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0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测绘学   502篇
大气科学   260篇
地球物理   240篇
地质学   831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32篇
自然地理   3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bstract Spinel-quartz-cordierite and spinel-quartz are found as relic prograde assemblages in Fe-rich granulites from the Araku area, Eastern Ghats belt, India. Subsequent reactions produced orthopyroxene + sillimanite in the former association and garnet + sillimanite in the latter. The first reaction is univariant in the FMAS system, but is trivariant in the present case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Zn and Fe3+ in spinel. The second reaction also has high variance because of Zn and Fe3+,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Ca in garnet. Thermobarometry shows that the metamorphic conditions were approximately 950° C and 8.5 kbar and the fo 2 was near the NNO buffer. In Fe-rich bulk compositions and low- P -high- T conditions of metamorphism, two of the univariant reactions around the invariant point [Sa], namely (Sa, Hy) and (Sa, Cd), change topology due to reverse partitioning of Fe-Mg between coexisting garnet and spinel. An alternative partial petrogenetic grid in the system FMAS is constructed for such conditions and is applied satisfactorily to several sapphirine-free spinel granulites. It is shown that bulk composition ( X Fe and Zn) exerts greater control on the stability of spinel + quartz than fo 2. The effect of the presence of Zn and Fe3+ in spinel on the proposed grid is evaluated. Reaction textures in the Araku spinel granulites can be explained from the petrogenetic grid as due to near-isobaric cooling.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介绍用栅格数据进行图形叠置分析的方法,提出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的链拓扑法、减少栅格数据存储量的编码方法、根据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以及叠置评价结果的类型格网合并的边界跟踪算法,最后给出一个实例说明栅格图形数据叠置分析方法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3.
Three dimensional velocity structure beneath the Kunming Telemetered Seismic Network(王椿镛)(王溪莉)(颜其中)Threedimensionalvelocityst...  相似文献   
104.
(姜效典,张维岗)Applyingartificialneuralnetworkstoachievequantitativedivisionofpotentialfocalregions¥Xiao-DianJIANGandWei-GangZHANG(...  相似文献   
105.
Griddispersioningeneratingfinite-differencessyntheticseismogramsAbdolrahimJavaherian(InstituteofGeophysics,theUniversityofTeh...  相似文献   
106.
中国东部的降水区划及备区旱涝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我国旱涝发生的规律、成因和预测,事先掌握降水的气候型区和各区降水变化的气候特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利用1951—1986年中国东部14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下半年降水相对系数、月际和年际标准差等参量时空变化的特征,并综合应用逐级归并法和成批调整法,对中国东部地区进行了降水气候区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区旱涝的频数和长期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7.
图像获取条件对SPOT景像的构成有极大影响,也直接影响对SPOT图像的处理方法。SPOT图像的辅助数据在解析或数字处理中有重要应用。本文对SPOT卫星与视点间的地心角、节距角ω卫星与视点的纬度差异、景像方位角T、景像尺寸和SPOT图像格网参考系统GRS中(K,J)与(λ, B)换算公式进行了推证和分析,并以SPOT辅助数据验证了(K,J)与(λ,B)换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8.
湘东南地区震旦纪地层的新划分与区域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中  唐晓珊 《湖南地质》1994,13(3):129-136
本文采用多重地层划分和构造地层法,研究并重建了湘东南地区震旦系新层序,厘定了泗洲山组、天子地组、正园岭组、埃岐岭组、丁腰河组的含义及其划分、对比标志。认为该浊积碎屑岩系中的两套砾岩,是冰成作用的产物,可与湘中、湘西乃至华南地区的震旦系对比。同时指出孩区有板溪期的沉积,并建立了青白口系大江边组。  相似文献   
109.
太行山北段早前寒武系龙华河群为六十年代所建,后来发现五台山区的五台群底界已延入龙华河群之中。近年来,许多新资料表明,它实际上包括了龙泉关群、五台群及滹沱群的一部分。因而,应废除龙华河群,并对它进行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110.
在川西—滇东地区,前人一直将会理群、昆阳群等作为该区所出露的最古老的地层,并认为它们代表了扬子地台的最老基底。笔者通过对该区详细的变质地质研究认为,在它们之下还存在着一套与之完全不同的层状变质岩系,我们将其称为康定群,推测其时代至少为早元古宙或晚太古宙。它与中、晚元古宙的会理群、昆阳群等共同构成了扬子地台的古老基底,为基底的两个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分别代表了本区早期地壳演化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