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244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01.
本文通过IAP-GCM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全球大气环流对黑潮海域和赤道东太平洋冬季SST异常的响应,并着重比较东亚大气环流和气候对黑潮区SSTA的响应(邻响应)和对赤道东太平洋SSTA的响应(遥响应)。首先,无论是黑潮区SSTA引起的邻响应还是赤道东太平洋SSTA所引起的遥响应对东亚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都是明显而重要的。由于在大气中低频振荡被激发出来,其响应将持续较长时间。进一步分析表明,东亚大气环流对黑潮区或赤道东太平洋冬季正SSTA的响应都将造成华北地区夏季的多雨,其数值模拟结果与观测相一致。另外,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大气的异常(尤其是对流活动)对于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灰色聚类分析在煤矿瓦斯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灰色理论为依据,结合南屯煤矿瓦斯分布规律的研究,探索了利用灰色聚类分析进行煤矿瓦斯分布规律研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多参数模式识别技术在辽河盆地头沈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根据地震资料,提取统计特征参数、灰色特征参数以及模糊特征参数,采用灰色遗传算法对辽河盆地头沈地区的油气进行检测,并以下第三系沙三下亚段为例,作了油气有利区的预测图。实践表明,采用多参数的灰色—遗传算法预测油气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油气田(井)生产动态预测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辽河油田荣37块天然气藏(井)的生产动态预测中,生产数据的离散状态及不均衡的实际,较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所引入的几个使用效果好,拟合精度高的一般灰色系统GM(1,1)模型及为解决油气田(井)生产过程中因关井、生产间断、或因工程上的与地质上的原因生产出现随机性急剧变化而引入两个改进的GM(1,1)模型-非等间距和阶跃模型。通过几种模型特征的分析对比及在辽河油田荣37块全气藏及气井的动态拟合预测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回剥分析重建了川、鄂、湘边区二叠系底二叠纪末、中三叠世末、三叠纪末及中侏罗世末的古构造格局,结果表明:二叠纪末古构造形态较复杂,由NE,EW及近SN向3组构造叠加而成, 以NE,EW向构造为主;中三叠世末,其构造格局为两坳一隆一斜坡,以发育近SN向构造为主;三叠纪末,构造面埋深明显增大,主要隆起和坳陷更加醒目;中侏罗世末,总的构造格局为南高北低,构造走向近EW向。黄陵背斜是中生代开始发育的继承性古隆起,而当阳复向斜是与黄陵背斜同期形成的。晚古生代末至中生代,江南隆起开始形成并不断发育。  相似文献   
106.
石家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也是协调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矛盾的关键所在。以不同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应用分类后比较法,解译提取1994年和2002年石家庄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作用机制,协调耕地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以期为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湘黔渝毗邻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发育有完整的南华纪沉积记录,同时也是我国南华纪“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的重要富集区。通过对区内南华系剖面的详细调查与研究,结合室内综合分析,应用“优势相”成图方法编制了南华纪早世、中世、晚世岩相古地理图件。研究表明:受Rodinia超大陆全球性裂解作用影响,南华纪时期扬子陆块东南缘发生广泛的裂解作用,形成武陵次级裂谷盆地和雪峰次级裂谷盆地,构成“堑-垒”式古地理格局,南华系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楔状”沉积体;划分出大陆相组、过渡相组和海相组三大沉积相组,识别出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海岸相以及浅海陆棚相等沉积相及若干沉积亚相等。系列图件的编制恢复了南华纪时期的沉积盆地演化与古地理变迁,建立了沉积盆地演化模式,为区域上沉积型锰矿的预测与寻找提供了一定的沉积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在开挖过程中如何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成都地铁十七号线凤溪站深基坑支护开挖工程为依托,利用层次分析确定的主观权重与利用熵值法确定的客观权重计算获得组合权重,并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相结合,通过现场数据采集并进行综合评判,客观评价地铁深基坑开挖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各监测项目对基坑稳定性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桩顶水平位移(0.29)、地表沉降(0.24)、建筑物沉降(0.19)、桩顶沉降(0.18)、内支撑轴力(0.10),基坑稳定性综合评判结果等级为"非常好"。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可为类似地铁深基坑开挖稳定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整合了传统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有关边境区位的研究,构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边境区企业集聚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个包括要素成本、空间联系成本、交易成本、市场拓展、优惠政策等影响因素的集聚机理分析模型,运用该理论框架对美-墨边境区企业集聚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0.
王雁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1):233-238
采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存在质量和成本无法同时优化、成本预测精确度低,成本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BIM的建筑重建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法。采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建筑施工成本具体面临的问题,以各期施工成本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数据基础;结合BIM技术进行成本控制动态模型构建,在模型中引入可辨识矩阵设定成本各指标的相对重要度,进一步找寻施工成本各项指标间的关系,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得到子成本与总成本间的规则联系,并就规则制定控制策略,调整成本控制动态模型以实现施工成本的动态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成本预测精度始终在75%以上,成本控制结果与实际值的拟合度高达95%,相比当前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