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9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测绘学   925篇
大气科学   181篇
地球物理   572篇
地质学   809篇
海洋学   218篇
天文学   316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介绍了线性增强、分段线性增强、直方图均衡增强等常用的数字图像增强算法在遥感图像的应用,并通过实际开发应用,对各种方法的效果以及其灰度直方图的特征做出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72.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处理的网络化,给地震行业内部控制带来了影响。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业务应用的具体情况,对会计处理信息方式的改变给内部控制带来的影响和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讨论,确保内部会计业务管理系统工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单位资金、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973.
悬摆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悬摆隔震结构力学模型作等效处理,探索利用常规计算程序对其进行动力分析的有效方法,同时验证了悬摆隔震指施对于减弱结构地震反应的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974.
地质图形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地质图形计算机处理系统的系统功能、系统结构、图形数据库结构以及图形生成与编辑;讨论了在开发地质图形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系统时,应如何体现专业特点,如何在数据中表达地质现象的地层和构造意义,如何在地质模型建立中融入专业人员的地质背景知识,以及怎样设计出实际有效的地质图形处理软件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975.
海底地形数据是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工程建设的重要数据源,水深信息作为海底地形数据的基础信息,反映了海底地形的起伏变化。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水深数据成为海洋测绘的重点研究内容。为解决海量多波束测深数据的数据冗余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坡度和高程的多波束测深数据抽稀算法,能够兼顾数据抽稀的精度和地形特征点的保留。考虑到存在含有空洞、凹边界等局部空白区域的多波束测深数据,首先利用Alpha Shape算法提取测深数据局部空白区域的边界点;然后采用坡度和高程相结合的抽稀算法删除冗余点,得到抽稀结果。在实验区内,通过与基于坡度抽稀、顾及地形复杂度抽稀和基于系统抽稀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本文抽稀算法在测深数据局部空白区域生成的等深线较上述抽稀算法更贴近原始测深数据等深线的形态,可以有效保持地形形态完整性;(2)对不同地形的测深数据进行抽稀,本文算法的精度较上述抽稀算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抽稀率较低时,本文算法较上述算法在MSE分别提升了16%、27%、14%和10%、36%、2%,RMSE分别提升了7%、12%、7%和5%、17%、3%,体现了本文算法对不同地形多波束测深数据抽稀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6.
魏志祥  吴超 《海洋工程》2021,39(1):91-99,152
针对水下机器人作业过程中的近距离引导水下对接问题,以自治缆控水下机器人(ARV)为研究对象,为实现快速、高精度的水下对接,设计了基于反射光源识别的单目视觉辅助水下对接方法。通过在对接口布置反光带并将其作为目标图像,设计了图像处理和特征点提取的算法,经过图像特征信息的分析处理,优化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高了特征点提取的准确率和识别效率。最后设计了传统的引导灯方案与反光带方案的对比试验,验证算法的可行性,证明在水下环境下识别反射光源的方法极大提升了位置估计的准确率,同时在计算速度上也有显著提高,弥补了传统水下对接方法中精度不足或计算量大的缺陷,更好地满足了ARV水下对接的需求,能为潜水器实现水下自主对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7.
保障长期连续的数据完整性和质量可靠性是进行浮标数据应用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中国科学院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位于北黄海长海县附近海域的五套浮标于2010~2019年连续10 a采集到的海洋表层温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的研究。为了辨识原始温盐数据中的异常值,综合运用极值法、拉依达准则和箱型图法给出适合温盐的异常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并基于2σ原则和箱型图法修正了温盐界限。为了解决温盐数据的缺失问题,提出SoftImpute与IterativeImpute相结合的插补方法,有效降低了温盐数据的标准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方法可有效消除异常和插补缺失,修正数据中的异常点,得到连续、平滑、具有显著年际变化特征与趋势的温盐数据分析曲线,也可增加对该海域海洋温盐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等的深入理解,为海上现场观测数据处理提供借鉴,并为后续应用研究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  相似文献   
978.
In order to deconvolve the ghost response from marine seismic data, an estimate of the ghost operator is required. Typically, this estimate is made using a model of in‐plane propagation, i.e., the ray path at the receiver falls in the vertical plane defined by the source and receiver locations. Unfortunately, this model breaks down when the source is in a crossline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receiver spread. In this situation, in‐plane signals can only exist in a small region of the signal cone. In this paper, we use Bayes' theory to model the posterior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for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ray vector given the known source–receiver azimuth and the measured inline component of the ray vector. This provides a model for the ghost delay time based on the acquisition geometry and the dip of the wave in the plane of the streamer. The model is fairly robust with regard to the prior assumptions and controlled by a single parameter that is related to the likelihood of in‐plane propagation. The expected values of the resulting distribu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eterministic in‐plane model when in‐plane likelihood is high but valid everywhere in the signal cone. Relaxing the in‐plane likelihood to a reasonable degree radically simplifies the shape of the expected‐value surface, lending itself for use in deghosting algorithms. The model can also be extended to other plane‐wave processing problems such as interpolation.  相似文献   
979.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workflow based on SalSi for the detection and delineation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 such as salt domes. SalSi is a seismic attribute designed based on the modelling of human visual system that detects the salient features and captures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within seismic volumes for delineating seismic structures. Using this attribute we cannot only highlight the neighbouring regions of salt domes to assist a seismic interpreter but also delineate such structures using a region growing method and post‐processing. The proposed delineation workflow detects the salt‐dome boundary with very good precision and accurac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workflow on a real seismic dataset acquired from the North Sea, F3 block. For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salt‐dome delineation algorithms, we have used a reference salt‐dome boundary interpreted by a geophysicist. For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results, we have used five different metrics based on pixels, shape, and curvedness to establish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workflow. The proposed workflow is not only fast but also yields better results as compared with other salt‐dome delineation algorithms and shows a promising potential in seismic interpretation.  相似文献   
980.
地震应急测绘信息智能综合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应急测绘信息对于全面获取震区灾情,针对性援救震灾地区有着重要意义。当前针对震区的测绘信息以独立分类形式存在,缺少数据关联性,在整体信息获取上存在较大缺陷,其地震应急响应能力较差。提出地震应急测绘信息智能综合处理方法,构建地震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设计地震灾情辨识框架;通过判断地震灾情辨识框架,提取地震灾情测绘信息的特征向量,得到地震灾情信息关联规则集,引入测绘数据融合算法,将获取的地震灾情信息进行智能融合,获取地震灾害测绘情况的信息融合结果,实现地震灾情的智能综合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地震应急测绘信息智能综合处理方面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地震应急响应能力,为我国震后应急指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