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414篇
测绘学   124篇
大气科学   613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249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536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The geometric calibration of the Planck satellite using the planetary transits is investigated, together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y offsets from the nominal layout of the focal plane. The methods presented here may be applied to a single focal plane transit of a planet, to find the values of the geometric-calibration parameters at the epoch of the transit or all the transits over the course of the mission. The pointing requirements are easily met, with the pointing reconstruction being dominated by the errors due to the star tracker.  相似文献   
852.
地基微波辐射资料在短时暴雨潜势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湖北咸宁站2008年6月1日—2012年8月1日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反演的相对湿度、大气液态水含量、大气水汽总量、大气层结曲线,对比分析了短时暴雨与一般降水过程发生前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反映的特征,研究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在短时暴雨潜势预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当大气液态水含量从1 mm左右急增至约20 mm、大气水汽总量从60~70 mm急增到90 mm以上之后,如果0~6 km整层相对湿度均接近饱和或达到饱和状态,且在800~950 hPa附近存在逆温层,最大K指数超过35℃,最大TT指数 (Thei-Tornqvist指数) 达到或超过40℃,那么未来3 h或6 h内发生短时暴雨的几率大。  相似文献   
853.
江淮流域长生命史飑线的特征分析与临近预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姚晨  戴娟  刘晓蓓 《气象科学》2013,33(5):577-58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江淮流域4次长生命史的飑线的形成原因、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飑线的发生需要强位势不稳定层结,且高层有冷空气的不断补充是飑线长生命史维持的主要原因之一;江苏东部的沿海地形为其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汽输送条件;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中高空急流和高空辐散场能使飑线维持较长的生命史。4次过程从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中,均可分析出典型的弓形回波结构。成熟的弓形回波结构严谨,宽度很窄,前沿有阵风锋存在。垂直结构上,在弓形回波的前侧入流一侧,存在较大的回波反射率因子梯度,回波顶位于强反射率因子梯度区之上;伴随着飑线的发展,在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上有中层径向辐合和低空大范围的大风速区;中气旋和MARC可作为预报灾害性大风的可靠判据。  相似文献   
854.
卫星资料循环同化应用对区域数值预报效果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卫星资料在同化系统中的利用率及验证卫星微波资料对区域数值预报效果的影响,本文以2008年8月1-31日为研究时段,利用WRF模式及其WRF-3DVAR同化模块,设计并构建了卫星微波资料的快速循环同化方案,分析循环同化方案对数值预报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时次同化,循环同化方案使各预报要素的相关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均方差也呈现减小的趋势.此外,对研究时段内暴雨和台风个例的具体分析显示,循环同化方案能够有效改善降水和台风路径的预报.  相似文献   
855.
北京地区冰雹天气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琳娜  郭锐  何娜  廖晓农 《气象科技》2013,41(1):114-120
利用实况探空资料、北京南郊观象台加密探空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0-2009年北京地区出现的30次冰雹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出现冰雹天气的主要天气类型可以分为3类:东北冷涡型、蒙古低涡型和低槽型.其所占比例分别为东北冷涡12次;蒙古低涡10;低槽8次.冰雹出现的时间集中在午后14:00-18:00.从大尺度形势特征来看,北京冰雹日,从925 hPa到500 hPa各层均有动力辐合系统,即高空有较深厚的动力系统,并且各层辐合系统当天过境影响北京.蒙古低涡和偏西路径低槽型的流场有如下显著特征:500 hPa在内蒙古中部有西北大风速区,风速在20 m/s以上;850 hPa和700 hPa在北京的东南部有偏南大风速区,风速可达12 m/s左右.冰雹发生日高空各层湿度并不大,各层温度露点差大都大于5℃,这说明冰雹的发生并不需要较强的湿度条件.对常用物理量参数研究发现,对预报冰雹天气发生有意义的参数及其阈值如下:低空有大的风切变,其中1000/700 hPa风切变分布在3 m·s 1·km-1左右;850/500 hPa风切变分布在2~4 m·s-1·km-1之间;500 hPa与850 hPa温度差为28~35℃;全总指数为40~50℃;0℃层高度为3000~4500 m;-20℃层高度为6000~7500 m;下沉对流有效位能大干800 J·kg 1;深对流指数为20~30;抬升指数小于0.  相似文献   
856.
对2011年3-7月28次DZN3型土壤水分自动站与人工土壤相对湿度观测资料进行质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自动站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相比普遍偏小,30 cm土层数据偏差最小,20、40、50 cm土层次之,10、60、80、100 cm土层偏差较大;10、20、80、100 cm 4个土层自动站相对湿度演变趋势与人工测值较为接近,相关性较好;自动站土壤水分传感器对土壤水分变化敏感程度较低,其相同土层土壤相对湿度波动振幅小.分析结果可为评估DZN3型土壤水分自动站的监测能力及监测数据订正与应用服务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57.
辽宁省现有测站春播期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存在不连续性及长时间序列缺失问题。以海城站为例,分析现有土壤相对湿度(0-20 cm)与气象因子及临近站点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构建海城春播期土壤相对湿度统计回归模型,模拟缺测时段春播期土壤相对湿度。进而以此方法重建辽宁省20个观测站1981-2012年春播期土壤相对湿度月尺度数据。结果表明:海城土壤相对湿度与降水量和秋季封冻雨关联较大,相关系数分别超过0.60和0.30,与同期临近站点本溪站土壤相对湿度相关性也超过0.40,依据该3要素构建的4月和5月土壤相湿度统计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R2分别达0.79和0.77,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平均相对误差为2.6 %,模拟效果较好;对辽宁省其他数据缺失站点构建的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均高于0.50,模型拟合精度优于85 %,拟合值和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15 %以内,较好完成辽宁省20个测站1981-2012年春播期土壤相对湿度月尺度数据重建。  相似文献   
858.
利用吉林省业务运行的中尺度数值模式WRF3.3.1,分析了2016年4月12日吉林省一次春季降水过程的人工增雨潜力,选取比湿、上升气流、K指数、冰面过饱和度、云水厚度共5种与人工增雨潜力密切相关的指标,作为吉林省春季人工增雨潜力判别的因子。结果表明:吉林省春季850 hPa比湿和K指数与降水量存在相关关系,比湿小于2.9 g·kg-1几乎不产生降水,产生2 mm以上的降水比湿几乎均大于4.5 g·kg-1,K指数大于22℃。将850 hPa比湿大于4.5 g·kg-1K指数大于22℃、积分云水含量大于0.2 mm、高层冰面过饱和度大于0和低层垂直速度大于0.4 m·s-1作为强增雨潜力区的指标,并利用春季其他个例对该指标进行检验,发现该指标基本能够表征云内的动力、热力和微物理条件,可以作为人工增雨潜力区的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859.
We study the Sunyaev–Zeldovich effect for clusters of galaxies. We explore the relativistic corrections to the Kompaneets equation in terms of two different expansion approximation schemes, namely, the Fokker–Planck expansion approximation and delta function expansion approximation. We show that two expansion approximation formalisms are equivalent under the Thomson approximation, which is extremely good approximation for the CMB photon energies. This will clarify the situation for existing theoretical methods to analyse observation data.  相似文献   
860.
主动微波遥感黄河上游玛曲地区夏季土壤水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ENVISAT-1/ASAR的VV极化主动微波资料,基于裸土表层微波后向散射GOM物理模型,并利用"水-云"模型处理植被层对土壤表层微波后向散射的影响,遥感估算了夏季黄河上游玛曲地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通过地面观测网的同步观测资料验证,卫星遥感的土壤体积水分含量和地面测值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0.02 m3/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