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9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1158篇
大气科学   509篇
地球物理   274篇
地质学   355篇
海洋学   181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377篇
自然地理   53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西藏那曲镇是全世界海拔最高、含氧量最稀薄、最后一个安装自来水的地级城市。那曲镇海拔高度为4500m,冻土层深达2.8m,地下水丰富,基础开挖超过lm时就有地下水渗出,且土质多为流沙型,施工时容易引起塌方,施工环境恶劣。本文就那曲镇的具体情况介绍一下给水管道的安装及维修。  相似文献   
42.
生态地理建模中的多尺度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在分析生态地理建模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生态地理建模中的尺度转换问题、跨尺度相互作用问题、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的关联问题和多尺度数据处理问题.由于生态地理问题的非线性、生态环境的异质性和随机事件,简单的线性尺度转换方法远不能满足生态地理建模的要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地理建模中的时空尺度问题,除需要运用微分几何学和等级理论等经典方法外,还需要引入格点生成法和网格计算等现代理论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3.
空间移动信息服务客户端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LBS及其相关技术——定位技术、GI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并从开发平台出发比较了当前的几种LBS解决方案。针对空间信息服务的内容和特点,从系统的关键性技术出发,分析了客户端解决方案的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最后介绍了系统实现的情况。  相似文献   
44.
千兆网支持下的城市公众G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锋  罗昀 《测绘科学》2003,28(2):50-52
当前GIS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网络化、专业化、智能化、大众化等特点。公众GIS是近年来新兴的GIS应用领域,它主要的目的是面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介绍了城市公众GIS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系统功能,在分析了当前公众GIS存在的问题之后,继而提出一种适合宽带网络(千兆以太网)支持下的公众GIS系统结构,并进一步分析了它的功能和用途。  相似文献   
45.
Abstract P–T conditions, mineral isograds, the relation of the latter to foliation planes and kinematic indicators are used to elucidate the tectonic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a shear zone in an orogen exhumed from mid‐crustal depths in western Turkey. Furthermore, we discuss whether simple monometamorphic fabrics of rock units from different nappes result from one single orogeny or are related to different orogenies. Metasedimentary rocks from the Çine and Selimiye nappes at the southern rim of the Anatolide belt of western Turkey record different metamorphic evolutions. The Eocene Selimiye shear zone separates both nappes. Metasedimentary rocks from the Çine nappe underneath the Selimiye shear zone record maximum P–T conditions of about 7 kbar and >550 °C. Metasedimentary rocks from the overlying Selimiye nappe have maximum P–T conditions of 4 kbar and c. 525 °C near the base of the nappe. Kinematic indicators in both nappes are related to movement on the Selimiye shear zone and consistently show a top‐S shear sense. Metamorphic grade in the Selimiye nappe decreases structurally upwards as indicated by mineral isograds defining the garnet‐chlorite zone at the base, the chloritoid‐biotite zone and the biotite‐chlorite zone at the top of the nappe. The mineral isograds in the Selimiye nappe run parallel to the regional SR foliation, parallel the Selimiye shear zone and indicate that the Selimiye shear zone formed during this prograde greenschist to lower 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ic event but remained active after the peak of metamorphism. 40Ar/39Ar mica ages and the tectonometamorph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Eocene Cyclades–Menderes thrust, which occurs above the Selimiye nappe in the study area, suggests an Eocene age of metamorphism in the Selimiye nappe. Meta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Çine nappe 20–30 km north of the Selimiye shear zone record maximum P–T conditions of 8–11 kbar and 600–650 °C. An age of about 550 Ma is indicated for 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and associated top‐N shear in the orthogneiss of the Çine nappe. Our study shows that simple monophase tectonometamorphic fabrics do not always indicate a simple orogenic development of a nappe stack. Preservation in some areas and complete overprinting of those fabrics in other areas apparently occur very heterogeneously.  相似文献   
46.
从市场的角度介绍国内外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分析我国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7.
阐述了酒店气象专用电视频道的工作原理,同时还推荐了本系统软硬件具体的配置,最后对专用系统软件的工作流程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标准的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MASS系统)通过互联网信息发布实现的方案。该方案采用Windows2000server和ⅡS5.0平台,利用ASP技术和脚本语言JavaScript,VbScript及HTML技术,响应浏览器端的动态请求,实现诸如数据管理、数据服务和在线评比等功能,并根据用户请求完成波形数据和相应处理软件的下载。  相似文献   
49.
本文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黄海中部近海海域海洋气象预报服务的专门系统,本系统可进行海上大风、海水表层温度、以及风浪预报,并具备海上天气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决策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