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9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412篇
测绘学   3265篇
大气科学   288篇
地球物理   459篇
地质学   854篇
海洋学   421篇
天文学   249篇
综合类   353篇
自然地理   36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通过ERDAS IMAGINE软件二次开发,建立了一些实用的震害信息提取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开发的震害遥感信息提取的程序模块对1976年唐山地震影像、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影像及Quickbid影像进行了处理,将得到的结果与目视解译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中提出的震害信息提取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2.
新的图像重建算法一直是CT成像前沿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实际中常常遇到的有限角度重建问题则是其中的难点.Terence Tao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种稀疏信号恢复理论,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可能的应用策略.我们在本文中介绍了这个理论并给出了在锥束CT重建中应用的初步结果.这种理论和策略的实现对很多应用情况都有重要的意义,为该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也必将对该领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含能材料损伤裂纹的工业CT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可看作由炸药晶体及各种添加剂构成的多组份复合材料,为研究温度冲击时裂纹在炸药内部结构中扩展的过程,采用微焦点X射线CT扫描技术获得不同温度冲击条件下,炸药破裂过程中的一系列CT图像.本文根据CT差值图像,由是否出现线状影像判断裂纹的存在,通过变换CT差值图像中像素值的阈值范围分析裂纹的分布特点.基于CT物理原理对裂纹区域进行选取和定量化描述,研究了含能材料CT图像中裂纹形态判定和扩展方式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含能材料损伤破坏的细观机理,为今后进一步利用CT进行材料疲劳寿命等相关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由井地地震CT成像原理决定,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勘察范围上具有突出优势.本文针对井地观测系统,重点通过对ART和SIRT重建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分析得出二者在井地地震CT应用中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如何提高影响成像质量的射线分布密度、均匀性和正交性.最后选择收敛快速稳定的SIRT算法应用于实际,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很好的验证了井地CT成像技术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5.
在硬件配置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CT系统空间分辨率是目前工业CT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改进了半像素错位算法,有效地提高了CT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工业CT对自然煤岩样进行断层扫描观测。针对煤岩裂隙系统的多尺度、各向异性特征,应用Canny算子图像分割与方向性边缘检测技术,提取煤岩CT图像割理的总体特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特征;根据特征图像计算了煤岩样的总体分形维数、孔隙度,各向异性分形维数与孔隙度及其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讨论了分形维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煤岩样的分形维数、孔隙度对实际工程岩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了外推计算。研究表明,煤岩样不同扫描断面的分形维数和孔隙度不同,同一煤样同一断面不同方向的分形维数与孔隙度亦不相同。利用图像分割与边缘检测对工业CT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对煤岩的各向异性分形维数与孔隙度在2D与3D空间进行精细描述。   相似文献   
997.
分层信息提取法在县域土地 利用/覆被遥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精度地获取县(或县级市)域土地利用/覆被的定性、定量信息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2003年冬季所获得的江苏省新沂市的TM图像特点,选择分层信息提取法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首先对图像进行基于最大似然法的监督分类,观察分类结果,提取误分、错分比例最小的未利用地类型,然后采用光谱分析法提取出水体范围、监督分类和目视解译相结合法提取出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出林地,最后提取出耕地。信息提取结果与同期土地利用图相比较,整个新沂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分类的面积精度达到96.17%,空间精度达到88.38%,表明这种方法提取遥感图像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8.
An efficient and accurate method of generating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s is very important to mitigate the loss of properties and lives caused by this type of geological hazard.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method of data integration, processing and generation of a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using an ANN and data from ASTER images. The method contains two major phases. The first phase is the data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and the second is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raining and mapping. The data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phase involve GIS base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lating landslide occurrence to geological and 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rived geo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The parameters include slope, aspect, elevation, geology, density of geological boundaries and distance to the boundaries. This phase determines the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factors that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andslide occurrence. The second phase further relates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index to the important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identified in the first phase through ANN training. The trained ANN is then used to generate a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Landslide data from the 2004 Niigata earthquake and a DEM derived from ASTER images were used. The area provided enough landslide data to check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method. Based on the initial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more than 90% accurate in determining the probability of landslide occurrence in a particular area.  相似文献   
999.
爆炸荷载作用下裂隙岩体内损伤范围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红兵  徐颖  宗琦  傅菊根 《岩土力学》2007,28(4):795-798
通过电法CT成像技术,探测微量炸药爆炸前后裂隙岩体深孔之间电阻率的变化,查明探测切面内的岩体损伤裂隙发育形态和空间展布。通过实验可知:微量炸药爆炸后在裂隙岩体的炮孔深部可以形成一定范围、一定数量和一定宽度的裂隙,其中裂隙形成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炮孔口深的2/3处,当炮孔深度3 m,装药量为330 g时,在眼深1.5~2.5 m处裂隙较为发育,炮孔间距为1.2 m~1.5 m时,可在岩体内部形成贯通裂隙。  相似文献   
1000.
现代遥感技术在秦始皇陵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始皇陵考古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但对是否存在西墓道、阻排水渠位置及阻水效果等问题还不清楚。应用现代遥感技术在秦始皇陵区对文物遗存进行探测,对航空全色遥感图像和航空高光谱遥感图像进行数据处理、解释,提取文物遗存信息,发现了封土堆热异常,证实了阻排水渠的存在及其阻水效果,确认了西墓道的存在。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完全一致,证实了遥感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