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3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1363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412篇
海洋学   217篇
天文学   544篇
综合类   330篇
自然地理   8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基于等值线图的乐山大佛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近景摄影测量获得佛象二维等值线图的基础上,通过扫描数字化二维等值线图,利用GIS软件GeoStar实现乐山大佛的三维建模(DSM)、虚拟现实和三维仿真,最终实现了三维漫游。  相似文献   
982.
卫星遥感影像已成为快速补充与更新地理信息的主要方法,以对1:25万地图数据库的更新为例,研究遥感影像选择预处理与变换定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3.
面向国家电子政务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周星  陈军 《测绘科学》2003,28(1):17-20
分析了电子政务建设对基础地理信息提出的新需求 ,指出测绘部门应通过不断完善、更新和整合现有基础地理信息 ,对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开发系列数字产品并建成网络化共享服务系统 ,统筹考虑国家级、省区级以及地市级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加强国家对全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开发应用以及更新的统一监督管理 ,避免重复建设 ,推进资源共享和信息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984.
面向对象的矿产地理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汉湖  杨武年  何勇  沙晋明 《测绘科学》2003,28(4):53-54,65
传统的GIS数据模型难以表达非结构化数据和GIS中具有复杂结构的数据 ,更不能表达数据间继承、聚合等在GIS中广泛使用的关系。面向对象的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介绍了面向对象的地理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 ,并结合矿区矿产管理工作中的特殊性 ,通过实例分析了其在矿区矿产地理数据库建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5.
顾纳  周星 《测绘科学》2003,28(4):72-74
美国国家水文数据是美国最新的数字地理空间数据库内容之一 ,是一种基于要素的复合矢量数据产品。美国国家水文数据为数据的增加、删除和改正设计了专门的方法 ,同时还涉及有自动识别和追踪更新数据的功能。介绍了美国国家水文数据的数据源和数据用途 ,分析了其数据特征 ,描述了其独特的数据更新方法 ,可供国内同行设计此类基础地理信息产品时参考。  相似文献   
986.
制图综合的知识表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知识表示方面分析了制图综合的理论,介绍了地图综合的知识表示和地图综合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基于规则和模型的制图综合知识表示和数据组织形式,提出了制图综合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87.
基于经验统计方法的桥梁震害预测辅助决策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选择场地、结构、地震动和抗震设防4大类18个因素作为考虑因素,以国内外桥梁震害预测经验统计方法为主体构成了知识库,开发了与GIS结合的桥梁震害预测辅助决策系统BSVAS。该系统可初步用于大中城市防震减灾桥梁震害预测工作,并为基于GIS的防震减灾管理系统的更新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88.
中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资源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来,有许多关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的经营权转让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保护资金和私人企业对国家重要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可行性,笔者认为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管理体制。研究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管理体制,分别从组织管理、法治和资金来源角度与我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进行比较,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89.
国道G316线天水市稍子坡滑坡群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道316线天水稍子坡段(K2556—K2562)滑坡十分发育,是甘肃境内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路段之一。特别是雨季或丰水年,滑坡活动频繁,对公路安全运营造成很大危害和威胁。1999年及2000年雨季该路段发生滑坡灾害15处,正在改建的公路路基30%被破坏,增加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并拖延了工期。本区滑坡多为老滑坡的复活,具有发育密集、复活性强等特点。特殊的地质构造及易滑地层广泛分布,老滑坡的发育和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是该滑坡成群发育的地质基础。大量降水入渗,不合理的人为开挖和填方活动是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990.
Gengma region, Sanjiang district is known to have some large-scale gold deposits. GIS predictive model for hydroghermal gold potential was carried out in this region using weights of evidence modeling technique. Datasets used include large-scale hydroghermal gold deposit records,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and mi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areas with known gold occurrences in Sanjiang, several geological features were thought to be indicative of areas with potential for the occurrence of hydroghtermal gold deposits. Indicative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from geoexploration datasets for use as input in the predictive model. The features include host rock lithology, geologic structures, wallrock alteration and associated (volcanic-plutonic) igneous rocks. To determine which of the indicative geological features are important spatial predictors of area with potential for gold deposits, spatial analysis was done through the modeling method. The input maps were buffered and the optimum distance of spatial association for each geological feature was determined by calculating the contrast and studentized contrast. Five feature maps were converted to binary predictor patterns and used as evidential layers for predictive modeling. The binary patterns were integrated in two combinations, each of which consists of four patterns in order to avoid over prediction due to the effect of duplicate features in the two structural evidences. The two produced potential maps define almost similar favorable zones. Areas of intersections between these zones in the two potential maps placed the highest predictive favorable zone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