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2篇
  免费   1395篇
  国内免费   1738篇
测绘学   436篇
大气科学   248篇
地球物理   424篇
地质学   6508篇
海洋学   52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33篇
自然地理   152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507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渭南市旅游资源管理评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单体作为旅游资源普查的重要成果,具有数量多、分布广、资料丰富等特点。利用计算机对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资料进行集中管理、分析、评价,对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和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基础平台,以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模块设计技术为基本技术支持,设计开发了渭南市旅游资源管理评价信息系统,对其需求分析、体系结构、数据库建设及功能实现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72.
Clay mineral assemblages, crystallinity, chemistry, and micromorphology of clay particles in sediments from ODP Site 1146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were analyzed, and used to trace sediment sources and obtain proxy records of the past changes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e since the Miocene, based on a multi-approach, includ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mbin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 (SEM-EDS). Clay minerals consist mainly of illite and smectite, with associated chlorite and kaolinite. The illite at ODP Site 1146 has very well-to-well crystallinity, and smectite has moderate-to-poor crystallinity. In SEM the smectite particles at ODP Site 1146 often appear cauliflower-like, a typical micromorphology of volcanic smecites. The smectite at ODP Site 1146 is relatively rich in Si element, but poor in Fe, very similar to the smectite from the West Philippine Sea. In contras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illite at ODP Site 1146 has no obvious differences from those of the Loess plateau, Yellow River, Yangtze River, and Pearl River. A further study on sediment source indicates that smectite originates mainly from Luzon, kaolinite from the Pearl River, and illite and chlorite from the Pearl River, Taiwan and/or the Yangtze River. The clay mineral assemblages at ODP Site 1146 were not only controlled by continental eathering regimes surrounding the SCS, but also by the changing strength of the transport processes. The ratios of (illite+chlorite)/smectite at ODP Site 1146 were adopted as proxies for the East Asian monsoon evolution. Relatively higher ratios reflect strongly intensified winter monsoon relative to summer monsoon, in contrast, lower ratios indicate a strengthened summer monsoon relative to winter monsoon. The consistent variation of this clay proxy from those of Loess plateau, eolian deposition in the North Pacific, planktonic, benthic foraminifera, and black carbon in the SCS since 20 Ma shows that three profound shifts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intensity, and aridity in the Asian inland and the intensity of winter monsoon relative to summer monsoon, occurred at about 15 Ma, 8 Ma, and the younger at about 3 Ma. The phased uplift of the Himalaya-Tibetan plateau may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trengthening the Asian monsoon at 15 Ma, 8 Ma, and 3 Ma.  相似文献   
73.
范小林 《江苏地质》2008,32(1):16-18
据苏皖南部地区地表露头及部分井下所发现的海相油气显示表明,这里存在海相油气资源勘探远景,关注这一地区的海相油气资源,如何开展和寻找这类油气资源,将有利于该地区区域性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4.
矿物材料学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过20余年的研究与发展,矿物材料学已经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中一个相对独立和完善的组成部分,由于其定义、内涵与特征等基本问题与材料科学的从属性和独特性,多年的研究认为:矿物材料学是研究矿物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制备与合成、性能和使用效能以及矿物原料性质与特点等五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的一门学科.这五要素是具有内部互相联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研究这五要素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构成了矿物材料学的内涵.矿物原料性质与特点是其他四要素的基本前提或重要基础,矿物原料及其与其他四要素的关系以及矿物在其他四要素中的关键性都体现了矿物材料学的矿物科学属性,正是因为兼具材料科学属性和矿物科学属性的矿物材料学这一重要特征使其有别于其他学科,而具有了理论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长江流域河水和悬浮物的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深入理解流域侵蚀过程中的锂同位素分馏对于运用锂同位素来示踪化学循环和气候变化是十分必要的。研究集中在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水体和悬浮物的锂及锂同位素组成。长江流域水体的锂及锂同位素组成(δ7Li)分别为150~4 570 nmol/L和+7.6‰~+28.1‰,两者沿上游至下游的变化趋势相反。悬浮物锂同位素组成(δ7Li)变化比较稳定,分别为41~92 μg/g和-4.7‰~+0.7‰,而且总是低于相应水体的锂同位素组成。悬浮物和流体之间的锂同位素分馏系数在0.977和0.992之间,与悬浮物的量及组成存在明显相关性,反映了粘土矿物的吸附和化学风化的程度。锂含量与锂同位素组成之间良好的负相关性表明流域水体的锂来自2个端元混合:其一可能是蒸发盐岩,并伴有深部热泉水;其二可能是硅酸岩。  相似文献   
76.
华北安鹤煤田煤储层特征与煤层气有利区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安鹤煤田采集煤样的煤质、显微组分、煤相、显微裂隙分析,等温吸附、低温氮比表面及孔隙结构和压汞孔隙结构测试,研究了该区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煤层气生气地质特征和煤储层物性特征。并采用基于G IS的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计算了该区的煤层气资源量,预测了煤层气有利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 115.73×108m3,煤层气资源丰度平均为1.18×108m3/km2,具有很好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在煤田中部的四矿到八矿之间的地区以及北部的水冶镇附近地区,煤层累计有效厚度大、煤层气资源丰度高、煤层埋深适中、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发育、渗透性高,是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77.
贵州中东部剩余重力异常与区域矿产分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1:20万剩余重力异常,结合航磁、物性、地质等资料,初步圈定区内隐伏、半隐伏岩浆岩体,对研究与重力异常、岩体分布关系密切的矿产的时间、空间分布及其成因,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8.
研究黔西北威宁—赫章—纳雍—织金—水城地区,铅锌(铜)矿带上分布的1∶20万区域重力异常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岩体、化探等异常的对应规律及其关系,能对该区此类矿产的成矿规律、成矿部位和成矿特点的研究有所帮助,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上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9.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石家庄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粗放和无序的矿业活动也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进而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文章针对石家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0.
本文就如何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做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