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33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李坚 《测绘科学》2015,(11):137-141
针对现有Delaunay三角网购网方法研究的不足,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海量点云Delaunay方法:根据Delaunay分治构网的思想,将Delaunay构网分为数据分割、构建子网和子网合并3个步骤;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的四叉树结构来分割和映射数据文件,并依据OpenMP并行标准中的Fork/Join并行模式,分层执行构网运算和合并运算;最后,使用一种改进的WFM-JLP调度算法来调度构网和合并运算以取得较好的负载均衡。实验证明:该方法能较好地降低算法的运行内存,减少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102.
分析了地图自动成图中斜坡坡面符号生成算法的基本原理,据此将斜坡分成梯形斜坡、矩形斜坡、倒梯形斜坡三种类型,并概括了他们的特点,介绍了已有的斜坡坡面符号生成算法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斜坡坡面符号生成算法,对预处理后的上下坡脚线建立约束Delaunay三角网,根据三角形组合的不同特点,将三角形的组合分类成两种类型,依次寻找匹配点,最后生成斜坡符号线。此算法避免了斜坡坡面符号线相交等情况,亦可用于栅栏等地图符号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103.
孙铁军 《测绘科学》2012,(1):171-173
SWDC-4数码航测相机填补了国产数字航测仪相机的空白,与国外UCD、DMC等相机相比具有众多优势,更适用于1∶10 000基础测绘数据更新。本文介绍了SWDC-4在邵阳基础测绘数据更新项目中的作业流程和技术设计过程,统计分析了空三加密和最终DLG产品的精度,为SWDC-4在其他基础测绘数据更新项目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4.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技术在无人机海岛测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示范区海岛大比例尺测图应用,试验了不同地面控制点数量、有无GPS辅助空三对比实验,测试验证了利用控制航线的GPS辅助空三技术方法,在少量控制情况下可满足海岛大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能够填补国内低空无人机海岛大比例尺测图空白。  相似文献   
105.
106.
不规则三角网(TIN)可以逼真的模拟地形表面,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学领域。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是构建TIN网的最优算法,该文对传统Delaunay三角网构建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针对大规模离散数据点生成TIN的高效合成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离散点的分布位置和密度对其进行四叉树区域划分;然后以每个叶子节点的边界四边形为凸包,采用逐点插入法构建三角网;最后采用顶点合并法自底向上合并具有相同父节点的4个子节点,生成Delaunay三角网。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时间复杂度较低,有效提高了TIN网的构建效率。  相似文献   
107.
三角洲量单位权方差的先验估值一般用经典菲列罗公式计算。实践中,经常出现三角测量单位权方差的先验估值不等于后验估值的情形.本文根据条件平差的原理,证明了单位权方基的先验估值是有偏估计,经典菲列罗公式是后验估计公式的特殊形式,并推导出了广义菲列罗公式。  相似文献   
108.
109.
卫星三线阵CCD影像光束法平差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单回顾了“定向片法”和“EFP法”计算外方位元素的原理 ,指出仅仅利用三线阵CCD影像及地面控制点的空中三角测量 ,不能实现单航线角隅各一个控制点的平差计算模型与实地的相似性 (不计像点观测误差 )。利用EFP法空中三角测量的原理 ,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 ,提出了在相邻EFP像片之间增设连接点 ,同时要求在航线首末基线范围内的连接点带地面坐标或连接点在其左、右EFP像片上的坐标之一是其真中心投影坐标。在其控制下 ,平差结果实现了包括基线数B =2在内的单航线平差计算的模型基本与实地相似 ,并列出了在多种情况下利用计算机模拟数据进行平差精度统计的结果。最后就解决连接点真中心投影坐标获取问题 ,对三线阵CCD相机提出了附加要求 ,即在正视CCD线阵右侧附加两个 1 5 0 0像元× 1 5 0 0像元 (或更小 )的CCD面阵的构想方案  相似文献   
110.
地形TIN模型的实时连续LOD算法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实现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地形模型的动态细节简化模型,文中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在一种新的三角网数据结构基础上,通过重复执行模型中边的“折叠”(即顶点“合并”)操作,预先计算模型中每个顶点“重要性”值,根据“重要性”对模型的三角形和顶点列表进行重新排序并将结果存储在数据结构中。在显示过程中,根据对地形的精度要求和事先存储的结果自适应地快速获取所要显示的顶点和三角形,实现TIN模型的买时动态构网显示。基于该算法,在两个不同细节的TIN模型进行过渡时可以进行快速线性插值,实现了不同细节模型间的连续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