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0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1177篇
测绘学   393篇
大气科学   1993篇
地球物理   499篇
地质学   759篇
海洋学   273篇
天文学   202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31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71.
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误差和资料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5,自引:1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用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进行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方位定位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利用概率分布法订正配对的双多普勒雷达回波强度的方法。以2001年973“中国暴雨”外场试验期间获取的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为例,比较了合肥、马鞍山和宜昌、荆州的两对双多普勒雷达同步观测的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方位的改变对观测数据对比的影响;分析了这两对双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测量误差引起的风场反演的误差。结果表明:两对双多普勒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的空间位置和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合肥与马鞍山雷达的回波强度有一定差异,径向速度也有1~2 m/s的差异。风场反演的误差与风场的方向、大小、空间位置等有关。在两个径向速度夹角在40°~140°范围内,共面上的风场的反演误差在1~2倍的雷达探测径向速度的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72.
HUBEX强化观测期雷达测雨在水文过程模拟中的应用(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试验区的淮河黄泥庄水文站控制的史河流域(805 km2)为研究区域,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栅格水流流向,构建数字流域及空间拓扑关系;然后,将阜阳雷达观测数据经过订正校准后作为研究区内每一栅格单元上的雨量输入,并在每一栅格上应用新安江模型构建产流模型;再根据每一栅格至流域出口断面-黄泥庄水文站的距离,运用Muskingum方法进行汇流演算,从而获得黄泥庄站的流量过程。计算结果显示,从1998年5月31日-8月3日的强化观测期内模型确定性系数为92.41%,其间4场洪水的确定性系数分别为85.64%、86.62%、92.57%和83.91%,高于应用地面雨量计观测的数据计算的结果。这说明雷达测雨数据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当它应用于水文过程模拟时优于地面雨量计资料,基于栅格的水文模型为充分利用雷达数据提供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73.
雷达雨量计资料用于径流模拟(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测雨雷达结合稠密和稀疏雨量站网估计流域降水分布,将小同方法获得的降水分布输入降水径流模型TOPMODEL,模拟1998,1999夏季GAME/HUBEX试验区梅山和鲇鱼山集水区的径流,并与实测径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1)雷达结合集水区内雨量计网模拟径流的精度优于传统的用稠密雨量计网模拟径流的精度;2)利用雷达结合集水区外相对稀疏的雨量计网模拟径流的精度和用集水区内稠密雨量计网模拟径流的精度相当,显示了测雨雷达在径流模拟和洪水预报中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4.
A case study of a particularly intense cold air outbreak over the northAtlantic Ocean extending from the northeast coast of the UnitedStates to the Gulf Stream is described. A RADARSAT satellite synthetic apertureradar (SAR) image of this outbreak dramatically illustrates the spatialevolution of convection. Nearly coincident images from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Advanced Very HighResolution Radiometer are used to compare many interesting features.In addition,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rawinsonde data, National Data Buoy Center buoy data, and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e Coastal Mixing and Optics mooring data arepresented. We use these data to help describe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layer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is outbreak.Rows of cellular convective clouds begin to appear some distance offshore and then slowly increase in horizontal diameter and wavelength in the downwind direction, with a subsequent jump in cloud diameter downwind of the Gulf Stream North Wall (GSNW). The SAR image shows a similar evolution of sea-surface footprints of these boundary-layer features. This change in boundary-layer structure is attributed to corresponding changes in static stability. About 300 km south of the GSNW in the SAR image, an even larger jump in cell diameter appears and the cells becomenon-uniform with bright crescents and filled semi-circles on thedownwind sides of the cells. These are believed to be surface effectsof gust fronts induced by the mesoscale cellular convection and enhanced by the overall northwesterly flow.  相似文献   
75.
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在人工增雨时机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晰莹  金风岭 《气象》2003,29(8):52-54
概述了干旱期间选择飞机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时机的方法,以2000年6~7月哈尔滨地区特大干旱期间进行的飞机和高炮人工增雨作业为例,利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选择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区域应是比较有利的。因为从卫星云图中的水汽图、红外和可见光云图上可分析出云系中的含水量、云顶温度、云系强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天气雷达跟踪订正,可直接指挥飞机和高炮在有利的区域和时间内进行作业,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综合分析和比较了自回归模型和回归模型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线性综合模型来预报崩滑体变形的思想,以弥补自回归模型或回归模型预报的不足。实测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综合线性模型具有特别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7.
模拟结果证明,在机载雷达的技术参数下,多重解析多普勒(MANDOP)方法能够提供误差可以接受的三维风场反演。 1991年夏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举行的CaPE现场实验中首次应用了机载双束多普勒雷达,并获取了珍贵的雷达实测资料。用MANDOP方法分析1991年8月9日观测到的一个飑线,取得类似于以往用地基雷达资料得到飑线内部大气环流结构。另外,机载雷达资料与 地基雷达资料联合反演的结果与纯粹用机载雷达资料反演的结果之间很好的相关性证明了机载雷达资料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8.
一次暴雨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莲芬  陈大任  张代平 《气象》1997,23(2):25-28
通过对199御7月14日的大-暴雨天气过程所获取的3824多普勒天气雷达平均径向风场资料的分析,发现边界层急流与较强的降水相伴。表明多普勒天气雷达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79.
为了使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主张在工程地质力学和系统科学指导下发展工程地质力学综合集成(EGMS)。本文主要论述了EGMS形成的基础、相应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综合集成中的4个关键问题(包括应变体系、优先监测和加固突破口的设计方法,综合地质信息分析系统、时空综合分析方法等)。另外,还扼要地讨论了如何将EGMS用于五强溪水电站船闸边坡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Adopting Born and ray approximations, time-domain synthetic seismograms for P-P and P-S scattering from a plane wave incident on a thin, laterally heterogeneous layer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time-domain P coda is a convolution between a structure function and the second-order derivative of the time function of the incident P wave. Examples of synthetic seismograms are given using a time function from a computed short-period seismogram for a point explosive source in a half-space. These show that it is impossible, with realistic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involved, to generate significant codas when only single scattering is invol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