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鄂西清江流域及其邻区地壳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地壳稳定性评价是进行重大工程建设所必须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清江流域区域构造格架、深部构造、活动断层、地震活动和现今构造应力场等影响地壳稳定性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和信息量计算两种模型评价清江流域区域地壳稳定性。根据地壳稳定性4级划分标准,将该区划分为10个稳定区,7个较稳定区,4个较不稳定区。清江干流的3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均位于稳定区,其库区以稳定区为主,局部跨越较稳定带。  相似文献   
32.
判断观测值粗差能否发现和定位的一种验前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由于最小二乘(LS)残差统计相关,使得粗差发现和定位关系变得相当复杂,且至今未见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作者依据在LS平差前进行粗差发现和定位的思路,有意避开LS残差统计相关的难题,从条件平差模型推导出粗差判断方程(GEJE)Vr=JVt Wc建立起以上式判断矩阵J为基础的粗差发现和定位的判断准则:1.不能发现含有粗差的观测量;2.能发现含有粗差但不能定位粗差的观测量。通过算例的检验,证明了判断矩阵J与控制网中观测量数据结构的对应关系,同时说明粗差不能定位的观测量,再好的粗差检测方法也无法正确定位粗差。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1999年8月伊春市ML5.3地震的概况,并对震后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4.
曾渊  杨晗熠  熊丛博 《海岸工程》2006,25(2):100-106
根据港口评价的过程和特点,引入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等研究方法,进而提出了修正AHP-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建立港口评价模型。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的影响并使港口评价定量化。工程的应用结果证明,该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编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图,是根据"安全岛"理论,采用网格划分,逐层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图象识别,以及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的步骤和方法编制完成的。该图预测评价的极不稳定区和极次不稳定区,已被近期在中国云南孟连、甘肃永登两地分别发生的中、强地震震中定位所证实。因此,介绍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定量化编图理论和方法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即是本文阐述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36.
环境工程地质质量综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质量评价的因素众多而又十分复杂,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质量优劣的分级界线亦是模糊的。本文仅就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对环境工程地质质量进行评价的基本思想途径与步骤方法,作一初步论述。此方法清晰、易用,能使更多影响质量评价的因素真实参与评判。这是一条环境工程地质质量评价由定性走向定量的有效途径,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37.
砂土液化的评定、评价及对策虽然要概念不同,但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液化判定、评价及对策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8.
基于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数据库,以一致率(冻土深度用误差绝对值)作为检验指标。对山东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5项自动综合判识数据,与同期台站观测结果做对比检验,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总云量判识一致率为65.8%,云量偏差绝对值为1的占比51.1%;大部分不一致的情况出现在实况为阴天到满云时,判识结果为无云或少云。云高分类后与人工观测的总体一致率为85.0%。各站云高一致率均高于云量。2)雾凇、雨凇、雾、轻雾、浮尘、扬沙、沙尘暴、积雪和结冰等9种现象综合判识结果与台站观测一致率达92.0%以上;霜、霾、露的一致率为75.0%以上。结冰、轻雾、雾与霜命中率较高;积雪、雨凇与扬沙漏判率较高;沙尘暴、雨凇、扬沙和雾凇空判率较高。3)雨凇、雾凇判识效果受单站样本大小的影响;评估期内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无草温观测任务,是造成积雪现象漏判率高的主要原因。有降水天气现象时,同时出现的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不判识,是其漏判率增大的原因之一。4)评估时段冻土数据绝对误差平均值为1.6 cm,判识与实测误差绝对值在1~10 cm之间的占82.8%,判识效果较好。通过评估分析可见,基于卫星、探空、自动气象站、雷达、闪电定位等多源数据,结合模式再分析产品,实现综合判识结果与台站观测数据一致性较好,能够更好地满足气象预报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9.
精确判断卫星进出南大西洋辐射异常区(SAA)对于保护卫星上重要仪器、延长卫星寿命和制定观测计划至关重要,这就是所谓点定位问题,简单说来就是判定球面上一点P是否位于指定的球面区域R内的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是把球面简化为平面,研究点与平面多边形的关系。但SAA区域为球面上的区域,用平面简化得出的点定位误差较大。提出判断点在球面区域内外的算法,处理了可能出现的奇异情况,实现了点在球面区域内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40.
运用断层活动强度、现今应力作用方向与断层封闭效应及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金湖凹陷石港断裂带地区的断层封闭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石港主控断层在不同位置的封闭性存在很大的差异,具有“南开北闭”特征,表现为断层在南部开启,在北部闭合,从而有效地封闭了油气。北部的次级派生断层封闭性较好,在局部形成断层遮挡油气藏。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断层封闭性,认识到不同时期各断层封闭成藏情况不同:阜宁组断层封闭性好于戴南组;阜四段主要为泥岩,封闭性最好;阜二段和戴一段封闭性较好。分析结果与实际勘探状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