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0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396篇
测绘学   807篇
大气科学   275篇
地球物理   518篇
地质学   911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03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李玉东  张军 《测绘工程》2010,19(6):43-47
地形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一直是3DGIS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技术。从地形实时渲染的需求出发,提出大地坐标系下的多分辨率地形组织模型,并对可视化过程中的坐标空间变换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适合大区域地形可视化的坐标空间变换方案,使可视化的三维地形场景尽可能真实反映其自然的分布形态,使影像纹理、地物与地形之间进行精确的映射与匹配。  相似文献   
992.
鹿山大桥路线总长约2.422km,跨越约900m宽的富春江,水中和岸上引桥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为31~50m,总长度为1018.1m,由两岸双幅25孔梁组成,主要采用移动模架进行施工。结合本桥的工程概况及特点,介绍了大桥的移动模架施工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张朋  刘方坚  刘团结 《测绘科学》2010,35(1):116-118
航天线阵推扫CCD图像在获取、传输过程中存在图像模糊的现象,而MTF是评价CCD图像质量的最可靠指标。为了改善图像质量,通过分析影响MTF的主要因素,提出基于系统模型的MTF补偿方法:首先建立系统模型,提出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然后结合约束最小二乘算法复原图像。在仿真实验中,模拟图像的模糊和加噪过程,利用MTF模型复原图像,并评价MTF补偿图像质量,定量分析模型参数估计误差对图像复原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系统模型的MTF补偿方法能够有效而简便地复原图像,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94.
陈伟  余旭初  王鹤 《测绘科学》2010,35(3):156-158
高光谱影像目标探测可视为一个分类问题,本文通过揭示支持向量回归(SVR)与支持向量分类(SVC)之间的关系,证明了SVR用于分类的可行性,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一种基于SVR的目标探测算法,该算法利用虚拟维数得到端元个数的估计,结合端元选择和线性混合模型生成训练样本替代从影像中选择的训练样本,因而减少了对影像先验知识的依赖。采用模拟数据和由AVIRIS获得的高光谱影像对本文算法进行了检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在参考国家地理基础数据采集要求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土地调查基础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了外业数据采集方法和技巧。作者采用全站仪和GPS研究解决大范围无国家控制点时对地物补测问题,力求弥补传统补测地物方法的不足、完善评价体系。文章最后提出一套包含数据外业采集、内业处理、成果质量控制的比较完整的土地调查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项目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线状要素是地理信息系统、地形环境仿真的基础数据,其压缩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线状要素存储的结构特点和无损压缩算法的编码特点,利用差分变换和均值变换对线状要素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精简线状要素的存储空间,减少数据存储冗余,集中数据能量,然后运用通用LZW压缩算法对数据进行二次压缩,达到了较高的压缩率。  相似文献   
997.
The texture analysis is often discussed in image processing domain, but most methods are limited within gray-level image or color image, and the present conception of texture is defined mainly based on gray-level image of single band. One of the essential character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is multidimensional or even high-dimensional, and the traditional texture conception cannot contain enough information for thes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ursuit a proper texture definitio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  相似文献   
998.
魏巍 《地理空间信息》2010,8(6):146-149
论述了变形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去噪方法,重点介绍了线性滑动去噪法和小波去噪法,并结合实例说明两种方法的应用领域和特点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9.
湖南桃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葭  王凯荣  谢小立 《山地学报》2005,23(2):203-208
分析了湖南省桃江县土地资源的自然配置状况和不同坡度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现耕地不断减少、园地萎缩、水面利用不充分、宜耕缓坡地中林地面积过大,是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经济效益对比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影响着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发挥。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以最大纯收入为目标函数,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土地坡度构成为约束条件,对2010年农业土地利用进行了优化配置。优化结果为,粮食作物、其他农作物、园地、渔用水面分别比2001年增加了9.6%、21.7%、44.9%、60.2%,林地减少了7.6%。农业用地总面积仅比2001年增加0.2%,而农业用地纯收入增长了22.2%。从农林复合经营角度的探讨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The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 to present a comparison of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seven-storey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Van Nuys–Holiday Inn) identified from four recorded strong-motion response data (Whittier earthquake, Landers earthquake, Big Bear earthquake and Northridge earthquake). In the analysis, time-domain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system parameters and the modal properties of the building are studied. Both off-line and on-lin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s are applied to these seismic response data.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a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 the ARX model and ARMAX model are used. Comparison of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using different models are made. In addition, recursive procedures are adapted as on-lin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time-varying modal parameters are estimated. For structural systems under strong earthquake excitation, a recursiv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daptive forgetting through multiple models (AFMM), is introduced to identify systems with rapidly changing paramete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data of the building subjected to four earthquakes th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and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