散的高斯合成曲面来模拟真实DEM,以解析得到的高斯曲率作为地形简化指标“真值”,对比研究了在离散高斯曲面上得到的五个简化指标与解析所得“真值”,通过对各个指标“保特征性”可信度的分析,获得了对这五个指标的整体评价,最后,实例验证了本文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6.
基于VRMap平台上的电子沙盘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志强  沈颖  王晓鹏 《现代测绘》2005,28(2):9-11,22
通过与国内外数字沙盘制作方式及功能的比较,详细介绍了数字沙盘研究方面的一些方法,并以中原油田数字沙盘的研制为例,选择北京灵图公司的VRMap2.3软件作为平台制作中原油田数字沙盘,为油田开发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37.
张志伟  胡伍生 《现代测绘》2005,28(6):17-18,21
根据对前方交会及光电高程导线的精度分析,对用前方交会及光电高程导线复核圆形立柱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工程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38.
随着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工程的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 ,为了提高原有建筑物地基土强度和变形能力 ,对其基础加固处理也愈加频繁。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其地基加固质量及其空间变化的均匀性是关系此类工程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某一工程为例 ,讨论既有建筑物增层改造工程的地基加固质量的检测和综合评价方法。该建筑物建于 5 0年代 ,原设计为 5层 ,现增层为 6层 ,采用高压注浆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39.
应用等效纬度-海拔模型进行地温及多年冻土制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This research presents a method for permafrost mapping in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 regions based on equivalent latitude/elevation concept in interior Alaska. In winter months, study site has a strong temperature inversion in air up to 700 m elevation. Air temperature data and the effects of slope, aspect and elevation were used to create an equivalent latitude/elevation model. This model was well correlated with mean annual surface temperature (0.79). In this watershed, the thawing index (It≈1 400 ℃*days) at the ground surface and snow depth do not vary greatly from south facing to north facing slopes. The primary controlled factor that determines the mean annual surface temperature was the winter surface temperature. The permafrost stability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the freezing index. We determined 37.5% of Caribou-Poker Creeks Research Watershed has unstable or thawing permafrost. At least 2.1% of the permafrost in this watershed may have disappeared in the last 90 years due to climate warming. This method makes it possible to evaluate the permafrost stability in the present, past and future.  相似文献   
40.
云南鹤庆盆地近1Ma来的气候序列重建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鹤庆盆地近1Ma来的孢粉植物群很好地揭示了本区的环境演化过程。本文利用植物生态位知识,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对鹤庆(QH)孔孢粉序列所记录的古气候信息进行重塑,建立了近1Ma来的年均温、年降水量及年较差序列,并将本区气候演化分为4个气候旋回,32个气候期。该序列可与黄土-古土壤序列及海洋δ18O阶段对比,但冷暖波动的幅度及降温时段持续的长短有其特色,表明本区气候既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又受青藏高原阶段隆升的制约;近1Ma来气温的波动幅度呈递增趋势,0.30MaB.P.尤其显著;冷、暖段间年均温的变化幅度由第一气候旋回的7℃增大到第三气候旋回的9℃(按4次平滑值计算),而样点的实际最大差值由8℃增至16℃;最强烈的降温发生在第二气候旋回中的0.45~0.14MaB.P.时间段,这与玉龙雪山冰川活动规模最大相一致;降温时年降水量及年较差值增大,证实近1Ma来,西南季风区的气候组构与东南季风区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