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6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644篇
测绘学   295篇
大气科学   923篇
地球物理   333篇
地质学   630篇
海洋学   276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163篇
自然地理   7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GIS中DEM产品精度的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视觉上和统计上,对3个目前国内主流的GIS软件的DEM产品作了精度分析,给出了其DEM的精度评价结果,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对软件的DEM产品质量形成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22.
一个新的季风指数即动态标准化季节变率被提出用来研究有关季风的问题。这个动态标准化季节变率指数能够很好地描述不同季风区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率,而且它还可以用来划分全球季风系统的地理分布。进一步,本指出它对于深入理解季风来研究经典季风、庸季风和类季风系统的区别、联系及相互作用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923.
一个新的季风指数和全球季风的地理分布(英)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一个新的季风指数即动态标准化季节变率被提出用来研究有关季风的问题。这个动态标准化季节变率指数能够很好地描述不同季风区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率,而且它还可以用来划分全球季风系统的地理分布。进一步,本文指出它对于深入理解季风来研究经典季风、庸季风和类季风系统的区别、联系及相互作用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924.
2002年上半年,全球发生MW≥6.5地震16次,其中13次浅源地震,2次中源地震,1次深源地震;发生MW≥7.0地震6次。上半年MW≥7.0地震的地震矩释放是1976年以来的偏低水平。中国及邻区地震活动比较活跃:3月3日,在兴都库什地区发生了1次MW7.3中源地震;6月28日,在中国吉林汪清发生了1次MW7.3深源地震。统计检验表明,地震矩释放表现出持久性质。  相似文献   
925.
全球主要火山灾害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火山灾害各种致灾因子的物理过程和灾害特点,根据文献中记载的全球火山灾害,在进行火山灾害分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全球火山灾害分布特征.全球主要的火山灾害分布在8个主要区域.有记载的火山灾害在热带占73%,远高于火山喷发分布于热带区的比例.全球两个最强烈的火山灾害分布区都是围绕着位于板块结合部表现为复杂构造结的班达海和加勒比海,而且每一个灾害区都有3条分支.热带区第3个灾害区为中非区,地幔上隆是这里主要的动力学背景.本文还研究了1700年以来火山灾害时间分布特征,以及1993年以来各种火山灾害发生频次.  相似文献   
926.
矿产勘查地球化学: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挑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王学求 《地学前缘》2003,10(1):239-248
勘查地球化学经过 70年的发展 ,已从矿产勘查从属地位的一种战术手段上升到能左右整个矿产勘查全局的战略地位 ,并且从一门经验或技术 ,发展成为一门地学分支科学。这主要表现在 (1)系统地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分散模式 ,并根据这些分散模式所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去追踪和发现矿床的理论 ;(2 )发展了各种尺度和各种不同介质的地球化学采样方法 ,多元素高灵敏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与图件表达方法 ;(3)发展了不同尺度 (局部、区域、国家和全球 )地球化学填图理论 ,一些国家开始陆续完成和出版了区域性或国家性地球化学图 ;(4 )在全世界发现了一大批新的矿产地 ,包括从 2 0世纪 30年代一直延续到 70年代在前苏联、北美和南美发现的许多斑岩铜矿 ,70年代在北美发现许多铀矿 ,80年代开始在中国发现数百个金矿。勘查地球化学尽管取得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很大成功 ,但它也面临如下的挑战 :(1)全球各种介质中的地球化学基准与全球地球化学填图 ,(2 )隐伏区三维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 ,(3)巨量金属的聚集机理、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或巨型矿床的定量评价 ,(4 )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的地球化学勘查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27.
全球应力场与构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介绍了近年来全球构造应力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进展并以“世界应力图”提供的资料为背景 ,结合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阐述了全球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板块构造运动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 :(1)全球存在大尺度的统一性构造应力场 ;(2 )全球大多数板块内部地区为挤压应力作用 ,其应力结构多为逆断型、走滑型或逆走滑型 ;(3)大陆板块内部的扩张区大多位于高海拔异常地区 ,其应力结构为正断型或正走滑型 ,如青藏高原、东非裂谷和贝加尔裂谷等 ;(4)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地壳上部构造应力作用方向较为均一 ,存在区域统一应力场 ;(5 )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板块绝对运动 (角速度 )迹线保持较好的一致性 ,反映出构造应力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密切 ;(6 )板块汇聚、洋脊扩张可能是产生岩石圈上部构造应力的主要力源。  相似文献   
928.
Animals respond to climatic change by adapting or by altering distributional patterns. How an animal responds is influenced by where it is positioned within its geographic range; the probability of extirpation is increased near range boundaries. Here,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Holocene climatic fluctuations on a small mammalian herbivore, the bushy-tailed woodrat (Neotoma cinerea), at five locations within south central Idaho and northwestern Utah. Previous work demonstrated that woodrats adapt to temperature shifts by altering body size. We focus he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mass, temperature, and location within the geographic range. Body mass is estimated by measuring fossil fecal pellets, a technique validated in earlier work. Overall, we find the predicted phenotypic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imals were larger during cold periods, and smaller during warmer episodes. However, we also identify several time periods when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exceeded the adaptive flexibility of N. cinerea. A smaller-bodied species, the desert woodrat (N. lepida) apparently invaded lower elevation sites during the mid-Holocene, despite being behaviorally and physically subordinate to N. cinerea.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patterns of body size and thermal tolerances for both woodrat species suggests this was because of the greater heat tolerance of N. lepida. The robust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mporary body size and ambient temperature is used as a proxy to reconstruct local climate during the Holocene.  相似文献   
929.
基于AutoCAD的HD-STGPS超站仪碎部测量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HD-STGPS超站仪是集GPS和TSP于一体的超站式测绘系统(STGPS),本文介绍基于AutoCAD的碎部测量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30.
王静 《气象科学》2002,22(4):394-401
本文利用40年全球范围的温度场、高度场、UV风场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冷暖夏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空间特征及长期演变,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低温冷害是一种时空尺度都很大的灾害性天气气候现象,冷夏年500hPa盛行经向环流。高纬有阻高或暖脊维持,西太平洋副高偏弱,温度场、高度场的垂直分布为伸展至对流层顶的正压结构,纬向呈一波型异常结构,有超长波槽稳定维持于东北地区,冷夏前期,大陆冷高压偏弱,冷空气活跃,冰岛低压和阿留申低压发展较深,太平洋副高持续偏弱,这种状态可以持续到夏季,便形成了东北地区的冷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