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4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1181篇
测绘学   393篇
大气科学   1995篇
地球物理   499篇
地质学   759篇
海洋学   273篇
天文学   203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31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比云南富宁2001年“8·25”与2004年“5·15”两次大暴雨过程前后的雨量分布、灾情、大气环流背景,以及反映大气水汽、热力、动力条件的部分物理量场,分析它们在两次过程中的异同点,讨论各类条件对暴雨落区的指示性情况,并对“5·15”过程的雷达回波资料作简单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通过对曲靖市711B数字化雷达冰雹云回波特征进行分析,总结2002年~2003年曲靖市防雹工作3年取得的经验,以期提高县级防雹指挥人员雷达回波分析能力和作业指挥能力,在防雹作业中科学的安排防雹炮弹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03.
冰雹是一种中小尺度的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和丘陵地带。黔西南是典型的冰雹频繁发生的多灾地带,每年发生大小冰雹天气过程几十次,尤其是个别县的某些乡镇几乎在每一次的重大天气过程中都要遭受到冰雹的袭击,显示出冰雹天气发生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局地性。因此,用多普勒雷达的观测资料来分析冰雹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得出可能降雹的区域和地点,可以提高临近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冰雹灾害性天气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104.
InSAR用于南极测图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1996年ERS-1/2tandem方式的雷达影像数据进行了生成Grove山数字高程模型的试验研究,并与实测的DEM进行比较分析,论证了利用InSAR技术进行南极测图的可行性。试验证明,在南极研究中,InSAR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不仅可用于地图制图,而且在冰川动力学、冰貌环境变化等研究领域也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Sequential aerial photography, sonar bathymetry,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GPR), and sediment sampling and analysis provide the basis for calculating the volumetric and mass rate of progradation of the delta of Fitzsimmons Creek, a steep, high-energy, debris-flow-dominated channel draining about 100 km2 of the southern Coast Mountains of British Columbia. Fitzsimmons Creek is typical of small mountain rivers in the region. GPR imaging is used to define the pre-depositional morphology of the receiving basin, a technique that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e volumetric survey. The 52-year record (1947–1999) of progradation yielded an average annual volumetric transport rate of 1.00±0.16×104 m3 year−1 for bed load, corresponding to a mass transport rate of 1.60±0.28×104 Mg year−1. Bed load yield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tained in hydrogeomorphically similar basins in the region and elsewhere. Decade-based annual rates, which vary from 0.64±0.11×104 to 2.85±0.38×104 Mg year−1, provide poor estimates of the 52-year average. Indeed, the 52-year record may also not be long enough to fully integrate the significant fluctuations in the sediment efflux from Fitzsimmons Creek. The methodolog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be transferred to other comparable mountain environment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分析闽东北地区夏季对流云的回波特征。分析表明:多单体合并对流云在生命史、回波高度、强度、尺度等方面都超过了单体对流云,其液态水总量也更大,自然降水条件和人工影响潜力都优于单体对流云,是夏季降水和人工催化的重要云系。分析得到对流云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高度层辐合辐散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夏季对流云结构和降水原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两个个例的天气形势分析,指出冷空气对对流发展有一定的激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9.
Introduction The anisotropy of the Earth crust medium is a common phenomenon(Crampin,1984).More and more observation materials and study results have proved that on most of the Earth′s upper crust is spread fluid-filled cracks and microcracks,which are aligned according to the contempo-rary stress-field.Such distributions of aligned cracks show effectively anisotropy to seismic wave and the phenomenon is called extensive-dilatancy anisotropy(EDA)(Crampin et al,1984).At the same time,it is …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